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教案(精選2篇)
《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教案 篇1
識和感受。
2.制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話題
師:同學們,在家里是誰來照顧我們的生活,在學校呢?
其實,除了父母和老師,社會上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每天都帶給我們很多的方便,老師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歷。那是幾星期前的一個星期天,老師要趕到濟源一中去聽專家報告會,可早上起來,外邊下著瓢潑大雨,沒辦法騎車,又等不到公交車,眼看時間就要到了,我真是心急如焚。這時,一輛出租車開了過來才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我想,幸虧有這位出租車司機,我才能及時趕到,要不然,那么好的報告會我可聽不成了。我非常感謝這位出租車司機,我覺得我的生活離不開他。
二、調查交流,自主體驗
師:同學們,課前我請大家觀察自己一天的生活,調查“我們的生活需要誰” 請把調查表拿出來,先在小組里把自己的調查結果說給同學聽。
。▽W生在小組里交流)
師:誰愿意把調查結果講給大家聽?
小結:原來,一天中有這么多人都在為我們服務,生活在社會大家庭里,我們真是太幸福了。
活動一:假如沒有清潔工
師: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制造很多垃圾,那么清潔工對于我們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剛才,我聽同學們在交流時,有很多人也說到了清潔工,那么,你們平時留心過清潔工的工作嗎?
(學生回答,觀看圖片,觸及心靈)
師:我想問問大家,假如沒有清潔工,那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的呢,請大家來想象一下。(指名說,然后看圖片)
師:是啊,清潔工的工作看似平凡,我們卻一刻也離不開他們,尤其是我們濟源現在正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清潔工就更忙了,讓我們為他們的辛苦工作而鼓掌吧!
活動二:我當服務員
師:說完清潔工,老師不禁又想起了飯店的服務員(圖片展示服務員的工作)。老師有一次到鄭州聽課,一天中午到一家飯店吃飯,當時人特別多,我正要離開,服務員過來了,她特別熱情,又是找座位,又是介紹菜譜,雖然在外地,我卻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那么,你們曾經被服務員招待過嗎?(生介紹)
師:今天,咱們也來當當服務員,好嗎?誰愿意做這份光榮的工作?(生在老師引導下扮演服務員的角色,給顧客倒水、端菜。)
活動結束,請學生談感受。
小結:當我們在飯店就餐的時候,也許從沒有想過,站在我們身邊的服務員,他們默默無聞,卻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讓我們再次感謝他們。
活動三:動畫配音
師:同學們,咱們都有在家休息的時候,休息在家時你喜歡干什么?(生答,當答出看電視時,隨機引導)
師:休息時,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是件多么愜意的事呀?磥砑词故切菹⒃诩視r,也需要電視節目來豐富我們的生活。那我們喜歡看的節目就這樣直接從電視里放出來嗎?(生自由表述)
師:原來是這樣。那你們現在想不想看一段動畫片?
師:(《大耳朵圖圖》錄像片段)這是什么片子?
師:看來大家對這部動畫片非常熟悉,誰想給他們配音?
(指名上臺,稍做準備然后配音)
師:(問配音學生)自己感覺怎么樣?(同桌合作配音)
師:你們知道什么叫“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了吧?(出示配音現場圖片)這是專業演員的配音現場,他們先得作20多天準備,才能走進錄音棚。雖然在熒幕上我們看不見他們,但這些配音演員用自己惟妙惟肖的聲音給我們大家帶來了歡樂。
《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感受到社會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能夠由衷的對他們說聲“謝謝”。
2、認知目標:
。1)通過觀察、體驗,認識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從事各種服務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
。2)初步感受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相互依賴、相互服務的共生共存的關系。
3、行動目標:
能夠自己設定主題,在生活周圍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并能講述自己觀察侯的感受。
學情分析:現在的兒童,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每天都在享受著來自不同行業勞動者的服務,尤其是上學車接車送,父母對孩子更是關懷備至。每個孩子都非常的幸福。然而,他們并沒有留心觀察這些人是怎樣為他們付出勞動的,也沒有認真思考過正是這些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學生學習這課讓別人為自己提供服務感到容易,可自己為別人提供服務就感到困難,很難理解人們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服務的依存關系。
教材簡析:《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主題,教學這一課,主要讓學生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初步感受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關系。體驗為別人提供服務和別人為自己提供服務后的感受。理解勞動沒有貴賤之分,發自內心的尊重并感謝勞動人民,感受生活,學習做人。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快樂引導法,討論辨析法,分組活動法,游戲表演法。
教學手段:課前調查、體驗,互動教學 ,直觀教學,創設情景教學。
教學準備:
1、 課前讓學生留意觀察自己一天的生活,想一想自己的各項活動都涉及了哪些人的服務,并把觀察結果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記錄下來。
2、 周末學生自由結合成小組,體驗自己喜歡或熟悉的一個行業的一天生活,并排練表演。
3、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板塊一:激趣導入,承接生活
1、由《幸福拍手歌》揭開本課課堂的帷幕。
。ń處熍c孩子們載歌載舞,營造一種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
2、師生交流。
師:劉老師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課感到非常地高興,因為大家給了老師無限的支持和鼓勵。你快樂嗎?
