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思品下第一單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教案
第一單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單元內容分析第一課 站在泰山頂峰1.登臨泰山以圖片展示泰山的壯美,讓學生收集泰山的相關資料。閱讀古代詩人的詩作,讓學生將對泰山美景的感受寫到空白處。2.源遠流長的泰山文化 以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分組調查了解泰山文化的相關資料,通過古代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禪、古文化遺址等研究,了解我國的文字、書法、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名人等。文化遺址等研究,了解我國的文字、書法、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名人等。設計拓展練習,讓學生收集其他名山資料,相互交流。第二課 來到黃河岸邊1. 我看到了母親河設計學生來到黃河的情境,通過一些圖片資料讓學生對黃河有總體的感知。2.母親河哺育了我以探究的形式組織教科書。提出問題,通過學生探究了解黃河在我們生產、生活中,在歷史中(插入半坡氏族生活)的重要作用。3.為了“母親”微笑提出問題,通過讓學生收集資料,讓學生知道黃河沿岸水土流現象嚴重,并由此引發一系列不良后果。召開主題班會或寫倡議書等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設計拓展練習,學生收集我國其它河流的資料,情境,通過一些圖片資料讓學生對黃河有總體的感知。第三課 尋找孔子的故里1.至圣先師 以探究的形式提出問題:為什么孔子被稱為“至圣先師”,通過學生探究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對中國文化及教育的貢獻。2.孔子的影響 在上述學習的基礎上,探究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并建立一個有關孔子的資源庫。教科書最后設計開放性的活動,讓學生收集感興趣的歷史人物資料。以簡報或手抄報的形式將大家收集的資料進行展覽交流。單元設計思路1、關注學生的生活和興趣。本單元學習內容選取了學生身邊的山水名人,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系統學習,自主構建。2、以點帶面,注重學生整體知識體系的建構。本單元從學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賢入手,引導學生在了解身邊的名山大川先賢的基礎上,開闊眼界,進一步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了解古代歷史人物為國家發展所作的貢獻,使學生全面系統的構建知識體系。3、注重有效學習方法的培養,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注重學生有效學習方法的建構,以多元化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注重專題研究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本單元教學內容注重引導學生結合主題開展專題研究,注重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單元分析:本單元有三個活動構成:站在泰山頂峰,來到黃河岸邊,尋跡孔子故里。目的在于了解我國的自然概況,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著許多名山大川和名勝古跡的國家,體驗熱愛愛國的情感知道我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文熱愛愛國的情感知道我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感受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培養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發學生對中國和世界歷史文化的探究興趣。單元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泰山的壯美景觀和文化內涵及其相關的古老文明。知道我國對世界發展做出的貢獻,知道我國是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學習做專題研究的方法,培養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了解其他名山。培養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博大精深文化藝術的情感。教學重難點:站在泰山頂峰是教學的重點。在黃河岸邊是教學難點教學時間:12課時1站在泰山頂峰4課時 2來到黃河岸邊4課時尋跡孔子故里4課時教學準備:電腦以及資料第一課站在泰山山頂峰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泰山的壯美經管和文化內涵及其相關的古老文明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學習做專題研究的方法,培養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領悟做專題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專題研究能力。教學分析:本課包括登臨泰山,源遠流長的泰山文化倆個主題活動。以登臨泰山為線索,展示泰山的壯美及其燦爛的文化。教學時間:4課時教學準備:電腦。書籍資料報紙雜志第一課登臨泰山一、 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你們的假期是怎樣度過的?學生交流(2)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義。板書 : 一山(……) 一水(……) 一圣人(……) 把學生的答案都寫出來,然后一起討論確定答案。(學生理解會有不同的解釋。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二、基本部分1、播放泰山投影旅游地圖 (1)學生分組游覽泰山?傮w認識泰山的風格。 討論:泰山到底怎么樣呢?