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通用2篇)
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 篇1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分)
誘惑( ) 頭暈目眩( ) 綻開( ) 伶仃( ) 盤虬( )
2.將下列作品和其作者連線:(3分)
《在山的那邊》 杏林子
《走一步,再走一步》 宗璞
《生命 生命》 王家新
《紫藤蘿瀑布》 莫頓·亨特
《童趣》 沈復
3.根據意思寫出相應詞語:(3分)
⑴但是,那一股足以(形容力量巨大)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
⑵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浪費或損壞)它。( )
⑶又像一個(忍不住笑)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
4.讀《紫藤蘿瀑布》一文,揣摩下列語句,體會寫景的妙處。(3分)
⑴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 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
⑵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是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⑶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 鼓的;又像一人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5.下面的詞語大多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解釋時不妨采用講述大意的辦法。示例:怡然稱快(高興得連聲叫好)。解釋下列詞語:(3分)
⑴明察秋毫:
⑵怡然自得:
⑶龐然大物:
⑷夏蚊成雷:
6.把下列句子組成一個單句,要求語句連貫,不改動原意。(2分)
公路在大海和稻田之間。
公路一邊是大海,另一邊是稻田。
大海白浪滔天,稻田碧波萬頃。
車隊在公路上呼嘯而過。
車隊由十多輛“奧迪”組成。
車隊浩浩蕩蕩。
7.讀下面四首寫雪的詩,完成后面的題目:(4分)
⑴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⑵昨夜北風寒,天公大吐痰。
一輪紅日上,便是化痰丸。
⑶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漲價。
板凳當柴燒,嚇得床兒怕。
⑷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①沒有使用修辭方法的詩是( )
a.⑴ b.⑵ c.⑶ d.⑷
②運用了不止一種修辭方法的兩首詩是( )
a.⑴ b.⑵ c.⑶ d.⑷
③文雅優美的詩是( )
a.⑴ b.⑵ c.⑶ d.⑷
④俗不可耐的詩是( )
a.⑴ b.⑵ c.⑶ d.⑷
⑤由此我們可以在修辭方法的使用上得到什么啟發呢?
第二部分:閱讀分析
(一)
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 ,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化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8.仿照例句從文段中選一個精彩的句子作分析。(2分)
例句:每一朵盛開的花都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分析:作者運用比喻的方法,把一朵朵小花比作一只“張滿了的帆”的生命的航船,在閃光的花和河流上航行,又比作人的笑容,充滿了生的喜悅和歡欣,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選句:
分析:
9.紫色的藤蘿為什么會“流動”?(2分)
10.“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生命的酒釀”指什么?(2分)
11.“它張滿了帆”一句中“它”指什么?(2分)
12.“香氣似乎是淺紫色的”這句話中“香氣”是從嗅覺上說的,“紫色”是從視覺上說的,把嗅覺上的“香氣”比作視覺上的“紫色”,該怎樣理解?談談你的看法。(2分)
13.“我不覺加快了腳步”,我為何加快了腳步?(2分)
(二)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氣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賣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斕的蝴蝶。這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時代發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時我才十二歲,住在南卡羅來納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來放到籠子里,而那件事發生以后,我這種興致就被拋得無影無蹤了。
我家在林子邊上,每當日落黃昏,便有一群美洲畫眉來到林間歇和歌唱。那歌聲美妙絕倫,沒有一件人間的樂器能奏出那么優美的曲調來。
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著翅膀,在籠中飛來撲去,十分恐懼。但后來它安靜下來,承認了這個新家。站在籠子前,聆聽我的小音樂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萬分高興,真是喜從天降。
我把鳥籠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愛的媽媽口含食物飛到籠子跟前。畫眉媽媽讓小畫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吞咽下去。當然,畫眉媽媽是知道這樣比我來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看來,這是件皆大歡喜的好事情。
接下來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虜在干什么,結果發現它已經無聲無息地躺在籠子底層,死了。我對此迷惑不解,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情。我想,我的小鳥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嗎?