生:快樂!
師:為什么?是誰給你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和快樂?
生:……
(引導學生聯想到身邊親近的人,如:爸爸、媽媽、朋友等,為下一個板塊做鋪墊。)
板塊二:調查反饋,聯系生活
1、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親近的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還有嗎?讓我們一起走入生活去看看吧!
。úシ耪{查錄像,將生活拉進課堂,讓學生們的認識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
2、學生觀察后聯系到自己生活中的一天接觸到的服務行業,全班交流反饋。
。ǔ醪礁兄阶约旱纳铍x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從事各行各業勞動者的服務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
3、小結: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板書課題)
。▎l學生階段小結,同時對學生的答案挑選性板書)
4、可有一個同學說他的一天不需要任何人為他服務,(出示課件:一位在看電視的同學;畫外音:我在家里看電視,我不要別人為我服務。)你同意他的說法嗎?
預設學生聯想到幕后的演員、導演等,發電廠的工人、造電視的工人等等幕后為我們服務的人。
5、教師小結:其實看似簡單的休息生活背后,有許多我們看不見的人間接的為我們默默無聞的提供著服務,豐富著我們的生活。
6、接著引出一組圖片:一件衣服的自述。
畫外音:我是一件漂亮的成衣,別看我現在這么漂亮,我最開始是一粒種子,在農民伯伯的精心照料下,我長大了,并且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接著我被送到了紡織廠,由紡織廠的阿姨將我紡成線,織成布;再由印染廠的叔叔阿姨們給我染上五彩的顏色,印上流行的圖案;之后我又來到了服裝廠,由服裝設計師和裁縫的合作,才有了今天的我。
。ㄖ仫@示有一件衣服聯想到的服務行業中勞動者的名稱。由此進一步啟發學生由自己身邊的一樣事物聯想到的更多的行業的勞動者。)
師:你由眼前的一樣事物聯想到了哪些為我們服務的人?
。ㄒ龑W生由室內的任何一樣物品聯想,如:粉筆、電棒、課桌、書本、教學樓……)
師:他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方便?
(目的在于拓展思維,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我們的生活當中需要更多的勞動者,我們的生活需要他們。)
板塊三:假如沒有…….
1、(停頓片刻)可是,孩子們,假如有一天,忽然沒有了這些人的工作,(鼠標點擊課件)我們的生活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2、和同桌一起討論討論吧。ń處煼诸^提示,哪一個小組準備哪一個主題。)
3、知道大家有很多話要說,老師專門為大家準備了畫紙,趕快把你們想到的畫下來吧!
4、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5、集體交流,展示繪畫。
。òl揮學生的長處,讓思品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發揮想象,意識到每一個行業的重要性,初步感受人們在社會生活當中相互依賴、相互服務的共生共存的關系。)
6、總結:你們回答得真好,知道得真多。我們生活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們以及他們付出的勞動。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是由各行各業構成的,每個行業的勞動都是從某個方面以某種特定方式為社會服務的,離開任何一個行業的勞動,社會的正常運轉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會使社會陷入混亂。(同時完善板書:相互依賴,相互服務)
板塊四:角色體驗,再現生活
1、課前請大家體驗了自己喜歡或熟悉的一個行業的勞動者的一天,小組討論并做一下簡單準備,稍候向大家展示你的體驗結果。
2、小組討論演練,教師詢問準備充分的小組并作指導。
3、請兩組表演,每小組表演完畢談自己體驗感受,其他學生談觀后感。
(課堂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不怕孩子們沒話可說;課堂中的體驗活動的再現,不怕孩子們不感興趣。此時,每個行業的辛苦和各個行業間相互的生存關系已在孩子們的頭腦中構建了清晰的圖像。)
版塊五:渲染氣氛,感情升華
1、師:是啊,孩子們,通過體驗,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的辛苦,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勞碌,無怨無悔。看!他們來了――
。ㄕn件: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圖片,背景音樂《感謝你》)
2、教師即興創編小詩《世界因為你……》。
(醫生圖)因為你,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ㄏ绬T)因為你,使我們的生命財產得到了保障;
。ń處焾D)因為你,使得人類文明得以傳承;
。ńM 圖)世界因為你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3、師:同學們,此時你想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說些什么?
生:謝謝!
師:讓我們一起衷心的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板書設計:略
教學點評
劉老師執教這一課準備充分,學生課前的觀察,教師課前的跟蹤調查,為這一節課順利進行做了鋪墊。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教學主題、接受本課主題教學的教育。教學中,結合學生生活體驗,開發本地區教育資源,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了我們的社會離開了哪一行都不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在為社會做貢獻,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服務。認識到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相互依賴相互服務的共生共存關系。
執教教師: 劉紅云
獲獎情況: 獲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發展中心“全國首屆新課程小學優秀課例評選 ”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