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幼兒園家長要看哪些因素(寶寶入園擇園指導)
幼兒園咋樣
家長大都感覺還不錯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家長對孩子所上的幼兒園表示滿意。只有個別家長,對當初的選擇表示不滿。
這也說明,家長們在當初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都做足了功課。或通過實地考察,或咨詢過來人,或進行反復比較,才做出最后的選擇。他們事先對幼兒園的情況掌握得非常清楚,所以當孩子入園后,基本沒有出現期望值與現實不符的情況。
同時也可以看出,多數家長并不關心孩子在幼兒園到底能學到什么,孩子開心、家長放心是第一位的。趙女士的兩個孩子都在一家私立園,每個班6個孩子2個老師,“孩子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回來就講在幼兒園做了些什么。只是費用比較貴,但考慮到孩子這么高興,貴點就貴點吧。”
專家破誤區
并不是越貴越好
家長們費盡心思為孩子擇園,不過,部分家長也陷入了選擇的誤區,花錯了心思。“家長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以及盲目跟風、攀比,讓有些家長有了越貴就是越好的錯誤認識。”濟南市教育局學前教育處有關專家認為。而這些錯誤認識的根本原因就是這些家長并沒有認識到孩子成長的規律。幼兒指導
目前修訂的學前教育大綱中,對孩子的算數、外語等教育并沒有特別要求。相反,在這個年齡段,開發孩子對陌生世界的發現能力、觀察能力反而更重要一些。“多做做游戲,少學些所謂知識,沒有什么不好。”但現實卻相反,很多家長更容易被一些高價幼兒園的所謂“特色、實驗、雙語”的噱頭俘獲。
民辦公辦各有利弊
針對現在的“公辦熱”,王海霞指出,公辦、民辦不可一概而論。
從師資來看,民辦園的老師往往因為工作壓力,在教學等方面更會顧及到孩子的需要,不斷改進以滿足家長的要求;而公辦園的老師,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就業壓力,所以教學方面比較程式化,其實是不利于孩子健康發展的。
此外,民辦園的氛圍比較寬松,對孩子的限制較少,更有利于發展孩子的天性;而公辦園有時會因規范而相對束縛孩子。
選老師勝過選校園
擇園時,很多家長只是考慮到幼兒園校園的情況,公立、私立,收費,離家遠近,食宿條件等,而往往忽視了學校的軟件——— 教師隊伍的力量。
王海霞指出,在校園里,教師是對學生的成長起關鍵作用的因素,一所幼兒園不管硬件如何,沒有好的教師隊伍就是不合格的。所以,家長在擇園時,應更多地關注教師的情況,可從多方面考察,比如教師是否有耐心,是否可以博得孩子的喜歡等等。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 : 對于怎樣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幼兒園成了不上年輕媽媽的心病。家長可以參考上面所介紹的一些方法對于家長來說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力,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到家長幫助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