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數學七年級(上)教學體會與反思
師:請同學們根據方程2x+4(35-x)=94編一道應用題(小組合作)。
生:圣誕節搞聯歡,班長與生活委員去買瓜子與黃巖蜜桔共35斤,瓜子每斤2元,黃巖蜜桔每斤4元,共花了94元,問瓜子,黃巖蜜桔各幾斤?
生:旅游團有35人,去公園買票,大人每張4元,兒童減半,共花了94元問大人幾個,兒童幾個?
生:耐克專賣店,一雙涼鞋4百元,8月份下旬打對折,8月份一共賣出35雙鞋,賣了9400元,問打折的鞋子賣了幾雙?
師:誰來評價?
生:用到了 “打折銷售”,學以致用,值得學習。
生:小雞與大肥豬共35只,他們一共有94條腿,問小雞,大肥豬共幾只
師:誰來評價?
生:這個題目我覺得很有創意,只有2個數字。
師:這個題編得真的非常好,實際上還隱含了可用的條件。你知道是什么嗎?
三、反思與分析
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發現書本的題目遠沒有學生自創的有生命力,反思這個片段,反思應用題這種教學模式,有以下兩點想法。
反思一:應用題教學中“自主創設問題情境”環節帶給了我們什么?
應用題教學一直是數學教學的難點,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初一學生理性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想想每次備課,我總想方設法去尋求題目,尋求學生所喜歡的問題,想讓他們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但鮮活的題材總難尋找,我認為很好的問題學生卻不以為然,學生不愿意去分析,去探究。特別是后半節課,教學氣氛沉悶,全面參與率不高。
從本節課中,我深切體會到,讓學生自主創設問題情境,能走出上述困境。買東西,吃黃巖蜜桔;去公園玩,兒童票是半價;打對折,買耐克鞋;人和雞的腿是2只,兔、豬、狗等動物的腿是4只,這些經驗學生有,并且他們喜歡,與書本上的練習相比,學生出的題目更加生活化、趣味化。更何況這些題目是他們自己出的,他們當然感興趣,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發揮,他們就會去探索、去分析、去解決。
教學相長,學生能點燃教師的靈感,如果沒有學生這樣的問題,教學就會顯得枯燥乏味。自主創問題情境,是應用題教學中學生最易挖掘素材,可以讓學生的主動性得到真正發揮,讓課堂更加生動活潑,應用題教學不再望而生畏。
反思二:有效的合作學習應體現在怎樣的一種教學設計中?
靈感源于思維的碰撞,智慧得于合作點燃。要想真正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合作起來,避免個別學生濫竽充數,我在他們回答問題時采用隨機方式,每個學生回答問題的概率是一樣,這樣促使了每個學生認真參與組內同學合作學習。這樣,學生同伴合作、充分交流也能真正得到落實
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競爭中收獲,老師與同伴及時對各小組的發言進行恰當的評價,能調節課堂的氣氛,也是時代與學生好勝心理的要求。
有時老師不喜歡課堂討論合作,因為怕學生乘機講話,怕學生提不出問題,解決不了問題。其實我們老師沒有放手,從以上片段可以感受到學生真的很聰明,那“黃巖蜜桔,兒童票半價,打折銷售”等,是多么的富有生活氣息,學生也真正從中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