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名稱:會唱歌的樂器
活動二:樂器找家 活動目標: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樂器的分類,并能說出常見的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名稱。活動形式:集體活動活動準備:故事磁帶、常見的西洋樂器實物和民族樂器實物設(shè)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在區(qū)域游戲時,常聽見幼兒說:“我哥哥會彈琴”“我爺爺會彈二胡”“我姐姐還會彈小提琴呢”幼兒在語言上搭配不當,不光是幼兒語言經(jīng)驗的缺乏,更重要是幼兒不了解樂器的分類,由此教師設(shè)計了以故事貫穿的科學活動。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嗚嗚的哭聲:“誰在哭呀?”出示鋼琴的圖片,“他為什么哭呀?”播放故事錄音。 二、提問:“故事里的鋼琴為什么哭呀?”“鋼琴應該和誰是一家呢 ?” 三、豐富幼兒有關(guān)民族樂器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 教師:“以前,我們中國沒有鋼琴,在一百多年以前鋼琴被人們從英國帶到我們國家,所以我們把它稱為西洋樂器,請你們回家問一問爸爸媽媽還有哪些樂器是西洋樂器?” 這是一節(jié)有關(guān)樂器分類的科學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充分讓幼兒討論,并給幼兒流下懸念,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共同搜集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的名稱,促進家園合作。增強幼兒學習興趣。 這種資料比較多的活動如果能利用多媒體制作成幻燈片效果會更好。
活動三:什么樂器在唱歌 活動目標:1、熟悉并能分辨常見打擊樂器的音色2、鼓勵幼兒大膽演奏常見的打擊樂器。活動形式:集體活動活動準備:磁帶 常見的的打擊樂器設(shè)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幼兒喜歡玩打擊樂,因為它演奏簡單,幼兒容易掌握,以音樂游戲的形式讓幼兒感知它們的音色,并選擇出相應的樂器,增強幼兒把樂器與聲音的對應的能力。為幼兒提供音樂,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演奏。 一、組織幼兒玩音樂游戲:““什么樂器在歌唱”。 播放游戲音樂,音樂停,幼兒閉上眼,教師演奏一種樂器,請幼兒猜什么樂器在唱歌。 二、提問“你是怎么知道是什么樂器的?”引導幼兒仔細分辨各種樂器的聲音。 三、教師提供一段音樂,幼兒自愿選擇樂器,自己演奏樂器,教師用錄音機錄下來,再播給幼兒聽。 利用音樂游戲,幫助幼兒分辨常見打擊樂的音色,幼兒容易掌握,請幼兒合作演奏打擊樂 教師錄下來再播給幼兒聽,幼兒不但有成就感而且幼兒演奏樂器的興趣,也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