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七年級語文教案 > 《相見歡》教案(精選4篇)

《相見歡》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3-08-20

《相見歡》教案(精選4篇)

《相見歡》教案 篇1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二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一、李煜生平及詞風衍演 

  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史稱南唐后主。他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他在對宋委屈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茍安生活。南唐為宋滅之后,他被俘到汴京,過了約兩年囚徒生活,終為太宗賜鴆毒殺。 

  李煜在政治上十分無能,文藝上卻頗有成就,工書善畫,妙解音律,尤工于詞。他的創(chuàng)作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期不修政事,縱情于吟詠宴游,笙歌燕舞,為了使宮女的舞姿更加曼妙婀娜,荒唐病態(tài)竟至于讓宮女束腳,戕害中國女子裹腳陋習便起于其人。他這一時期的詞作大都反映了他荒淫奢靡的官廷生活,這些詞雖在技巧上已日臻成熟,實則為南朝宮體和花間詞風的承續(xù)。后期則為入宋之后,此時,他逐漸從醉生夢死中清醒過來,對屈辱的拘囚生活極為憤懣感傷,他的詞開始轉向抒奏亡國之音,傾瀉其“日夕以眼淚洗面”的深哀巨慟,他的詞有了打動人心的恒久的藝術力量。可以說,亡國使他丟掉了皇帝的寶座,卻使他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獲取了巨大的成就,誠如清人王國維評價:“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便是對他文學地位的中肯評價。 

  二、《相見歡》的“細讀” 

  西方新批評學派在解讀詩歌時采納重視文字本身在作品中的作用的“細讀”方式,他們認為,文字是組成篇什的基礎,而文字表現(xiàn)出的形象、肌理、色調(diào)、語法乃是評說一首詩歌的重要依據(jù)。下面,筆者就用這種“細讀”的形式對兩首《相見歡》的意義加諸簡評。 

  (一)《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1、“林花”:滿林花樹;“謝了”:表現(xiàn)一種美好事物--美好之節(jié)、美好之花、美好之色--零落凋殘的悲慨;“春紅”:代落英;“太匆匆”:花開短促,體現(xiàn)為對美的凋零的傷悼之感。 

  2、“無奈朝來寒雨往來風”:花謝匆匆之因。“朝”與“晚”、“雨”與“風”的對舉,極盡朝暮風雨摧殘施虐的無可抗爭之悲緒。 

  3、“胭脂淚”:承上文之“春紅”,悲極艷絕,確有杜甫“林花著雨胭脂濕”的意蘊;“留人醉”:悲傷凄惜,人迷心醉,是“花”對賞花者的相留,還是“人”對賞花者的相留?或可作多義詮解;“幾時重?”:猶言“何時可再?”,用花之凋謝與人之離別展現(xiàn)了一種難以挽回的痛苦惋嘆。 

  4、“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長恨”、“長東”,悲緒難平。系悲沈恨極的哀切之辭。 

  (二)《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1、“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無盡思緒,無可傾訴;“獨上西樓”:登高問月,無人傾訴、心境落寞的行為觀照;“月如鉤”: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圓必缺,載荷著人生的無常之悲。 

  2、“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種著梧桐樹的寂靜庭院為秋色籠罩(梧桐,古有“梧桐樹,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寂寞梧桐”,似有人樹泯合之感;“深院”,庭院深深,音訊隔絕杳無;“清秋”:背景,為通篇充溢的“離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畫了一幅意境朦朧、浸染著哀愁的圖畫。 

  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表現(xiàn)了心宇深處深深的寂寞、萬般的無奈和無法排遣的離愁。 

  4、“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別是一般滋味”指離愁,即“離愁在心頭”之意。如果說前文還用“剪”和“理”的動作對離愁加以形象摹刻,本句則將離愁寫得無可形狀、無以陳述,為更深一層的寫法。 

  三、《相見歡》的喻況 

  “尼采謂:‘一切文字,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對任何一個作家的作品的解讀,都離不開對其本人生平和思想的了解,因為在作品中,無一例外地蘊藉著作者自身的愛憎情感和思想觀念,所以法朗士說“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這句話是否絕對我們姑且不論,但其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的本質(zhì)是毋庸置疑的。的確,作品往往折射著作者本人的經(jīng)驗體悟和身世感發(fā),李煜正是以他的心和血才澆瀝出這兩首《相見歡》。 

