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就預示孩子笨么
有些家長發現別的孩子先這樣大的時候都會說話了,可是自己的孩子還是不能說話,這可急壞了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應該怎么辦呢,通過下面的內容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開口晚不等于孩子笨
荷花池幼兒園園長宋青告訴家長,從她接觸到的那么多孩子來看,開口的早或者晚,和他智力發展到底怎么樣,并沒有必然聯系,該園教師童佳麗則發現,班上雖然有的孩子能說會道,有的孩子說話能力較弱,但是在智力方面發育相當。幼兒教育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主任章依文教授解釋,語言肯定跟大腦的語言中樞密切相關,跟智力有一定關系,但不是一個等同的關系。衡量孩子智力更主要的是考察他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信息加工的速度等,并不是根據語言表達能力的好壞來判斷他智力好壞與否。
生理缺陷別忽略
荷花池幼兒園曾接收了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入園不久,老師馬上覺得這個孩子和別人不太一樣,不開口說話,口齒含混不清,基本上就發一些“咿咿呀呀”的音。老師也無法確定和他說話他是否聽得懂。家長起初不以為然,覺得說話晚沒有關系,但一個學期,孩子還是沒有任何進展。到醫院檢查,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孩子的雙耳聽力為零,這才是造成他不會說話的“元兇”。因此,宋青建議家長,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原因多種多樣,不要過于緊張,也不要太過粗心,如果孩子遲遲不開口,家長應帶孩子接受醫學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以免耽擱了孩子的正常成長。
章教授介紹,影響孩子開口的器質性疾病主要有三種,一種就像上述的寶寶,存在聽力障礙,不一定是全聾,但可能有部分聽力喪失;第二種是另一些疾病,導致大腦發育異常;第三種是自閉癥,語言發育異常也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幼兒教育
章教授建議家長區分語言遲緩和語言異常。一些孩子就是開口說話遲。這部分孩子在兩歲的時候,表現為語言發育遲緩,但是到了四歲左右,可以趕上正常水平。但如果孩子到了四歲還不開口,可能就屬于語言異常了,在兩歲中間開口遲的孩子,大約有百分之五十最終可以正常,另外百分之五十,可能會持續有語言方面的問題,甚至到入學后還有學習的困難。
鼓勵孩子學會表達
■ 面對孩子蹲下來,眼睛與他平視,讓他更加容易與你交流。
■ 注意語速,不要講得太復雜,讓孩子覺得無法理解,久而久之就懶得搭理大人了。語速要足夠緩慢、清楚,最好語調有起伏,能夠吸引孩子來聽。
■ 不要僅僅用機械的方式,在這一過程中,他可以模仿和學習成人的語言,還會獲得很多的社交信號。
■ 家長切忌太“勤勞”。孩子還沒有開口或者僅僅指一指, 努一努嘴,就把他想要的東西送到他面前。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心中訴求。
■ 抓住情景對孩子進行“聽力轟炸”,把關鍵詞“轟”給孩子聽。一次次的重復便于寶寶去模仿并加深記憶,會有很大的幫助。
■ 孩子初學說話可能會口齒不清,一些音發不出來,三歲以前的孩子由于認知水平不夠不宜做發音訓練。家長也不用刻意糾正,可以通過夸張正確的發音,讓孩子逐漸意識到“我的發音和大人的有些不一樣”,激發他的好奇心和興趣。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