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救媽媽教學設計
4、教學本課時,我將體會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和文本品讀結合起來。
醫生。動作:“環顧四周”、“還是搖頭”;表情:“遲疑”、“滿意的笑容”;語言:“今天多虧了這個小家伙,他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在讀中感悟醫生開始的束手無策,以及此后對愛迪生想出辦法感到滿意和夸贊的感情。爸爸。表情:“又急又氣”、“恍然大悟”;語言:“什么時候了,還胡鬧!”在讀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對小愛迪生前后態度的變化。愛迪生。動作:“一溜煙似的奔出”、“捧出”;表情:“委屈”;語言:“我沒胡鬧,我想出辦法來了。不信您瞧!”在讀中感悟小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5、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親自體驗愛迪生的辦法,比較容易解決課文的重點難點:怎么樣救媽媽。我在課前就準備了蠟燭和多面鏡子,在課堂上讓學生演示,通過演示讓學生既知道了救媽媽的方法,更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說話能力,做到了一舉三得。
當然在教學中我也有很多不足。
1、一堂課下來,覺得自己缺少激情,導致學生的情緒不夠高。比如:當媽媽疼得直打滾時,我朗讀的語氣還不夠急,做不到以真正的情激發學生應該有的情緒。作為一個老師在課堂上聲情并茂,是應有的文學素養,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會注意鍛煉,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2、自己提的問題過難,使學生不易回答,有時不能做到循循善誘。比如“愛迪生的媽媽生病了,得了闌尾炎, 闌尾炎是什么病?怎樣的表現?”學生當時很茫然。雖然我準備了課件讓學生看了,并明白了這種病是怎樣的,但如果我課前讓學生準備時,要求問問家長,學生也許不會一問三不知。
3、在上重點段落的時候,自己急了點,代替了學生的體悟。通過朗讀找出不同人物的語言,表情和動作,感悟人物的情緒和思想感情時,有著急的情況。比如讓找醫生表情的詞時,學生有些慢還沒找到,我自己就答了。有時有自問自答的毛病。
總之,自己感覺在教學中有優點也有許多不足,但本著努力,活到老學到老的原則,我相信自己的教學會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