  “林花”一詞,表面上是傷春詠別,但細作探求,“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深切悲慨,決非一般閨怨、離情,其“傷春詠別”,很難說沒有托意:上片惜花之意,實是自悲身世,朝雨、晚風,摧殘不已;下片念淚留醉尚且不能,何況重返故國?國而“長恨”“長東”,悲慨難托難平。“無言”一詞,表面上看也是悲秋詠別,但細品尋微,詞中深深的寂寞、萬般的無奈和無法排遣的離愁,也決非一般離別相思,而是有所喻況:上片“梧桐”,是慘遭幽閉的物象,而“深院”難道不正是囚身之喻?下片的離愁無疑可以解為去國之愁。心品之下,確可品出“亡國之音”的況味,難怪宋人黃升評注:“此詞最凄惋,可謂‘亡國之者哀以思’。”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說,李煜詞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哀傷深摯,莫不是字字見血,有如血淚凝鑄而成。 

  四、結論 

  李煜的兩首《相見歡》,雖然表面上都是寫相思離別,但他作為亡國之君,受人拘囚,又何敢明目張膽地在作品中言志而表明自已“故國之戀”、“亡國之痛”的情感呢?除非他覺著活膩了。因而在作品中以“喻況”流露情感。 

  因此,我們在賞析品讀時,不僅要明白作品所寫的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題,更應把握作品中所流露的隱藏的某種心靈和情感的本質(zhì)。 

  同時,由于兩者在內(nèi)容情感上有著諸多的契合之處,甚至連標題也一樣,我們當然可將它們視為關系密切姊妹篇,因而,為了使學生對李煜“無言”一詞有更為深切的感悟,應將他的“林花”一詞作為補充閱讀材料以給學生,通過對舉并讀,使學生得到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

《相見歡》教案 篇2

  準備:上課前指導學生鑒賞余秋雨的散文《夜雨詩意》,熟悉構成語言文字的張力的形式——排比(大排比、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和句式對稱、倒裝等句式特點。

  過程:

  一、知人論世

  二、以音樂渲染氛圍,指導朗讀。

  三、提出寫本次賞析詩詞的要求

  寫作方法——大肆鋪排

  思想感情——感同身受

  思維導向——前后對比

  上闕:

  第一句:無言獨上西樓

  師:為什么會“無言”?用排比句寫出原因。 

  生:無話無說

  生:無人可伴 無人相隨 無人相對

  生:……

  師:“獨上”寫出怎樣的步履和神情。請用對稱的句式,續(xù)寫兩句。

  “詞人愁緒滿懷,踽踽獨行,            ,             。

  生:步履是那樣的滯緩,神情是那樣的委頓。

  生:步履是機械呆板,神情是那樣黯然神傷。

  ……

  師:“西樓”是怎樣的一座樓呢?

  生:空蕩蕩的樓

  生:孤獨冷清的樓

  ……

  請聯(lián)系李后主的身世變化,用排比把這個“空”寫得生動形象些。

  例:不見,                   ,              ,               。

  生:不見美酒佳肴。

  生:不見山呼萬歲。

  生:不見前呼后擁。

  生:不見愛妃宮娥。

  ……

  師:由以上同學們的描寫,可見李后主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是容易見時難”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

  第二句:月如鉤

  師:明月本是惹人愁思之物,請舉例說明。

  生:從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著思故鄉(xiāng)”到王安石折“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新月如鉤。

  師:明月勾起了詩人什么情緒?請用排比句寫出。

  生:新月如鉤,勾起了詞人多少遐想?

  生:多少回憶?

  生:多少新愁舊恨?

