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讓學生學會創新,勇于創新
創新能使學生獲得自信、快感和美感,使學生成為一個有前途的人。所以說重視對學生的創新教育,應該是貫徹愉悅性原則的靈魂。更重要的是:“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語)
創新需要創新精神、創新動機、創新習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在中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對于學生來說,不必苛求有什么重大的創造發明,只要能解放思想,打破常規,不受老師和同學的影響,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和觀點,有新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新的數學解題思路,教師都應及時肯定、鼓勵和評價,使學生獲得創新的信心和動力;學生在自我表現和自我鍛煉中,獲得自信、功利、智力快感和創新美感,培養了創新動機和創新習慣。
教師要幫助學生務實創新的基礎。首先,要務實數學基礎(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建立良好的認識結構,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講課時實施民主教學,不能“把話說絕”,給學生留下說話和思考的余地;注意引導學生克服思維定勢,培養思維品質的深刻性、靈活性和批判性等,在此基礎上以求創新。
教學設計中要給學生創新的時間和空間。如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師生提出問題后,鼓勵學生去探求、嘗試和發現,達到解決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通過啟發誘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征求學生的不同法案和思路,教給學生創新的方法;做作業時要提示和鼓勵學生創新,搞好總結、回顧和一題多解,養成學習數學時“解法不優誓不休”的精神,從而形成創新意識和習慣,培養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