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1—3歲寶寶的游戲
有關研究表明,這個階段的兒童掌握句子有如下特點:
1.句子從混沌一體到逐步分化。早期的意動句(語言和動作結合表示意愿)逐漸分化,開始用完整語言表示愿望,如寶寶會說“咱們玩玩具”并等待大人的回答,而在此之前,寶寶多說“走、玩具”,并拉著大人的手去拿玩具以補充其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
2.句子結構從松散到逐步嚴謹。兩歲多的兒童開始使用包括完整句法結構的句子仍時常漏掉主要詞類,詞序也是混亂的,如“寶寶帽子”(寶寶戴帽子)。3歲以后,兒童才會說“狗狗趴在地上睡覺”。
3.句子結構由壓縮、呆板到擴展、靈活。兒童最初的語句結構不能分出核心部分和附加部分,只能說出形式上千篇一律的、由幾個詞組成的壓縮句,稍后能加上修飾語。如寶寶從說“嗚嗚嗚”發展到“嗚嗚嗚去北京”再發展到“爸爸坐火車到北京”,表明兒童運用語言去組織和表達他們的智慧與思維。
提高語言能力的活動
1)打電話
活動內容:帶小孩開車出去時,裝著互相打電話,發出電話鈴聲,當他應答時,問他窗外看到了什么、問他目的地是哪里,如“ 在商店里干什么? 喜歡去商店嗎?”
益處:增加詞匯量,鍛煉對話能力,激發想象性游戲。
2)猜音節游戲
活動內容:一邊和小孩說他和他朋友的名字,一邊打拍子,如豆豆(兩拍)、王雪兒(三拍)。也可以試一下其他有趣的詞,教他和 一起拍手。準備好時,教他如何數拍子。
益處:告訴孩子單詞是由字組成的,增加詞匯量。
3)畫自然
活動內容:在紙上畫各種動物、花和植物,然后在戶外找和圖片上的物體配對的東西,如:在鳥的畫上,粘一片羽毛;在樹的畫上,粘一片葉子。告訴他羽毛是鳥的一部分,葉子是樹的一部分。
益處:增加詞匯量,認識整體和局部的關系,以及對自然的認識。
4)數字轉盤
活動內容:用紙板和夾子做一個數字轉盤。用紙板剪一個直徑20cm大小的圓,拿鉛筆和尺子將圓平均分成6塊。在每一塊上上粘一個用毛氈做的數字。在6個夾子上寫上同樣的數字,幫助孩子將夾子夾到有相同數字的塊上。
益處:加強配對技能,培養精細動作技能。
5)“瓜”聚會
活動內容:將許多以“瓜”結尾的事物攤在廚房桌子上,如:西瓜、南瓜、香瓜、冬瓜、哈密瓜等,與孩子一起舉行一個瓜的聚會,一邊品嘗食物,一邊談論以瓜結尾的詞。下次可以試試別的字。
益處:讓孩子知道字和聲音的聯系
6)喂養小鳥
活動內容:用牛奶盒做一個鳥巢。在鳥巢一側開一個小門,在頂上扎一個洞,系一根繩子。給小孩一杯谷物讓他倒入盒子里。向孩子建議一些可以掛鳥巢的地方。當小鳥飛來之后,和他講講鳥的大小、顏色、喜歡的食物,如果知道的話, 還可以告訴孩子小鳥的名字。
益處:增加詞匯和對自然的認識。
7)烹飪數數
活動內容:在廚房里做菜時,當 在量取或倒配料時,讓小孩幫 數數。要強調數的數,說“1、2、3杯面粉。
益處:讓孩子知道數量。
8) 自己的名片
活動內容:用舊的名片背面做配對和分類游戲。在名片背面粘上貼紙或從雜志上剪下來的圖片,包括各種形狀、動物、數字(給不同類別涂上不同顏色)。如果孩子喜歡,把這些圖片給他,讓他分類,或者將這些卡片撒向空中,落地后,每撿起一張,說出圖畫的名字。這一游戲可隨著孩子長大而增加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