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學生活(通用2篇)
走進中學生活 篇1
第一單元
第1課 適應新環境
第1站 步入新學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懂得觀察、感受、體驗、參與校園生活是增強中學生環境適應能力的第一步,盡可能多的了解有關校園環境的信息。
2、能力目標:掌握環境適應能力的一般技能和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愿意并喜歡接觸新的生活環境,主動維護和建設學校環境。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學會有意識地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環境是教學的重點;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觀察、體驗、參與新的校園生活,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
“三交流一反饋”教學法
[課前準備]
讓學生通過觀察、尋訪,盡可能多的了解我校的校園環境及歷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步入中學校門,一切都是那么新鮮……有心的同學處處留心,用心觀察、詢問,對我們學校已經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就有關咱們學校的一些問題考考大家。
1、我校的校名是什么?曾用名什么?
2、我校現任校長是誰?以往任校長的還有誰?
3、請準確說出我校的地址。
4、我校有幾座樓?名稱各是什么?
5、我校以往取得過哪些成績?有過哪些杰出人才?
想一想:在新學校里,你有什么新的打算和愿望呢?
二、預習提示
1、走進中學,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任務是-------------。
2、學校的環境包括-----環境和-------環境。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有賴于---------、---------、---------、---------和---------。
3、學校環境需要我們--------------。
4、---------------有助于盡快適應新環境。
三、合作探究
1、你能舉出幾種生物適應的例子嗎?從中你有什么感悟?
2、我們應該怎樣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積極適應新環境?
3、你準備為我們學校的環境建設做些什么?
4、你對我們的學校有哪些好的建議呢?請各小組收集意見和建議,寫一份建議書。
四、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問題)
1、“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則。我們也要學會積極適應新環境。
2、我們要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積極尋求方法解決問題,就能不斷適應初中學習和生活的新環境。
3、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樂園,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愛護自己的學校,愛護桌椅,保護花草樹木,使用文明用語......
4、略。
五、課堂小結
若學生在展示交流環節做的很好,教師簡單加以小結并給學生以充分的贊揚和鼓勵;若展示得不夠,應給學生以引導,讓學生總結收獲。
六、拓展升華
播放我校校歌,學生聽音樂,領會歌詞含義。
各抒己見:從校歌中,你對我們學校又有了哪些了解?
板書設計
[鞏固練習]
(一)單項選擇
1、作為一名中學生,新的學習生活開始了,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任務是( )
a、適應新的環境 b、競選班干部
c、給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 d、穿名牌時裝,引起別人關注
2、步入中學校門,一切都是那么新鮮:新學校、新同學、 新老師、 新課程。要適應新環境,就要( )
a、多與熟悉的同學交往
b、一門心思搞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
c、主動了解和適應新環境,自覺縮短適應期
d、 順其自然,得過且過
(二)多項選擇
1、下列屬于能積極地適應初中新環境的做法有( )
a.主動了解和適應新環境 b.自覺縮短適應期
c.盡快地進入中學生的角色 d.看別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
2、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有賴于良好的校園環境。下列屬于校園環境要素的有( )
a、清潔的教室 b、整齊的桌椅
c、良好的校風和學風 d、老師的治學態度
(三)簡答
進入新的校園環境,我們需要怎樣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
[推薦作業]
你喜歡我校的文化墻嗎?請收集一些你喜歡的內容,抄在你的筆記本上。
第二站 結識新朋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懂得適應新的人際環境是環境適應能力的一部分。對于中學生來講,新的人際環境是新的同學關系和新的師生關系。
2、能力目標:了解交結朋友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能有意識地運用交往的禮儀與方法與同學、老師交往。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樂于交往,欣然接納新老師和同學的情感,積極融入新環境。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樂于交往、積極適應新環境的情感是教學的重點;
懂得熱情、主動、寬容、理解、尊重、樂群的交往之道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三交流一反饋”教學法
[課前準備]
搜集關于歌唱友誼的歌曲、名言;熟悉本班學生的大致情況。
[教學實施]
一、活動導入:
活動形式見課本8頁。
說一說:活動結束后我的感受是:——————————————————————————————。
教師: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從此開始。在這三年中,我們將手拉手,心連心,快樂共分享,憂傷共分擔,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一起進步。那么,怎樣才能結交到好朋友,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呢?請先自己看書學習。
二、預習提示
1、到了一個新的班集體里,一定要改變------心理,積極結交------,感受--------,建立--------,提高------------。
2、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首先需要我們發揮------性,用自己的誠意換取他人熱情的回報;還要通過------增進彼此了解融洽同學關系。
3、對于青少年來說,-----------關系是很重要的,真正的朋友可以互相------,互相------,互相--------,能夠一起-------,一起---------------。同時,良好的-------關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還要主動與------交朋友。
4、友誼需要我們用“心”來澆灌:-----之心,------之心,--------之心,-------之心,-------之心,-------之心等等。
三、展示交流
1、我對友誼重要性的認識:----------------------------------------
2、我的交友之道:------------------------------------------
