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說課稿
一、感想與教材分析
新時代賦予我們教育教學領域嶄新的課題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更主要的是要教給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自動、自學、自及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使他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自行學習。所以在教學時,我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發現孩子們有閃光點及時鼓勵、肯定,達到一個良性效仿的作用。
把握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讓學生在感悟、積累、運用語言的同時,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感的熏陶。《丑小鴨》這篇課文中,在寫白天鵝這一部分時,著重抓住他的樣子和內心感情進行細致的描寫,既是語文學習的好材料,又是學生體會文本內涵的主要憑借。因此,教學中,我緊扣重點詞句進行多元感悟,并在想象中體會丑小鴨的狂喜!這樣做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基本特點。
二、教材分析
《丑小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童話體裁的多副圖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只長得很丑的小鴨子,最后變成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
本文有七個小自然段,第一段寫鴨媽媽等孩子出世;二段寫丑小鴨最后一個鉆出蛋殼;三段寫沒人喜歡丑小鴨,小鴨離開家,四段寫小鴨在森林里被人欺負;五段寫小鴨看到美麗的天鵝,十分羨慕;六段寫小鴨被農夫帶回家;七段寫小鴨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本文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課文可分為兩課時學習,我要講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
根據教材編寫的和學生實際,我編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好句。
3、對比丑小鴨和白天鵝樣子的變化,體會對兩者的不同情感。
使學生感受美、享受美、用美的眼光看世界。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使學生隨著白天鵝和丑小鴨的樣子學習課文。
難點:讓學生能夠感受丑小鴨的心情,激起小學的同情心,以更好的感受愛的存在。
五、教法、學法
教法:
a、采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于其理解。
b、直觀教學法:通過powerpoint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c、以讀代講法。《大綱》指出:“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學法:
a、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采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b、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閱讀后自主探究故事脈絡和主人公心理。
六、教學媒體
powerpoint課件
七、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讀題:
1、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歡聽故事。今天,我就和你們一起去欣賞一個關于“丑小鴨”的故事。
2、板題,讀題。
過渡:請打開課文,看誰讀得又準確又通順。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語:
自由讀,指名讀。
2、(出示)無拼音的生字詞語:
同桌練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3、(出示)單個的生字:
放在心里讀,指名讀并組詞。
過渡:大家讀得真好,一下子就把繩生字寶寶記住了。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丑小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