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思品下第一單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教案
二、創設情境,感知探究1、 討論:“為什么人類要擇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為什么幾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都以河流為標志?” 2.課件展示黃河奔流圖,播放歌曲《黃水謠》。出示《黃水謠》的歌詞。朗讀《黃水謠》歌詞。 生生合作、師生互動,討論提出的問題。3、觀看課件,感受黃河奔流向東方的雄壯氣勢。三、小組合作,布置任務1.布置任務。師述:“看著照片,我們感受到黃河以她英雄的氣概出現在亞洲的原野,我們想知道她是怎樣從高山之巔,穿過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懷抱,更想知道自古以來,黃河母親是怎樣哺育我們中華民族的。要想探究這么多的內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確定調查了解的方向。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確認調查的范圍,做好分工,然后分頭進行準備!
2、教師出示探究、調查的方向和范圍:(1)黃河的發源地、流程情況;(2)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3)黃河凝聚的民族精神;(4)變“害河”為“利河”;(5)拯救母親河。3、在各組間巡視,幫助各小組制定出合理的計劃,以確保探究、調查任務的完成。4、小結。四、課外探究,激發情感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根據課堂上制定的計劃進行資料和圖片的收集,并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篩選和補充。第二課時一、激情導入1.播放歌曲《黃河頌》(我站在高山之巔……)。2、師述:“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來了解黃河,F在,我們先一起去了解黃河的發源地和流程!
(1)引入:“我國古代偉大詩人李白曾經有過歌頌黃河的著名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銈兠靼灼渲械暮x嗎?詩句其實是描述了黃河的流程,形象地說明了萬古奔流直向大海的黃河之水,發源于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為我們前面已經學習過,青藏高原地處我國的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出示中國地形圖,在地圖上找黃河的發源地。(3)出示黃河流域圖,指導學生在圖中找出黃河流經的9個。ㄗ灾螀^)。
二、認識黃河1、觀察中國地形圖和黃河流域圖,尋找黃河的發源地和流經的。ㄗ灾螀^)。2、朗讀歌謠并記憶。《九曲黃河天上來》。三、練習 在中國地形圖上查找黃河的源頭、流經的省(自治區)和入?。
四、成果匯報1、組織學生開展“探究黃河源頭和流程”活動的成果匯報。以小組為單位,指中國地形圖匯報黃河源頭青海段的情況。2、組員補充說明。其他小組可提問。3、小結。第三課時
一、 黃河風光導入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領略母親河的風采。師: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國文化,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榮辱復興。這節課就讓我們進一步去了解黃河,認識黃河。二、分組討論研究。師:上一節課我們對黃河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根據大家研究決定,我們這節課將分別從四個方面來進一步去認識黃河,了解黃河。(出示幻燈片)黃河文化 黃河對兩岸農業的影響 黃河的水利資源 黃河的旅游資源師:請同學先在組內進行討論,之后我們請同學來匯報你們的討論結果,資源共享。……三、匯報 師:哪個組先來匯報?(一) 黃河文化。1、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原始人居住。在180萬年以前,黃河流域就已經有人類在活動了。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2、大家熟悉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都生活在黃河流域,并把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注目的輝煌頂峰。還有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也產生于黃河流域,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全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二) 黃河對兩岸農業發展的影響。1、黃河是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要糧食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煙草等。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石油、鐵礦等,有中國著名的大港油田和勝利油田。華北平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有許多古老城市,如北京(薊)、邯鄲、開封、商丘、淮陽等。2、由于黃河流域泥沙沉積而形成了河套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渠道縱橫,農田遍布。有可耕地面積960多萬畝,現已開墾500多萬畝,盛產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糜麻、葵花、甜菜、酒花、瓜果、大白菜等作物。這里是自治區小麥的主要產區。蜜瓜、大白菜、酒花、葵花、枸杞等,是馳名全國的特產。河套平原以盛產糧食而著稱,被譽為“塞上糧倉”或“塞北江南”,是膏腴殖壤的肥美之地。 黃河流經巴彥淖爾盟340公里,年經總流量315億立方米,水利資源非常豐富。由于黃河水澆灌著河套的肥沃土壤,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他們用悠揚的爬山調唱道:“黃河北,陰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糧川,渠道交錯密如網,阡陌縱橫似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