小結,板書:交友之道:a、主動打招呼;b、善交益友;
c、參與集體活動;d、用“心”澆灌友誼。
四、分組活動
(一) 各抒己見
益友應該是正直的朋友、寬容的朋友、博學的朋友。
當我們-----------------------------------------的時候,
他會------------------------------------------------------------
(二) 交往清單
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下面的問題,了解自己的交往狀況。
你現在能叫上班上多少同學的名字?--------------------------------
你交了幾個好朋友?他們是:-------------------------------------
能寫出幾位老師的名字,分別是:------------------------------------
在交往中,我的收獲有:--------------------------------------------
五、拓展、提升
你會唱哪些關于朋友的歌呢?學生自告奮勇唱,或老師起頭大家齊唱《永遠的朋友》。活動結束后暢談本節課的收獲。
[課堂小結]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我們快樂生活的前提,也是我們學習和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我們應該善交友,交益友,團結互助,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精彩。
板書設計
[鞏固練習]
(一)、單選
1、中國有句老話:“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他給我們的啟示是( )
a、有幾個哥們兒的班主就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b、只要有一些好朋友的幫助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c、個人離不開集體,團結力量大
d、別人的幫助證明了自己的懦弱
2、進入中學后,下列同學的做法正確的有( )
a、小強家庭條件不好,但總是穿比較時尚的衣服,以引起別人的關注
b、小明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好,別人都不如他
c、小紅認為自己是女生,不應該與男生交往
d、小婷熱情地為新班集體做好事
(二)、多選
1、“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朋友。”對這句話正確理解的是( )
a、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們的心理健康
b、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們的事業成功
c、 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們的自我完善
d、 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們遵紀守法
2、我們應該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這是因( )
a、它能夠激活我們積極、健康的情緒
b、它有助于同學間的融洽相處
c、它有助于增進同學間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
d、它會耽誤學習,影響成績
(三)、材料分析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單過,一生朋友你會懂……”
1、 歌詞反映的道理是什么?
2、 在新學校,新環境中,你應該怎樣去結識新朋友?
[教后反思]
要上好本課,教師應給學生做好示范,在上課之前要盡可能的了解新同學,才能在課堂上創造出融融的交往的氛圍,讓學生去掉陌生感,融入新環境。
走進中學生活 篇2
〖本單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以后簡稱《課標》)對七年級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較大調整。在七年級,刪去部分心理學概念等內容,降低了對一些概念的識記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學科體系,減輕學生負擔。而把心理品質教育、道德教育與健康人格教育結合起來,以加強學生的品格修養為重點。本單元突出提高學生觀察、感受、體驗、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發展學生交往與溝通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2.在學生發展中的地位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心理變化伴隨著生理變化,這是一個心理半獨立半封閉時期,學生從以前依賴性高的生活狀態與心理特征開始逐漸走向獨立和成熟。從目前這個時代背景來看,一些學生都不能很好地適應自身的變化、周圍環境的變化、教學以及學習方式的變化,等等,進而出現盲從或者逆反的心理,消極應對學習,學習成績的下降。因此,這一部分知識內容對于學生發展來說,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本單元的設計思路〗 本單元概括了中學生遇到的兩個主要問題:怎樣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和怎樣面對新階段的學習生活。第一個問題分解為怎樣了解和適應新的校園環境和怎樣交結新朋友這兩個小問題。第二個問題,則分解為為什么學習和怎樣學習這兩個問題。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針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以及社會現實背景而設計的。進入新的校園環境,學生充滿了新奇、緊張和激動,在新環境中也是最容易迷失的階段。因此,本章提出環境適應問題,進而轉移到學習生活上。圖示: 步入新學校 了解適應新環境的方法和重要性 第一課 適應新環境 結識新朋友 了解結交新同學的方法和途徑 學習的理由 了解學習的重要意義 第二課 開始新學習 學習風向標 了解學習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課標依據〗 1.“適應新環境”中“步入新學校”部分: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和相互幫助,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2.2.5b) 2.“適應新環境”中“結識新朋友”部分:正確認識同學之間的情感、交往與友誼。了解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能,養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2.1.5b,2.1.6c) 3.“開始新學習”中“學習的理由”部分: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義務教育法的有關內容,樹立法制觀念。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1.3.3,3.3.2) 4.“開始新學習”中“學習風向標”部分: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了解一般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1.1.5c,3.1.2)〖教學評價建議〗 1.建議采用成長記錄袋(見《課標》19頁)的評價方式。將學生活動的資料收集起來,作為學生成長記錄的一部分,也可以作為以后評價的參考依據。 2.本課可以設計較多的集體活動,建議采用項目評價(見《課標》19頁)。 3.本課學習方法一節,可以深入一些,一些內容不易為學生所理解時,可以對個別學生進行談話方式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