你想說些什么?(2)投影有關景觀圖片。認識泰山自然風景的美麗。泰山景色壯麗無比,攀登泰山需要有堅強的毅力。(3)師:你了解泰山嗎?生:回答(……)在學生回答后補充小結師:你們是怎樣知道的?學生回答。(4)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教師指導學生整理資料的方法。(5)教師總結二、 欣賞泰山播放泰山的圖片或視頻圖片(教學的圖片從四個方面準備: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禪、古文化遺存)以上資料也可讓學生分組準備。生:看完后談感受。三、活動總結 源遠流長的泰山文化一、導入1、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泰山的自然風光,但人們心目中泰山為五岳之尊,大家請談談你的看法。板書 泰山 源遠流暢的文化2、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泰山源遠流暢的文化投影泰山旅游圖 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以及自己曾經的實地旅游來談談泰山的文化。3、自然分組,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把泰山主要景點進行分類.學會如何整理資料(板書設計 泰山文化調查表)1認真閱讀搜集的資料2根據研究的問題對資料進行適當取舍3按資料的不同類別進行分類4分析比較資料,找出異同,發現他們之間的聯系5歸納出問題的結論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禪泰山奇石文化遺址其他寺院樓閣亭坊塔橋梁秦泰山石刻經石峪唐摩崖石刻宗教活動 祭祀象形石頭 石敢當大汶口遺址文物繁多詩詞傳說4、學生根據自己的資料和教材提供資料填寫表格,并介紹這些代表景點、作品得出結論.更真切的了解泰山喜歡泰山敬重泰山.5、課后欣賞:泰山挑山工 雨中登泰山等文學作品。關于泰山的詩句第二課時一、 導入前幾節課我們了解了泰山的自然風光,泰山源遠流暢的文化。古今往來有許許多多的詩人和文學家寫下了贊美泰山的名句和文章,大家知道有哪些嗎?生:……二、 活動一:誦讀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學習此詩內容活動二:閱讀: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內都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青色的泰山。這座奇形異狀的高山,好像是為神靈所特意創造,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會聚在泰山了,山勢崇高,遮斷陽光,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了明暗不同的兩個天地——這邊已是明朗的早晨,而那邊還是昏黑的夜晚。遙看層積的白云在生出,自己的胸懷像經受了一次洗滌:極盡目力眺望,遠處歸鳥的影子也投入了眼簾。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這樣朝下遠望,周圍的群山都顯得矮小了。交流搜集其他有關泰山的詩詞。了解泰山的偉大。三、 運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贊美泰山(寫詩歌、手抄報、……)四、 課后延伸調查了解我們家鄉的山 祖國名山第三課時1、導入背誦望岳2、請學生介紹我們家鄉的山。學習千佛山英雄山的知識板書: 濟南名山:千佛山 英雄山華山 臘山 鵲山 3、學生通過自己的知識自己的資料來了解千佛山也和泰山一樣從風景與文化方面學習,了解我們的千佛山文化。了解我們濟南的歷史。4、開展活動:祖國名山知多少板書:祖國名山:五岳 四大佛教名山 新疆三山 喜馬拉雅山 珠穆朗瑪峰主要是介紹華山黃山峨眉山等天下名山,可以以一座座山為主介紹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讓學生認識到這個基本國情。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搜集介紹自己喜歡的山、熟悉的山。4、總結延伸。美麗的祖國!江山如此多嬌!來到黃河岸邊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了解人類自古以來就懂得擇水而居,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是養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了解黃河的源流概況,并沿著這條線索,了解流域內各地區的社會發展概況,了解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2、情感目標:學習優秀中華兒女的感人事跡和優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黃河精神,受到優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行為目標:進一步培養認識地圖的能力,提高通過識圖發展空間思維的能力;培養收集資料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了解黃河的源流概況,并沿著這條線索,了解流域內各地區的社會發展概況,了解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2、教學難點:感受中華兒女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黃河精神,受到優秀道德情操的陶冶。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1、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起源、生存、延續都離不開水的滋養。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擇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從古代的祖先到現在,我們中華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兩條著名江河的懷抱之中,這就是黃河和長江。黃河、長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們自豪地稱她們為我們民族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