那時,正逢著名的鳥類學家阿瑟·威利來看望我的父親,在我家小住。于是,我就把那小可憐兒的可怕厄運告訴了他,聽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釋:“當一只美洲畫眉鳥媽媽發現它的孩子被關進籠子后,就一定喂小畫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堅信它的孩子死了總比活著做囚徒好些。”我聽了,大吃一驚。
從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來關進籠子里。因為我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對自由生活的追求,而這種追求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14.注音:(2分)
捕捉( ) 斑斕( ) 厄運( ) 精辟( )
15.作者由“一群孩子十分賣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斕的蝴蝶”而想起“童年時代發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這種思維過程叫 ,請也用這種方式寫一段話。(2分)
16.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那件事發生后,我這種興致就被拋得無影無蹤了。”請問:(2分)
“那件事”是指 。
“這種興致”是指 。
17.閱讀二、三自然段,“我”為什么要捕獲一只小畫眉放到籠子里?請你評價一下這種做法。現在依然有人捕鳥,請你對他們說幾句話。(2分)
18.第五自然段中,小畫眉鳥“無聲無息地躺在籠子底層,已經死了”,這是因為 ,那么畫眉媽媽為什么要毒死自己的孩子呢?(2分)
19.作者為什么“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來關在籠子里”?(2分)
20.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有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詩人認為,自由是最可貴的,為追求自由可以拋棄生命和愛情。本文中什么地方與此意思相近?(3分)
21.讀過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3分)
(三)
①不管我的兩間住室多么狹小,我還是喜歡在室內硬擠上幾盆花木。只要我的眼睛接觸到一點兒,精神就會為之一爽。不過,我養了多年山茶、白蘭之類也算有名的花木,大多不成功,因為在我偶爾離家十天半月之后,回來時便多已枯敝不堪了。
②無意中我種上了牽牛花,當然不把它當做一回事。可是它卻一蔓繁花,滿窗濃綠。一株牽牛花一天可開花十幾二十朵,一開就是幾個月,天天如此,從不爽約。種養之法也簡單不過,只要天天早晚不忘澆足兩次清水就行了。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這樣少,而它報答人和自然的卻是這樣多,這不禁使我對它產生了一種尊敬之情。
③牽牛花的確沒有特別嬌艷的姿色,雖然它的花形花色,但都開朗明凈,樸素大方,都是別有一番風致。特別是那白色的牽牛花,它的外形與心地都同樣是那么的純潔無瑕。
④牽牛花總是迎著黎明開放,而在黃昏前萎謝。生命誠然短矣,但它卻與光明同在。它為迎接光明而生,為送走黑暗而死。
⑤但是,我發現有不少牽牛花的枯蔓以至主蔓,一經下垂幾天之后就一定枯萎而死,決不例外。原來,它們都只能向陽、向上飛快地生長,萬一它們因為沒有附著乏處而下垂時,幾天后就一定自行枯萎。
⑥我真的敬重起牽牛花束了,因為,它使我凜然地感到恐懼:啊,原來下垂就是倒退,倒退就是死亡呀!
