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健康、安全的生活》教學設計
8月19日晚10時許,臨潁縣公安局接到報案后,根據有關線索,派人趕赴漯河、許昌等地開展偵查工作。8月26日下午,公安人員在漯河市某技工學校擒獲雷某,8月27日凌晨,另3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網打盡。
提問:這個案例帶給你什么樣的思索?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在加強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同時,青少年自己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因為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只是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必要條件(外因條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合法權益得到保護,還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內因條件),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防范侵害,保護自己(板書)
(一)提高警惕(板書)
前面提到的例子說明,面對不法侵害,如果我們警惕性不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就會使自己遭受損失,陷入困境,甚至有生命危險。
1、“審視周圍、提高警惕”—— 說說我們對社會生活的哪些方面要提高警惕?
對于上網聊天、身份證的借用、自稱是你父母的同事、晚上一人上街、晚自修回家、與同學外出旅游等
2、“警惕大討論”
討論一:網絡友情的調查活動
活動目的
通過同學之間互相介紹網上交友的過程和方法,一方面考察學生的警惕性,另一方面互相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和方法,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活動建議
1、設計 “網上交友狀況”的調查,要突出網上聊天時如何保護自己真實信息的方法。
2、提供網上交友上當受騙、網絡犯罪的事例,給學生以警示:網絡為我們提供了交流的空間,但它只是用數字和代碼構成的虛擬世界,因此保守自己的真實信息就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方面。
3、在班級同學的共同參與下,集思廣益制定一份 "網上交友規則"等制度,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如:“匿名交友網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網上人品難區分,小心謹慎沒有錯。”
討論二:與同學外出旅游
活動目的
通過學生對“與同學外出旅游”活動設計,促使學生認識到在自己群體的外出活動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從而樹立一種群體意識,找到一些自護、自救的方法。
活動建議:
1、自由選擇小組成員,確定外出活動的地方,分別選擇一些山、水、大城市等地方。(注意男女同學的合作,可以聯系到女生的自我保護中)
2、集思廣益我們可能遇到的問題,可能遭到的傷害,寫出自我保護的一些具體措施。
3、“特別關注”——女生自護反思活動
活動目的
通過閱讀、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事例,讓學生明確對于女生來說,高度的自護意識是保護自己免受侵害的最堅強的屏障。
活動建議
1、閱讀分析教材中小佟的事例,以給故事續尾的活動方式,幫助學生明確自我保護意識是保護自己免受侵害的前提。
2、自我反思,講自己的言行舉止與教材所提要求作對比,看看自己的自護意識如何,進一步明確保護自己的關鍵是高度的警惕性。
(二)用智慧保護自己(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