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暑假作業答案
2)“三年以來”指的是什么時期以來?(1分)
解放戰爭時期(1分)
(3)“三十年以來”“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別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以來?(2分)
1919年,五四運動;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2分)
(4)列舉出上述三個時期的著名英雄人物?(各1個)(3分)
林則徐、孫中山、董存瑞(答案不限,符合要求即可)(3分)
(5)誦讀碑文,無數人民英雄的歷史偉績歷歷在目,我們中學生應繼承和發揚先烈怎樣的革命精神?(2分)
發揚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立志報國,努力學習,全面發展等精神(意思相近即可)(2分)
(6)假如今天讓你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續寫一段碑文,你準備如何寫?(2分)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條戰線上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答案相近可酌情給分)(2分)
2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請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時期的基本任務?(1分)
“一五計劃”時期(1分)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會議上制定的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2分)
1956年,中共八大(2分)
(3)材料三制定后,黨中央在實踐中發動了哪兩大運動?(2分)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
(4)針對材料三,談談當時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3分)
這條社會主義總路線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的愿望,但是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所以犯了一系列錯誤。(意思相近即可)(3分)
五、分析探究題(14分)
[材料一]1984年2月24日,會見美國喬治大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代表團時指出:“世界上有許多爭端,總要找個解決問題的出路。我多年來一直在想,找個什么辦法,不用戰爭手段而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這種問題。我們提出的大陸與中國臺灣統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統一后,中國臺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但是是一個統一的中國。一個中國,兩種制度。香港、澳門問題也是這樣。”
[材料二]在1997年3月26日發表聲明:“我們一貫主張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通過兩岸政治談判,解決兩岸間的政治分歧,實現中國臺灣和祖國大陸的統一。”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中“┄┄┄不用戰爭手段而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這種問題┄┄”這種問題在當時的中國是指什么問題?(1分)后來為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什么方針政策?(1分)
祖國統一問題或港澳臺回歸問題(1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1分)
(2)如果沒有我們能收回香港和澳門嗎?(1分)說說理由?(3分)
能;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答案相近可酌情給分,共4分)
(3)陳是鼓吹“積極分子”,常與國際勢力遙相呼應。請你以中國歷史研究所的名義發表一個聲明,用史實證明中國臺灣是中國的領土,指出新中國建立后對臺政策的變化,并闡述中國政府的立常(8分)評分注意事項:(共8分)
學生回答問題應從三個方面入手:史實說明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新中國成立后對臺政策變化;中國政府對臺立常
①論點正確、論據充分、語句通順流暢,得7--8分
②論點較正確、論據較充分、語句一般,得3—6分
③論點不正確、論據不充分、語句不通,得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