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課
從以上4個教學板塊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準確地抓住了教學突破口,并緊緊圍繞突破口,采用層層推進的方式,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感悟體驗、積累運用,使整堂課的教學設計富有立體感。)
3、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學方法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完成教學目標、任務而采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它包括教師的教學活動方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活動的方式。
(1)教法是否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2)是否注意培養各種能力(質疑、探究、感悟、聽說讀寫)。
(3)是否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整體閱讀、動筆墨讀書、邊讀邊思、邊讀邊積累查閱工具書、運用資料)。
(4)是否形成信息的多向交流(生生、師生、)。
(5)是否注意創設情景激發學習積極性。
(6)是否恰當運用現代化媒體。
案例三:《聰明的小兔子》教學片斷(新教材第一冊)
師:小兔子的聰明還體現在當它聽說狐貍死了,并沒有直接進門,而是巧妙地選擇了最佳的落腳點。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段話。
(出示《聰明的小兔子》課文片段)
師:老師和大家一起配合著來讀一讀。
機靈的兔子巧妙地設計使狐貍上了當。當初狐貍曾胸有成竹地告訴狼……
生(讀):我回家去躺在床上,你去告訴小兔子,就說我死了。它肯定會走到我
跟前來看看。我就跳起來一下就能抓住它!
師:可它的如意算盤卻打錯了。小兔子并沒有像他說的那樣……
生(讀):走到它跟前來看看。
師:你看,小兔子先……
生(讀):跑到狐貍家門口,它從窗外向里看。
師:它想先看看狼說的是不是真話?墒沁@樣看也看不出真假,于是它決定試一試。小兔子故意……生(讀):跨進狐貍家門口。師:可是它卻又……生(讀):離狐貍遠遠的。師:這樣即使狐貍跳得再快也是抓不住小兔子的,果然發現有詐,……生(讀):小兔子跳起來,奔出屋子,飛快地跑了。師:聰明的小兔子設下了妙計讓狐貍原形畢露!狐貍的陰謀詭計再一次以失敗而告終。(評析:本課教學重點之一是讓學生體會小兔子的聰明。而它的聰明主要有兩點:首先,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小兔子故意自言自語地說:“這不像一只死狐貍,誰都知道,狐貍死了,總是把嘴巴張開的。”由此不難看出,小兔子是用了一個巧妙的辦法試出了狐貍是詐死的,這點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其次,文中還對小兔子試探狐貍時,選擇的地點也進行了具體的描述。由此應該看出小兔子是相當謹慎的,細心的。這點在教學中是個難點;蛟S也有一些學生能夠想到,但是要讓一年級的學生把它完全說清楚,肯定是困難的。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提取了課文的有關段落,設計了一個上下文的縱向對照配合朗讀。教師通過幾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文章的前后進行貫通,幫助學生了解了上下文之間的聯系,感受到小兔子的聰明還表現為“謹慎”,它兩次都選擇了最佳的地點(窗外、門口),使得狐貍的美夢落空。原本較難解決的一個問題,通過教師的引讀,成功地突破了,而所花的時間也不多。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重點是幫助學生感受小兔子的聰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閱讀感悟能力,教師運用引讀的方法,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練習了朗讀,又使學生在讀文過程中再一次記憶所學的生字,同時滲透“聯系上下文來思考問題”的閱讀理解的學習方法,將識字、朗讀、理解各項語文學習的任務有機結合成一個整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益。)
案例四:《生死相隨的海鷗》教學片斷(新教材第五冊)師:海鷗們聽到了伙伴的呼叫,紛紛趕來營救。當時的海島上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讓我們來看一段錄象,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赐旰螅埬阌靡痪湓捳f說畫面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播放錄象) 師:錄象看完了,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畫面給你的印象嗎?生1:我看了錄象后,覺得鳥島上的海鷗真多,多得數不清。生2、我看到鳥島上的海鷗是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生3:我想,鳥島上的海鷗大概都趕來了。師:是呀,趕來營救的海鷗真是太多了。課文第4節中有許多描寫海鷗多的詞語,請你默讀課文,圈出這些詞語。〔生默讀課文,圈劃描寫海鷗“多”的詞語!師:同學們找得真認真,F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師按學生的交流順序出示:成千上萬、成群結隊、四面八方、鋪天蓋地〕師:誰能讀好這些詞語,表現出海鷗的“多”?〔個別讀、齊讀〕師:讓我們再來看一遍錄像,再一次感受一下當時的氣氛。〔觀看錄象,師配畫外音:成千上萬只海鷗為了營救一只遇險的海鷗,成群結隊地從四面八方飛來,它們一起在空中飛旋、鳴叫、排屎,整個鳥島上一眼望去鋪天蓋地的全是海鷗,這集體營救的場面,是多么的令人震驚呀!〕師:現在,你能讀好這一節嗎?〔個別讀、齊讀〕(評析:對于“成千上萬、成群結隊、四面八方、鋪天蓋地”這四個詞語的理解,先通過觀看媒體豐富表象,領悟其形象感。接著發揮教師自身的情感傳導作用,通過邊看錄像邊聽教師的誦讀,領悟其情味感。最后,通過齊讀課文,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通過這樣的品詞品句,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當時的營救場面是多么的聲勢浩大,他們便能很自然地融入到課文所創設的情境中,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多媒體課件的適時運用,在這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預先編制的教學目標得以順利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