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船和風箏》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熊友誼。
3、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nèi)容。
4、感受人物喜怒樂情感變化,使學生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教學難點重點:
重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感受。
難點:感受人物內(nèi)心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
教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質(zhì)疑)
1、識字寫字。
2、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拼音讀準字音。
3、利用圖畫輔助識字:觀察一、二幅圖,體會“樂壞了”“扎風箏”“抓住”“幸福”的意思,并認讀其中的生字。
4、利形聲字的規(guī)律識字。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學習“抓、莓、吵”三個聲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
5、重點分析“壞、扎、抓、幸、福”。
1、指導(dǎo)寫字:重點指導(dǎo)“幸、抓、祝、福”。
幸:上下結(jié)構(gòu),右邊是“土”不是“士”
祝福:兩個字的左邊都是“示補旁”。不是“衣補旁”。
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三、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后有什么感受。
四、教師范讀課文:聽后說說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五、板書設(shè)計。
20紙船和風箏
壞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人物內(nèi)心喜哀樂的情感變化。
教具準備。圖片、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出示詞語:學生開火車詞語。
山頂、山腳、小溪、風箏、紙船、松果、草莓、紙條、屋頂、門口、幸福、快樂、愿意、漂亮、飄蕩
復(fù)習生字讀音。(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二、朗讀感悟。根據(jù)下面問題,找到相應(yīng)段落。并朗讀中,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1、小熊第一次拿起紙船,心里可能怎么想。
2、為什么“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后來小松鼠放了一只紙船,如果是你,你會主動放這只紙船嗎?
三、舉行朗讀比賽。先小組比賽,一人讀,其他成員做評委。選出代表在班上比賽。全班同學進行評價。
(四)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并說說讀后的感受。
四、板書設(shè)計。
(1) 紙船和風箏
風箏
松鼠 小熊 和睦相處
紙船
反思: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較詳細,而有些地方寫得比較簡約含蓄,給學生們的思維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間,我充分利用這些“空白”點讓學生想象,來開拓學生的思維。在人文感悟的同時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個較好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