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童心的呼喚和啟示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我在教學中只喜歡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他們即使有了缺點,我也能原諒他們;而對那些課上不好好聽講、課后又調皮搗蛋的學生,則有些厭惡情緒,經常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或訓斥。有一次,在縣城遇到一位我曾經教過的綽號叫“皮大王”的學生。他緊緊地握住我的手,親切地叫我老師,并且告訴我,他在一家工廠當工人,悔恨自己過去沒有好好學習,現在正參加文化補習,要等到考試及格后才能晉升一級工資。望著他那質樸的臉,我感到內疚,苦思良久。責問自己為什么過去對這樣的學生沒有能更多地關心?當初,只把眼睛盯在學生的考分上,沒有對全體學生真正負起責任來。我意識到要做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要對全體學生負責。從此,我就把教師的愛無私地奉獻給每一個學生,既做他們的老師,又做他們的朋友。對個別“調皮”的學生,我注意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對學習差的學生,我注意動之以情,授之以法;而對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我則更嚴格地要求他們,防止驕傲自滿,鼓勵他們繼續上進。
毛×是班上個子最高、力氣最大的學生。他愛管別人,就是管不了自己。他貪玩,不愛學習,作業常常是草率完成,有時干脆不做不交。我接這個班后,從多方面關心他,給他以愛,以建立正常的師生感情。同時,對他嚴格要求,激發他的上進心,表揚他的正直、勤勞,引導他多為集體和別人著想。有時放學后發現他沒有交數學作業,我就騎車趕到他家,讓他補做作業,有困難就當面給以輔導,有錯題就及時讓他訂正。家長因此也受到感動,能抽出更多的精力來關心自己的孩子了。這孩子終于有了較大的進步。
古人說過:“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币獙θw學生負責,就決不能“授人以魚”,而應該是“教人以漁”。所以我很注意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引導他們主動地去獲取知識。估計學生能夠獨立解決的問題,我決不去包辦代替;估計學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我常設計一些變式題,引導他們在思考、討論中去觸及事物的本質;對于學生提出的各種疑問,我往往不作正面的回答,而是提出一些問題,引導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去思考,讓他們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激發出新的求知的欲望。我還經常注意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他們對一些思考題進行討論,讓他們透過一些數學現象去掌握其中的一些規律,學會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我還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寫下來,我代他們推薦給兒童報刊,讓這些文章在《小學生數學報》、《小學生學習報》等讀物上發表,進一步鼓勵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對其他同學學好數學也是一種鼓勵。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十分融洽,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主動,能力得到培養,智力得到發展。
有一段時間我被借調到北京工作。同學們給我來了很多信。他們告訴我班上開展了哪些活動,哪些學生做了什么好事,哪些學生數學成績有了進步;也有的告訴我他自己犯了什么錯誤,并向我保證要好好改過;而更多的是盼望我早日回到學校繼續給他們上課。看著這一封封的來信,我看到了教師工作的價值。我從中領悟到這樣一個道理:師生關系融洽,親密無間,教書育人的工作才能很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