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狐假虎威教案
8.狐 假 虎 威 教 案
教學過程:
一﹑頭飾展示,設置懸念
出示狐貍和老虎的頭飾,讓學生說說它們是什么動物。
2.回憶以學課文《狐貍和烏鴉》,說說狐貍和老虎誰狡猾,誰兇惡。待學生明確狐貍狡猾、老虎兇惡之后,教師問學生,“假如一只狐貍和一只老虎在一處相遇,你說誰厲害?”老師抓住時機設置懸念:可是有這么一個故事,講狐貍和老虎碰在一起,老虎不但沒吃掉狐貍,反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喜歡的地方要帶上自己的情感,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
2. 了解初讀效果。通過認讀生字卡片和指名讀、師生評讀、集體誦讀等多種形式了解自讀效果。
三﹑表演遷移,開發潛能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體出示,師引讀:“在茂密的森林里……”
2.思考:讀了這一段你覺得老虎和狐貍誰厲害?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相機理解“竄”。
3.指導朗讀:在讀寫狐貍話時要讀出害怕和緊張,而在讀寫老虎的話時要讀出兇猛的氣勢。
(二)學習二~五自然段
1、狐貍被老虎吃了嗎?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狡猾)
2、再讀2—5小節,用筆劃出表示狐貍狡猾的詞和句子。(學生讀書,劃詞)
3、指名說(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說、狐貍說的話)
(1)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是在干什么?(想辦法對付老虎)(想鬼主意)誰能上臺來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怎樣說才是扯著嗓子說?狐貍為什么要扯著嗓子說?(為了讓老虎害怕)
(3)師領讀兩個詞語(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
4、 狐貍扯著嗓子說了幾次話?(兩次)
(1)第一次說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
①狐貍這樣問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誰來學著狐貍說一說?(指名讀,師評價)
②聽狐貍這么一問,老虎是什么反應?(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說?(媒體出示:為什么不敢?)
誰能一邊說一邊做動作?(指名表演)
③老虎一愣,說明什么?(老虎開始上當了。)
④哪兩個小朋友愿意讀狐貍和老虎的第一次對話?(指名讀) (男女生分角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