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學生的發泄情緒
我走上工作崗位已經近十年了,自認為是一個深受家長、學生喜愛和尊重的老師,自己也引以為榮。然而,在一節數學課上,我卻在全班學生面前受到了自從教以來第一次的“屈辱”。上課了,我把試卷發了下去,“真討厭,該死,給我得這么點分兒… …你們看什么?不認識我?”又是“啪”的一聲拍桌子,緊接著趙X X把試卷抓起來團成一團,丟進桌子里,兩臂在胸前一交*,用力往后一張,尖銳的目光直逼向我,而淚水卻已經掛在了他那不服氣的小臉上。教室里一片寧靜,學生已經把目光悄悄地移向了我,似乎在等待著什么事情發生。此時的我肺都要氣炸了,心想:是你自己沒考好,卻向我發脾氣,長這么大還沒有受過這種屈辱,更何況面前是自己的學生。我真想把他揪出來狠狠的訓斥一頓,以維護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尊嚴。我的目光再次與他的目光相對,他那“委屈、仇恨”的目光使我忽然意識到我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可取,冷靜與理智又一次提醒了我。我把目光移向大家,努力使自己的語氣增加幾分溫和:“這次練習大家完成得很好,基礎知識掌握得很牢固,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特別是趙X X n同學在基礎知識掌握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只是在計算和審題上不夠細心,我們都看到,他因為成績不理想流淚了,這說明他是一個很要強且自尊心很強的孩子。我相信經過他的努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績。你們說對嗎?”大家紛紛點頭。教師里的氣氛一下松弛下來。趙 X X 也擦干了眼淚,把卷子小心翼翼地拿出來,重新整理并認真地看了起來。
孩子們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有自己情感宣泄的空間,如果孩子連發泄自己情感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將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趙 X X 課上的表現,恰恰是因為個性過強,是發泄不滿的一種方式。如果我為此在課堂上大發雷霆,雖然維護了自身的尊嚴,但卻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扼殺了他敢于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勇氣,阻礙了他的個性發展,也使師生關系緊張起來,教育也就陷入了僵局。同時,我在孩子心目中那種慈愛、善教、樂觀的大姐姐的形象也會隨之蕩然無存了。
教師應是最富有感情的,同時又應是最有理智的,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觀念,不要再走那條高高在上、說一不二、不可侵犯的路了。要具有崇高的愛心,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給孩子們個性、情感發展的空間,并能正確引導、分析,適當的給予寬容與理解,要做到把即將發泄的情緒控制住。這種處理方法使我收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