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反思7
班級中的“小團體”要正確引導小學生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會逐步發現在興趣、活動方式、態度等方面相互接近和相容的 對象,形成同伴關系,同伴之間的穩定性和有效性逐漸提高,便發展成“小團體”。班級中 的“小團體”的存在對培養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有時也會產生一些 負面影響。因此,教師要正確地對待班級中的小團體,既要支持他們的正當活動,又要做必 要的引導。
第一,教師要在任何時候都了解自己班級中的“小團體”的活動狀況、核心人物的態度以及 人員的變遷。
第二,教師要做好“小團體”的核心人物的工作。“小團體”的活動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 決于這些核心人物的態度。因此,做好他們的工作是把握“小團體”的關鍵。
第三,教師要善于在班級中創造良好的情感氣氛,使班級目標與“小團體”目標在根本利益 上是相容的,并努力使“小團體”的活動適應班級的活動。同時,教師要善于在各種活動中 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特長,并注意提高他們的活動質量。
第四,教師要冷靜地分析班級中的輿論。學生們對某個“小團體”或某個同學的態度和評論 ,對教師來說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第五,如果某個“小團體”的活動影響了成員的學習、健康或者違背了常規,教師必須及時 地提出明確要求和必要的限制,并向他們說明道理。對于少數受社會不良分子影響而出現違 法行為的“小團體”;則要采取果斷措施,切斷他們與不良分子的社會聯系,并加強法制教 育。
教師應與“小團體”學生接近,同他們交流,充分利用教師的權威和人格力量,利用班級的 力量,把各種“小團體”的活動納入健康的軌道,正確發揮“小團體”在小學生人際交往中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