  第三句: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師:舉頭望月,往事不堪回首;低頭一看,滿目蕭然。“梧桐”一詞在古典詩詞中,從來也是一個表現(xiàn)愁情的物象,例如:溫庭筠的《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陸甫之的《清平樂》中的 “依約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張炎的《清平樂》中的“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表現(xiàn)的都是愁悶的境界;秋天又是個蕭條悲涼的季節(jié),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種凄切、悲傷的情緒。處在這樣秋色深鎖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會產(chǎn)生凄寒孤寂之感,何況李后主已由君主淪為囚徒,昔日為君主之時,所居之地可用“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形容;而現(xiàn)在所居之地卻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鉤”,其內(nèi)心的愁恨該是多么深長呀!

  請將正常的句式與顛倒的句式比較,體會其詩意的表達效果。

  “寂寞梧桐深院清秋”與“清秋鎖梧桐深院寂寞”

  下闕: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師:“剪不斷”三 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體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詞人直抒胸臆,點出自己的“離愁”。他的離愁,不是一般的男女離別之愁,而是失掉故國的深愁長恨。可見他的愁要比別人怎樣?用排比句式寫出。

  生:多得多(數(shù)量)

  生:深得多(深淺)

  生:濃得多(濃淡)

  生:長得多(長短)

  生:重得多(輕重)

  生:苦得多(味道)

  ……

  四、教師總結。

  五、學生整理自己的寫作賞析,并互相借鑒欣賞。

  后記: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詩詞的意境,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品讀結合的,有知人論世的,有設身處地的……本節(jié)課側重引導學生從寫賞析的角度來進行詩詞的學習,希能另辟蹊徑,找到一條讀寫結合共同提高的詩詞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只要老師指導得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讀寫是能雙軌并行的。在讀讀寫寫品品體驗與創(chuàng)造當中,就在這快樂的氛圍當中,詩詞的意境,人生的體驗,語文的素養(yǎng),對文學的愛好,一切都在悄然地進行。

《相見歡》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知人論詩法、意象助讀法、畫面描述法、比較賞讀法來把握詞境。

  2、體會作者的愁苦情緒。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意象助讀法、比較賞讀法2、體會詞作中將抽象的情感寫得具體、生動、形象的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課前準備

  印發(fā)資料和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背詩導課。

  下面我們來一次背詞比賽,請放開聲音讀這首詞。(檢查背誦情況:齊背1次,抽背1人。)

  背完詞,有一個人從詞里走出來,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愁)

  2、讀出情感。[知人論世法]

  ①師:從詞中我們讀出一個充滿愁緒的李煜,誰能講講歷史中的李煜?

  明確: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五代南唐國主,世稱李后主。他25歲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他在對宋委曲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茍安生活。975年南唐為宋滅之后,39歲的他被俘到汴京,過了兩年多的囚徒生活。(幻示)

  ②朗讀指導,要用慢速、低沉、哀痛的語氣來讀詞。

  師:聯(lián)系作者生平,走近詞人理解詞意,這叫知人論世法(板書)。我們該用怎樣的語速、語氣、語調(diào)來讀這首詞呢?

  明確:這是深重的亡國之痛,而非輕煙似的閑愁。該用哀痛低沉的語氣來讀。慢些,再慢些。

  ③配樂(《二泉映月》讀。(薦讀1人,齊讀1次。)

  3、個性化品讀,借助經(jīng)典意象來理解詞意。【意象助讀法]

  過渡語:國學大師王國維曾經(jīng)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幻示),那么李煜他選擇哪些景(板書)向我們傳達出他的愁?請選擇最有能觸動你的一個景,說出它與詞人的“愁”如何對上號?(板書→)

  明確:西樓、殘月、梧桐、深院(板書)。

  品讀方向:

  (1)西樓——表達一種離別之愁。(幻示)

  ①以下3個詩句均寫到“西樓”,你認為西樓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總是和人什么樣的情聯(lián)在一起?

