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課本提前學對寶寶是否有好處(幼兒園教育指導)
暑假,父母們都在為孩子的教育而感到頭疼,目前許多的家長都在暑假為孩子報了各個各樣的補習班,以穩固孩子上小學的基礎,媽媽們這樣的做法究竟可取嗎?以下就來具體的了解下吧!
這個暑假,一件事擾亂了在濟南一省直單位工作的李女士的生活。
今年9月,李女士的兒子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于是乎,和很多新生家長一樣,凡是跟兒子所上小學有關的消息都成了李女士最關心的話題。其中一條說,該小學的一年級新生中很多在幼兒園學過拼音、識字,一年級的老師更喜歡這樣的孩子。李女士的兒子上的是一家省級示范幼兒園,三年里,幼兒園按照教育部門的規定,沒有給孩子教授拼音、識字等小學課程內容。“要是大部分學生都學過,老師講課進度肯定會加快,到時孩子跟不上怎么辦?”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李女士四處找親朋好友借一年級的語文教材,她準備用開學前這段時間給兒子補一下漢語拼音。入園指導
事實上,在進入小學前學過拼音的學生并不在少數。前兩天,濟南市制錦市街小學的韓慧老師和一個朋友一起出去玩,朋友的孩子恰好也是“準一年級”新生。“她告訴我,孩子已經在輔導班里把拼音、10以內的加減法全學過一遍。”
幼兒園嚴禁用小學教材 可不教拼音,有的家長還提意見
近幾年,“教育起跑線”逐步從高中蔓延到了小學、幼兒園,一些幼兒園和社會輔導機構也打著奧數、雙語和珠心算等旗號招攬新生。為此,濟南市教育局多次出臺文件,嚴查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明確規定幼兒園不準使用小學教材,不準教拼音、漢字書寫、奧數、珠(腦)心算等內容。
濟南市槐蔭區實驗幼兒園的黃冬梅老師說,盡管有些幼兒園把拼音作為教學內容,但是他們從來不教這一塊。“有些家長因為這個還給我們提意見。拼音屬于小學教育的內容,教育部門不允許我們教,而且我們的老師在這一方面也不專業,拿不準,我們也不會教。”黃冬梅說,幼兒園階段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這是對孩子終生有益的東西。“有些知識提前教給孩子了,反而可能導致他們喪失學習興趣。總不能讓學生還沒上學就厭學吧?”在她看來,對幼兒園老師來說,與其不教,也不能把孩子教偏了,“孩子學習容易先入為主,一旦學錯了,很難糾正,不教是對孩子好。”
濟南市教育局學前教育處處長王華告訴記者,濟南市一直明確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拼音、書寫等小學教育的內容不能進入幼兒園的課程。王華說,幼兒園對大班學生進行幼小銜接教育時,更多的精力應放在孩子的心理準備和習慣養成上,而不是知識銜接。“這段時間,大班的孩子們對上小學是心存恐懼的。老師和家長要讓孩子們知道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讓他們對小學生活充滿向往,愉快地升入小學。”
小學新生有專門的時間學拼音 一個月后,提前學的也會“泯然眾人”
學生的拼音提前學了,發音卻不標準是小學語文老師經常遇到的問題。有的老師甚至提出,如果拼音學得不標準,不如不讓孩子提前學。入園須知
得知朋友的孩子學完了拼音,韓慧老師讓這位小朋友發一個“o”的音。“孩子一張嘴就不對,我給他糾正了好幾次都糾正不過來,他還是認為老師講得對。”韓慧說,學生在接觸新知識時記憶一般很深,改起來特別麻煩,尤其是發音。因此,她并不建議家長在缺少專業指導的情況下教孩子學拼音。“拼音是學語文很重要的基礎。開學后,我們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專門學拼音,然后是識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