22.第①段中寫山茶白蘭之類的名花難以養活,目的是什么?(答案不超過15字)(2分)
23.第②段中“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這樣少,而它報答人和自然的卻是這樣多”的兩個“這樣”各指代什么?(每項答案都不超過10個字)(2分)
⑴
⑵
24.文章第③段末句中的“心地”指的是什么?(答案不超過10個字)(2分)
25.文章對牽牛花由喜愛到“敬重”,原因是什么?(2分)
26.下列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2分)
a.文章由山茶、蘭花引出牽牛花,這是一種由遠而近,襯托性的寫法。
d.文章第②段把牽牛花比喻為奉獻多而索取少的人,引出對它的贊美。
c.文章第③段著重寫牽牛花的形色,以和下文寫其品格相映襯。
d.文章第⑥段中“真的敬重”和第②段中的“尊敬”相照應,且在抒情上又更進了一層。
e.全文中心是借牽牛花“取于人和自然的少”而“報答人和自然的多”這一特點贊美社會上多奉獻而少索取的人。
第三部分:(40分)
以“童年”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500字以上。
第一單元檢測題答案
1.略 2.略 3.擎天撼地;糟踏;忍俊不禁 4.⑴將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比作瀑布,顯得氣勢非凡,燦爛輝煌。⑵細膩地寫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淺,顯得亮麗可愛,玲瓏透剔,既富有動感,又富有情趣。⑶用帆與船艙的比喻,細致地描寫了紫藤蘿花盛開的狀態,顯得生機勃勃。比作笑容,更顯得美好可愛,也抒發了喜悅的心情。 5.⑴連極細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視力極佳。⑵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⑶形容體積極大的東西。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聲跟雷聲一樣,這是夸張的表現方式。 6.由十多輛“奧迪”組成的浩浩蕩蕩的車隊,在一邊是白浪滔天的大海,另一邊是碧波萬頃的稻田之間的公路上,呼嘯而過。 7.①a②bd③d④b⑤恰當使用修辭方法可以增強表現力、感染力,不恰當的使用修辭方法不如不用。 8.略 9.因為紫藤蘿的花朵是深深淺淺的紫,看起來仿佛在流動。 10.勃勃的生機,頑強的生命力。 11.一朵花。 12.提示:兩種感覺的共同點是給人愉悅之感,淺紫色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好像是淡淡的芳香一般。意思相近即可 13.面對紫藤蘿,“我”心中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的寧靜,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情輕松了,腳步自然會加快。 14.略 15.聯想。寫一段話略 16.被“我”捕捉來關在籠子里的畫眉鳥死去了,根本原因是“我”使它喪失了自由;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來放到籠子里。 17.讓它為我一人歌唱。這種做法是自私的,既是對鳥兒的摧殘,也是對自然平衡的破壞。 18.畫眉媽媽喂小畫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堅信它的孩子死了總比活著做囚徒好些。 19.因為他明白了:任何生物都有對自由生活的追求,而這種追求是值得肯定的。 20.畫眉媽媽寧可毒死孩子也不愿讓孩子過失去自由的囚徒生活。 21.略 22、反襯牽牛花易種易活。 23、⑴一天只須澆兩次水。⑵開花多,花期長。 24、牽牛花的精神品格。 25、牽牛花具有追求光明,不斷向上、決不后退的品格。 26、be
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 篇2
一.(4′)全卷書寫分。
二.(26′)完成1—8題。
1.根據拼音寫漢字。
xuān téng yòu huò níng shì nà hǎn xùn jiè
( ) ( ) ( ) ( ) ( )
chuò qì yōng lù gū fù zhuó zhuàng líng dīng
( ) ( ) ( ) ( ) ( )
2.根據提示填寫成語。
①忍不住笑 ( ) ②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 ( )
③形容力量巨大( ) ④由于受感動而產生恭敬和欽佩之情( )
3.積累一句有關“人生”的名句,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4.體會下面句子的句式特點,并在橫線上仿寫一句。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5.選詞填空。
雖然 肅然 竟然 昂然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隔了幾天,( )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了一種怎樣的力量,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 )挺立。它僅僅活了幾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 )起敬!
( )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于我們自己掌握。
6.排序。
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 。
①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
②但花朵從來都稀落,
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④好象在察言觀色,試探什么。
⑤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
7.讀文答題。
曾有一個有趣的實驗,生物學家把鯪魚和鰷魚放進同一個玻璃器皿中,然后用玻璃板把它們隔開。開始時,鯪魚興奮地朝鰷魚進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歡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地一聲撞在了玻璃上,不僅沒有捕到鰷魚,反而把自己撞得暈頭轉向。碰了十幾次壁后,鯪魚沮喪了。當生物學家輕輕將玻璃板抽去之后,鯪魚對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鰷魚卻視若無睹了。即是那肥美的鰷魚一次次地擦著它的唇鰓不慌不忙地游過,即使鰷魚的尾巴一次次拂掃了它饑餓而敏捷的身體,多次碰壁的鯪魚卻再也沒有進攻的欲望和信心了。美食張嘴可得,鯪魚卻活活餓死。
①給文中的“鯪魚”贈送一句激勵的話:
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8.賞析《在山的那邊》并答題。
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沒想到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
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在山的那邊,是海嗎?
