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1—3歲寶寶的游戲
帶兒子在街上散步時,每次看到垃圾箱或垃圾車兒子都很感興趣:“這是什么?”其實他每次都是明知故問。 則每次都和他在垃圾箱邊站一會,指著上面的字讓他讀一遍,然后問他:“垃圾箱是干什么用的?”兒子吃了餅干、雪糕或喝了飲料后, 都會提醒他把包裝盒拿著一直走到垃圾箱附近才扔進去。扔之前, 會讓他把盒上的商品名稱再念一遍,然后說:“咱們把空的‘匯源果汁’的殼子扔進去吧。”
如果兒子偶爾隨手將不用的東西扔在路上, 會撿起來拿著,走到垃圾箱旁時再交給兒子投進去。現(xiàn)在,他基本上養(yǎng)成了不亂扔廢物的好習慣。
兒子喝牛奶等保質期短的飲料時, 會問他:“過期了嗎?”然后找出寫有保質期的一行字,讓他讀一遍,之后 會告訴他已經(jīng)生產(chǎn)幾天了。現(xiàn)在,每次帶兒子到超市買食品的時候,兒子都會問 “過期了嗎?”這樣的好處是,現(xiàn)在 買的東西都不會過期!通過這種鍛煉, 相信“保質期”的概念已經(jīng)在兒子幼小的腦子里扎了根。
草坪、花園邊的告示牌,是既方便又有教育意義的閱讀材料。每次帶他路過草坪前的告示牌前, 都停下了腳步,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認識和明白“保護”這兩個字及其它們的意思了,然后 教他讀下一行“僅是多走一步”。等他學會以后, 就給他解釋是什么意思。在 撰寫本文的時候,兒子在 身旁玩積木。 用鋼筆把這幾個字寫出來讓他讀。結果他馬上很流利地讀出來了。
孩子的格調要從小培養(yǎng),從小事開始培養(yǎng)。
早期教育存在的一些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目標定得太高。在家長們的心中,都給孩子設計了美好的未來,許多家長們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要是晚認了幾天字,少學了幾個單詞是天大的失誤。更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現(xiàn)在并不出色,以后也不會有“大出息”。其實人生的起跑線不止一條,人生隨時都有不同的起跑點。
誤區(qū)之二:盼孩子是“神童”。調查發(fā)現(xiàn),希望孩子“正常發(fā)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數(shù)家長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實,超常和低智力的兒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兒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長非要給正常的孩子定一個超常的標準,那結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長。
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齡段如下
出生后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干食物的關鍵年齡,進干食物正個月后,就能伸手抓東西,過了這個關鍵年齡,嬰兒就可能拒絕咀嚼從口中吐出食物。
出生后9個月至1歲是分辨多少、大小的開始。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也是計數(shù)發(fā)展的關鍵年齡。
2歲半~3歲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規(guī)矩的關鍵年齡,應使之形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
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fā)展的關鍵年齡。
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5歲左右是掌握數(shù)學概念的關鍵年齡,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fā)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5~6歲是掌握語言詞匯能力的關鍵時期。
胎教和嬰兒的教育:
如果是胎教,建議 根據(jù)需要購買一些胎教的dvd或者書籍,最關鍵的要市場跟孩子溝通,要撫摸她,給他說話等等……
如果是嬰兒的早期教育, 給 推薦一本書,《中國兒童智力方程》,網(wǎng)上可以買到,好多育嬰專賣店也有賣的。這本書非常全面的講解了什么時候孩子應該會有什么反應,會干什么,如何幫助孩子完成對數(shù)孩子應該會干的動作或者事情等等,非常全面, 就是按照這本書的一些方法訓練孩子的,現(xiàn)在孩子剛1歲8個月,非常機靈,在1歲4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獨立吃一個蒸雞蛋羹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獨立吃飯了,而且反應非常靈活,特別聰明, 也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