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創新精神》學案
第三節 《科教興國的重托》
《培養創新精神》學案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經過感受、體驗,認識到創新特別是教育創新、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注重提高自身的創新素質。
2、 能力:注重培養和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
3、 知識:充分認識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意義;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科教興國的重要性,怎樣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
難點:怎樣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投影材料:《個性有價》他是一位天才的書法家,9歲時參加日本青少年書法展就在東京掀起一股旋風。他的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總價值1400萬日元。當時,日本最著名的書法家小田村夫曾這么預言,在日本未來的書法界,必將會升起一顆璀璨的新星。
20年過去了。一些寂寂無名的人脫穎而出,而他卻銷聲匿跡了。是誰斷送了這位天才的前程呢?在XX年九州島的櫻花節,小田村夫專門拜訪了這位小時候名震四島的天才。在看了天才書法家的作品之后,他仰天長嘆,說了這么一句話:“右軍啊!你毀了多少神童。”
右軍是誰?右軍是王羲之,1600多年前的中國大書法家。小田村夫為什么說是書法大家毀了他們的神童呢?原來這位神童臨摹王羲之的書帖成癮,經過20年的苦練,把自己的書法個性磨得一點都沒有了。現在他的字與王羲之的比較起來,幾乎能夠達到亂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東西一絲都找不到。在鑒賞家眼里,他的書法已不再是藝術而是令人厭惡的仿制品。
一個天才因模仿另一個天才而成了庸才,這不是書法世界里獨有的現象,它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行業。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大師級的人物之所以寥若晨星,絕不是因為在這些領域天生的庸才太多的緣故,而是因為有太多的天才因模仿而成了庸才。
千萬不要丟失自己的個性,因為這才是一個人惟一真正有價值的地方。縱觀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業的人,都是堅持自己的個性和特色、敢于從流俗和慣例中出列的人。
你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想?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引出:沒有個性就是沒有創新,神童也會成為庸才。
思考:什么是創新?為什么要創新?如果沒有創新會怎么樣?
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引導:創新指從事的活動和思維是新穎的、獨特的、具有突破性的。
二、預習導學(自主學習)
1、根據課本內容填空
(1).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對在 和 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國制定了 和 的發展戰略。
(2).創新是人類最珍貴的精神財富,沒有創新思維,就難以適應 的發展。走科教強國之路,既要重視 ,也要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