是的!人們啊,請相信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
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①簡析“海”所蘊含的深義。
②簡析“山”所蘊含的深義。
③說說“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
④說說“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三.(12分)完成下面9—12題。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9.指出詞義相同的一項 ( )
a.其:必細察其紋理 其如土石何
b.為:以叢草為林 二蟲盡為所吞
c.以:徐噴以煙 以蟲蟻為獸
d.于:又留蚊于素帳中 于土墻凹凸處
10.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不相近的一項 ( )
a.定神細視 昂首觀之
b.果如鶴唳云端 使其沖煙飛鳴
c.怡然稱快 故時有物外之趣
d.作青云白鶴觀 又留蚊于素帳中
11.選出對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 )
a.張目:睜開眼。 b.怡然:喜悅。
c.昂首:仰著頭。 d.藐小:輕視小看。
12.選出說明有誤的一項 ( )
a. 第一段中統領全文的一個詞語是“物外之趣”。
b. 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展開了聯想和想象的一個詞語是“私擬作”。
c. 第三段寫出了作者細察的樂趣。
d. 第四段中,“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寫出了作者的疾惡如仇、愛憎分明。
四.(14分)完成下面13—18題。
走一步,再走一步
……
我們來到一處空地,那座懸崖就聳立在空地的另一邊。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許多凸起的巖石、崩土和蓬亂的灌木。大約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卻是高不可攀的險峰。
我終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驚肉跳,盡量往里*。其他爬上去了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邊緣移動,我看在眼里,嚇得幾乎暈倒。
接著,他們又開始向崖頂攀爬。他們打算從崖頂沿著一條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慢著,”我軟弱地哀求道:“我沒法——”
他們左折右轉地爬上了崖頂,向上凝視著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著好了,”有個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氣。”杰克看來好像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從石架向下望,感到頭暈目眩;我絕對沒法爬下去,我會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頂的路更難爬,因為它更陡,更險。我聽見有人啜泣,正納悶那是誰時,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暮色開始四合。我伏在巖石上,恐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暮色蒼茫,天上出現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來越暗。這時,樹林里有一道手電光照來照去,我聽到了杰克和我父親的聲音!父親的手電光照著我。“下來吧,孩子,”他帶著安慰的口氣說,“晚飯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著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
“聽我說吧,”我父親說,“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眼睛看著我電筒的光照著的地方,你能看見石架下面那塊巖石嗎?”
我慢慢地把身體移過去。“看見了。”我說。
“好,”他對我說,“現在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巖石上。不要擔心下一步。聽我的話。”
這似乎能辦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控那塊巖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很好,”我父親叫道,“現在移動右腳,把它移到右邊稍低一點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個落腳點。”我又照著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動一小步,慢慢爬下懸崖。最后,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巖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后,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一次經歷。
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么漫長。
13.如果要將這篇文章用空行隔開,分為兩部分,這一空行的位置應在什么地方?
14.文中能概括第一部分內容的一個句子是:
15.文中最后一段中,加點詞“經驗”指的是:
16.文中最生動、最細膩、幾乎貫穿整個故事情節的,是對“我”哪個方面的描寫?
17.第4段中劃線句子是文中的伏筆,與之相呼應的一句是:
18.從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試用一個句子進行表述。
五.(14分)完成下面19—24題。
誠實的魅力
有一個叫阿伯德的男孩,在他13歲那年,母親決定讓他跟隨村落里的一些長者,到遙遠的城里去磨練一番。臨行之前,母親給他10個銀幣,讓他發誓,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能撒謊。他們一行人走了幾天之后,竟遇上一伙搶劫的強盜。
一個強盜問阿伯德:“你身上有錢嗎?”
他老實地回答:“有10個銀幣縫在我的外衣里面。”
阿伯德的回答令強盜們狂笑起來。另一個強盜惡狠狠地問:“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錢?”這個老實的孩子又重復一遍他剛才的回答。然而,因為阿伯德說得太坦白了,反而沒有一個強盜肯相信他。那伙強盜的首領,早就注意到他的兩個手下在盤問這個男孩,便高聲喊道:“孩子,到這邊來,告訴我,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錢?”