  第一句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宋』李清照《一剪梅》)

  第二句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唐』李益《寫情》)

  第三句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唐』許渾《謝停送別》)

  明確:第一句是“遙望愛人的傷心地”,第二、三句都是“排遣憂傷的傷心地”。那么李煜的西樓呢,他為什么要上“西樓”?(“遙望故國的傷心地”)。

  師補充:以上詩句均含有“西樓”,它已是古人登高抒發(fā)悲懷的“樓”,一處傷心地,一處排遣憂傷或遙望故國、故鄉(xiāng)、愛人、友人的傷心地,并非“位于西面的樓”。就像我們在《望江南》中的“腸斷白蘋洲”,白蘋洲專指情人離別之地。西樓又會使人聯(lián)想到颯颯西風、夕陽西下,這些景象都是人產(chǎn)生悲情愁緒。

  ②如果你是李煜,你會怎樣獨上西樓?想象李煜登樓時的步履和神情。

  (2)殘月——表達人事的缺憾。略

  ①明月也是惹人愁思之物,請舉例說明。(生分說,點到即可)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4、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②這里是殘月。換成“月如盤”,行嗎?

  明確:殘月就是他自己,亡了國家,也沒有家人團聚,孤零零地呆在那里,心中十分空虛、痛苦。就像那月亮,一個人孤零零地掛在天上。而滿月是代表團圓的,不符合這里的意境。

  (3)梧桐——隱含家國之悲。詳

  ①梧桐”一詞在古典詩詞中,從來也是一個表現(xiàn)愁情的物象。齊讀(幻示例句)。

  第一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

  第二句“依約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陸甫之《清平樂》)

  第三句“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張炎《清平樂》)

  第四句“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

  ②換成“楊柳”,怎么樣?(傷春悲秋,楊柳常與春天有關,有詩句:“二月春風似剪刀,不知細葉誰裁出”。用在此處,顯然與詩境不吻合。梧桐與悲秋常連在一起,一葉知秋。)

  ③李煜今晚在清秋之夜,登上西樓,見到的梧桐樹該是什么模樣?(指生描述)

  (4)深院——體現(xiàn)寂寞、孤單之身世。

  這該是怎樣的庭院?它會建在什么地方?它的圍墻有多高?

  (5)把自己想成李煜,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上闋四種景物所構成的意境,愛畫畫的可以簡筆勾勒。

  ①在紙上寫和畫,薦生在黑板上畫。(限字50-100字)[畫面描述法]

  生:深秋的晚上,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到后院的小樓上,天空中那鉤殘月冷冷地散著清輝,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院中梧桐的葉子早就掉盡了,和我一樣被鎖在這小樓深院里。我想說說話,沒有人,想回到從前,又不可能。苦啊--)

  師:你的描述再現(xiàn)了詩中情景,表達了層層推進的愁苦。漂亮!是呀,遠山似黛,殘月如鉤,秋蟲呢喃。深深庭院里,落葉滿地,高大的梧桐樹上,搖曳著最后一片顫栗的黃葉,西樓上,那位寂寞憔悴的亡國君王步履蹣跚,神情凝重,東望故園,心中充滿著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

  ②齊讀上片。

  4、用比較賞讀法來進入詞人的心境[比較賞讀法]

  (1)師:齊讀下片,比較與上片寫愁的最大不同?

  明確:上片是借助意象來寫愁,下片是直接寫愁。

  (2)比較下片直接寫愁有兩句,你覺得哪一句寫得更好?并說出理由。

  (3)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①離愁本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理解“剪”和“理“呢?

  明確:以絲喻愁,新穎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用“剪”和“理”兩字來讓大家體會“離愁”的特點,那就是多且亂,繁且雜。

  ②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比較與李煜寫愁的異和同。看: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愁有了長度。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有了重量。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愁可以游走。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愁多而可視。(幻示)

  師:他們的愁是個人壯志難酬之愁,是感嘆身世悲涼的哀愁,也有思念丈夫的春愁,或是薄如輕煙,綿綿不絕的閑愁。比起他們來,李煜的愁要濃得多,深得多,重得多……

  ③那么,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動的怎樣的離愁別緒呢?他的離愁,不是一般的男女離別之愁,而是失掉故國的深愁長恨。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三千里山河”,“雕欄玉砌”的懷念;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國破家亡的悔恨;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昔日春光熔融,鶯歌燕舞的追憶;

  這離愁,飽含的是對自己命運的無奈與彷徨……(幻示齊讀)

  (4)賞析“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①“一番”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別是一番滋味”?換成“亡國之痛在心頭”好不好?

  明確:不好。他沒人可以說。他也不能說,他不敢說。他無話可說。

  ②如果可以讓他說,他會說什么?

