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事》教學設計(兩篇)
教學過程:
《一件好事》教學設計(一)
一、談話導入,設疑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快樂的事,你愿意把這件事講給大家聽嗎?做了好事你的心情怎樣?有兩位德國小朋友也做了一件好事(板書:一件好事)他們做了一件什么好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標出生字。
2.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
3.請每小組的小組長朗讀一段自己喜歡的課文。
4.同位之間互教互學本課生字。
5.電腦出示本課生字、詞檢查認讀。
三、品讀感悟
1.默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并標出來。
2.小組內交流喜歡的理由,并探討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3.分組匯報:本組同學解決了什么問題,還有什么疑難問題。
4.根據學生的匯報重點解決:⑴這件事好在哪里?你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幫助人是一件好事?引導學生從10自然段“當然,一件非常好的事。別人快樂,我們也快樂。”品味出克拉拉的品質。
⑵爸爸為什么搖頭?為什么又笑了?(引導學生體會出,姐弟倆在為窮人打算時沒有兼顧家里人,他們也不懂得真正解決窮人命運的辦法不是這樣一味的送。爸爸笑了是因為他雖然少了一雙新鞋,卻看到了自己孩子有著善良的心。
5.電腦出示:“語文天地”第三題。讀句子,想一想這些句子用回答嗎?體會反問句的語氣練習說一說反問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8--15自然段。
7.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聯系實際,升華情感,體驗快樂。
1.小組內交流:什么時候感到快樂?
2.老師根據學生匯報總結:別人快樂,我們也快樂。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學生自己書空,找出筆順不會的字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2.重點指導:拿、即。
《一件好事》教學設計(二)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板書:好事。同學們你認為什么算是好事呢?你們做過好事嗎?有兩個外國小朋友和大家一樣也想做一件好事,(板書:一件)他們想做一件什么樣的好事呢?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讀一讀83頁的課文《一件好事》。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⑴借助拼音自讀課文,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時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
⑶通過讀課文,解決質疑的問題。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不認識的字,并多讀幾遍。
3.電腦出示本課詞語,檢查生字識記情況。(采用齊讀、開火車讀等形式)
4.通過讀課文你了解了哪些問題?(指名回答)
過渡:他們是怎么做好事的呢?他們為會么要做這件好事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來讀一讀課文吧!
三、細讀課文,解決問題。
1.默讀課文,找找哪幾個自然段寫他們是怎樣做這件好事的?并用筆畫出他們做好事的動詞。
2.指名匯報
相機解決這要樣幾個問題:在做好事的時候他們有什么想法?讀了他們的想法你有什么感覺?.
(過渡:那他們為什么要做這件好事?讓我們在到課文當中找找,默讀課文。)
3.學生匯報。(重點理解:別人快樂,我們也快樂。)
4.想一想:對于我們做的這件好事,爸爸、媽媽有什么看法?
⑴學生默讀課文。⑵學生匯報。⑶討論:爸爸搖頭又笑了。(相機引導學生說說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去救濟窮人?多讓學生說。)
5.小結: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獨立分析,獨立書寫。重點批導:“即”是單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