阿伯德說:“我已經告訴你的兩個手下,我的衣裳里面縫著10個銀幣,可他們一點兒都不相信。”強盜首領命令手下將阿伯德的外衣掀起來。那些銀幣很快就被搜出來。強盜驚訝地問他:“你為什么要把秘密說出來?”
阿伯德認真地告訴他們說:“因為我不能背叛我的母親,我曾向她發過誓——永遠都不能撒謊。”強盜聽到他的話,心頭一顫,好像是被感動了。首領對他說:“孩子,你雖然這么年輕,卻對你向母親立下的誓言如此認真,而我的所作所為與你有天壤之別。把你的手伸給我,我要按在你的手上重新發誓。”
他的手下們也被深深地打動了,然后,他們一個一個地仿效他們的首領在男孩的面前重新發誓,并且說:“孩子,我們應該感謝你,讓我們重新做人,走上正路,你是我們的領袖。”
誠實的品德是感人的,會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不僅能影響別人、改變別人,還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回報。 (摘自《做人與處世》)
19.用一句話將這個故事寫在下邊的橫線上。
20.“│”將文章分為兩層并在下邊橫線上說明理由。
21.文中阿伯德的誠實具體表現在:
22.文中誠實的品德給阿伯德“帶來的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回報”是:
23.這個故事的結局是:
24.尋摘出文中一段精美的議論,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六.(50分)完成下面25題。
25.作文。① 的我;②我的
要求:①任選一題,將其補充完整。
②全文必須以“我”為核心。
③文體不限,字數500以上。
第一單元
一.全卷書寫分共4分,根據下列標準進行評分:
4分:字體美觀端正,字、標點書寫正確,卷面整潔干凈。3分:字體端正,有三四處錯別字和標點錯誤,卷面干凈。2分:字體潦草,錯別字和標點較多,卷面較臟。1分:字體難看,不易辨認;錯別字和標點錯誤多,卷面較臟。
二.1.喧騰 誘惑 凝視 納罕 訓誡 啜泣 庸碌 辜負 茁壯 伶仃 2.①忍俊不禁;②小心翼翼;③擎天撼地;④肅然起敬 3.根據實況評改 4.根據實況評改 5.竟然 昂然 肅然 雖然 6.③②⑤④① 7.①再試一次!②不要因為一點點風浪就使我們棄船上岸,不要一次小小的碰壁就使我們裹足不前,不要一個小小的打擊就讓我們放棄了一切夢想和努力 8.①海是理想境界;②山是重重艱難險阻;③詩人確信理想是可以實現的,因而理想在心中日日夜夜激蕩,鼓舞著“我”不懈地奮斗,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④“照亮”寫出了“全新的世界”的光輝燦爛,本句寫出詩人實現理想境界后的興奮和驚喜
(第1、4題各3分;第7題4分;第8題8分;其余各2分)
三.9.d 10.c 11.d 12.d
(每題3分,共12分)
四.13.應在最后一段之前(或“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一次經歷”之后,或“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一次經歷”與“我曾屢次發現……”之間,或其他正確的表述) 14. 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一次經歷 15. 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個題目可以答得很簡略,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也可文字稍多一點,如“在做一件事時,不管距離有多遠,也不管過程是多么艱險,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而且一步一步地穩穩當當向前走,就能克服困難,達到目的”) 16.心理描寫 17. 樹林里有一道手電光照來照去,我聽到了杰利和我父親的聲音 18.父親是一個能引導孩子自己戰勝恐懼的人(諸如父親是一個能給孩子以主意的人,父親是一個即使在危險的情況下也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人……等答案同樣給分)
(第18題4分;其余各2分)
五.19.阿伯德以誠實的魅力感到強盜,救出自己的故事 20.最后一段為一層,前面一部分為一層;理由:前部分敘述故事,后部分點示哲理(發表議論) 21.沒有背叛向母親所發的誓言,始終沒有撒謊 22.打動了強盜,使他們改邪歸正,使自己脫離了險境 23.強盜們重新做人,走上正路 24.文中最后一段話
(第20題4分;其余各2分)
六.25.根據實況評改
(本題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