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的歌》教學設計
江西萬載黃茅中學 龍永忠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體會并掌握挑讀法
導入 :有人講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一個獵人到森林里去打獵,要準備獵槍和干糧。如果一個學生在學校里,只知道積蓄知識,而不懂得與此同時,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那么,他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就像獵人走進森林,只帶干糧沒帶獵槍一樣。沒有獵槍,干糧帶得再多,也會很快地消耗殆盡。如果有一支獵槍,并能運用自如,那么還愁沒有吃的嗎?這番話比喻生動,意味深長。說明了掌握學習方法對學生來說是何等重要。
所以今天,就來體味一種閱讀的好方法——挑讀法。
一、齊讀明大意。
1、挑出你們認為不認識的字詞,大家相互質疑,或自己自查工具書解決。
2、選出你認為最不好理解的三至五個詞,聯詞成段,說個小片斷。
3、課外用最為工整的楷書摘錄這些詞語,每個詞摘錄三遍。
二、挑詞理線索。
1、從文中挑出關鍵詞,補全下列兩個題目的空白。
分小組討論后補全空白:
①小溪 → → → (小河、大江、海洋)
②枯樹樁
枯黃的草→ → → (烏鴉、泥沙、沉船)
2、請思考:在小溪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四次阻力,你認為代表了生活中哪種人?而小溪成長的四個階段你認為又代表了生活中哪種人?小溪成長的各個階段有什么特點?
三、挑句悟主旨。
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兩個話題,分小組討論后回答:
1、請同學們快速挑讀全文,挑出文中不斷反復出現的一句語話。
2、請談談這句話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何妙用?并聯系生活談談你對這句不斷反復的話有何看法。
四、挑段評妙語。
1、自由朗讀。
2、挑出喜歡的妙段,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3、學生自由發言展示。
五、遷移訓練。
運用“挑讀法”閱讀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的配語文版七年級語文課本的自讀課本P147頁的童話作品《小螳螂學藝》,并在空白處作出自己的評點。
后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探究童話的特點,并試寫童話。
一、提供參考料。
1、閱讀教材P112頁的第五單元說明。
2、聽讀幾段材料:
① 周揚論童話: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童話又往往采用擬人的方法,舉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② 賀宜談童話
童話中的形象是從生活中來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話的形式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極大的夸張性。
二、分角色創造演讀課文。
在班上選4位學生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說不同階段小溪流成長的情況。
三、探究發現并簡述童話的特點。
請學生根據以上參考材料,有理有據地討論童話的特點,準備好后發言。
四、遷移訓練:
完成片斷童話創作《 的歌》。
1、起草準備。
2、學生發言教師精要點撥。
2004-12-10根據教學實踐后改進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