  明確:昔日唯我獨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恐怕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豈又是常人所能體會到的呢?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傾訴,而李煜不能。

  師:欲哭無淚,欲言又止,大悲無言,當你某一種情緒到達極點時,你會發(fā)覺語言是多么的蒼白無力,無語也許最好的表達。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這種難以說破、又無法說破的情感正說明了作者愁情之深。

  無怪乎明代人沈際飛說道:“七情所至,淺嘗者說破,深嘗者說不破。破之淺,不破之深,‘別是’一句妙絕。”(幻示)

  5、拓展閱讀

  師:李煜無法說,語言太蒼白了,李煜無法說,說了會惹禍上身。這留白藝術的處理非常到位。引導我們?nèi)ニ妓髂?6個字背后所隱藏著無限的悲愴。可后來,他還是忍不住說了,說在詞作《虞美人》中。

  (幻示詩《虞美人》和賜死資料)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哪一句?劃線處。),相傳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詞,宋太宗知道這件事后,賜酒將他毒死。時年42歲。一首《虞美人》的春花秋月葬送了一代偉大的詞人,但與此同時也造就了這個悲劇詞帝的萬古流傳。

  6、欣賞歌曲《相見歡》

  師:詩歌,詩歌,是詩就可以歌唱,讓我們一起聆聽一位現(xiàn)代歌手演繹的`一曲《相見歡》,再次感受后主那份濃重的離愁。

  李煜其人可以說是個失敗的政治家,但這并不妨礙他在詞這片天地中揮灑他的才情、綻放他的光芒。也許正因為他政治上的無能,令他淪陷囹圄,從而激發(fā)他深藏的吶喊與情感;也許后主詞所取得的成就是他也未預料到的。在他的后半生,詞可能只是他排遣寂寞、悲苦的唯一手段,而就他這不經(jīng)意間,讓他得以在漫長歷史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諸作……”(王國維語),歷經(jīng)千年的風霜雨雪,他的憂,他的傷,他的恨與無奈,仍歷久彌新,依舊是那么清晰,而且,這些飽含他血淚的憂,傷,恨與無奈將會到達更為遙遠的前方!(幻示結課語)

  7、作業(yè):默寫《相見歡》

  板書

  相見歡

  李煜

  西樓知人論世

  殘月絲(思)意象助讀

  梧桐景→愁滋味畫面描述

  深院比較賞讀

  (意象)(比喻)

《相見歡》教案 篇4

  新授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詞的相關知識及詞人的情況

  2、理解詞的內(nèi)容體會詞人的心境;

  3、能夠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詞;

  教學重點

  理解詞的內(nèi)容體會詞人的心境

  教學難點

  能夠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詞

  教學方法

  朗讀賞析,合作探究。

  (教)學習過程

  旁注與糾錯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辛棄疾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人,只要經(jīng)歷了世事,就不可能沒有愁緒。在我們剛剛學過的唐詩中,就有李白寄托與明月的“愁心”;有韋應物因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淡淡的憂傷;更有陳子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極度苦悶——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另一類愁緒——亡國之愁。

  二、自主學習,獲取新知:

  常識填空

  詞興起于流行于是一種和樂歌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起初時稱和,后來也稱作。其特點是“詞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如就。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和平仄聲韻。詞以字數(shù)分為、

  和。宋代詞壇上形成了和兩大流派。

  三、朗讀理解,整體感知:

  (一)朗讀練習

  1、師范讀,生注意:字音、停頓、語氣、語調(diào)和情感的把握。

  2、生練讀后指名讀,師生共同予以點評,然后齊讀。

  (二)整體感知

  這首詞所傳遞的最主要的情感是什么?應該以怎樣的語調(diào)去讀?

  四、深入賞析,合作探究

  1、讀上片思考下列問題:

  (1)詞人為什么會“無言”?“獨上”寫出了怎樣的步履和神情?

  (2)與大多數(shù)詞作一樣,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仔細品讀上片,說說詞人是借助哪些景致描寫渲染這份離愁的?

  2、品讀詞的下片,關注名句。詞的下片直接抒情,其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是流傳千古的名句。能說說這三句的妙處嗎?

  五、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品讀李煜的《虞美人》,然后說說它與《相見歡》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各是什么?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點撥: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jù)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絕命詞了。

  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共同點:

  不同點:

  六、當堂檢測,鞏固提升。

  1、開篇渲染愁苦氣氛,并運用比喻修辭的句子:

  2、采用白描手法,道出當時“離愁”的滋味講不出、說不清的復雜、微妙的真實感受的傷心語的句子:

  3、既點明季節(jié),又寫出作者俯視地面所見景象,同時暗寫出詞人心頭凄涼之情的句子:

  4、詩中仿佛使人看到一個“斯人獨憔悴”的孤獨身影的句子:

  5、道出內(nèi)心復雜感受,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句子:

  6、化抽象為形象,以有形喻無形的句子:

  7、以絲暗喻愁思的句子:

  8、仰望天空,寫使人愁上添愁之景。

  板書設計:

《相見歡》教案(精選4篇) 相關內(nèi)容:
  • 《第一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4篇)

    第( 一 )單元整組備課 一、單元主題:圖形的變換二、單元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zhì),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 《第一單元》教案(精選15篇)

    有感而發(fā)教學目標:1懂得寫作文要有感而發(fā),主動觀察并感受生活的變化。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平時注意積累寫作素材。2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作文,做到語句通順,書寫規(guī)范,整潔。教學重點:說自己想說的話,感情真摯。...

  • 《笑》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 (1) 通過文中三個形象的分析,理解冰心”愛的哲學” (2) 體會清新的語言風格。(3)學習形容詞的重疊形式及表達效果。教學重點:體會清新的語言風格,學習形容詞的重疊形式及表達效果。...

  •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教學設計(精選11篇)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以本文為例,了解事理說明文的基本特點。2、學習以邏輯順序安排事理說明文的結構,并從多角度說明事理的方法。(重點)【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大自然的花,萬紫千紅,爭奇斗妍。...

  • 《春》有關資料:《春》及其散文創(chuàng)作(通用16篇)

    《春》大致寫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寫此文時,已經(jīng)沒有創(chuàng)作初期詩文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diào),而是鮮明地表現(xiàn)出新鮮的格調(diào)和歡樂的情緒。這是一篇有較大風格演變痕跡的散文。...

  •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理清文章結構,了解寫作手法。2.學會按恰當?shù)捻樞騺韺懻f明文。教學重點、難點理清文章結構,了解寫作手法。學會按恰當?shù)捻樞騺韺懻f明文。教學準備課件、小黑板、卡片等。...

  • 《羚羊木雕》的節(jié)目套餐(通用17篇)

    教《羚羊木雕》,我將自己定位成節(jié)目主持人,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電視節(jié)目來組織教學,和學生一起品嘗了一頓豐盛的節(jié)目套餐。[節(jié)目準備 自主學習]將學生分為互助式學習小組,小組合作完成以下任務:1、用四個四字短語提煉故事情節(jié);2、找一...

  • 《春》有關資料:《略談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精選12篇)

    朱自清的散文,有縝密精巧的構思,玲瓏剔透的結構,質(zhì)樸凝練的語言,綿密真摯的情致。這些,無疑是構成他“文章之美”的因素。但是,主要因素誠如郁達夫所說,是“滿貯”著的“詩意”。 詩意,用楊朔的話來說,就是使人“動情的事”。...

  • 七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揉捏新婚少妇高耸的双乳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蜜桃 | 午夜中文字幕hd无码无删减 | 一区二区视频观看 | japanese成熟丰满人妻 | www.中文字幕.com | 成人爱爱aa啪啪看片 | 人人看人人射 | 快色视频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 |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se94se亚洲精品setu | 亚洲狠狠婷婷久久久四季av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边啃奶头边躁狠狠躁玩爽在水里面 |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日日日射射射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蜜桃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的 | 国产麻豆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免费日本黄色网址 |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mm| 国产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天堂av久久久噜噜噜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 办公室艳妇潮喷视频 | 麻豆视频网址 |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久久臀 |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是免费视频 | 新uu优质国产稀缺资源 | 综合网99 | 把少妇弄高潮了www 曰本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看 | 欧美高清一区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