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學設計
教學步驟:
課前談話:同學們,今天由我來給你們上一節語文課,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同學們提一個要求,那就是,課堂上你們要保持安靜,不要在下面交頭接耳,搞小動作。回答問題要舉手。告訴老師,你們能做到嗎?
一、導入激趣:
師:好!上課!(老師好 、同學們好)。學習課文前,首先給同學們看兩組照片:
1、幻燈出示虎圖:看了這三張照片,請不知道它是什么動物的同學請舉手?
師:哦,看來同學們都 知道它是什么動物,請同學們一起大聲的 告訴老師,它是什么?
生:老虎
教師隨即黑板板書“老虎”
2、教師繼續出示第二副組圖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這組照片是 什么動物?知道 的請舉手!
生:狐貍
師:不錯,同學們也認識它!(隨機板書“狐貍”)誰能告訴老師,你對這兩種動物有什么看法或者印象?用 你 知道 的詞語說 一 說
3、板書:狡猾、威猛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的文章,寫的就是發生在狐貍和老虎身上的寓言故事。
4、板書:狐假虎威
齊讀課題;師質疑:讀了課題,有什么想問的嗎?隨機,學生不 問,老師就問(“假”什么意思?多義字板書)
導入: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狐貍和老虎之間到底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學習課文:
1.聽課文朗讀的錄音,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2.再聽錄音,給每個自然段加序號。
師:剛才同學們聽了老師的兩遍朗讀,一定知道課文講的是什么事?哪個同學能站起來告訴老師。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糾正字音,同時思考: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4.再讀課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學生可能會說:“狐貍的威風是假的,;老虎的威風是真的。)
5.是嗎?你再把最后一節好好的讀一讀,想一想。(生讀“狡猾的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看出來了嗎?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學生可能會猜到是“借”的意思。)
6.為什么你確定是“借”,讓學生結合故事內容談理由:(百獸根本就不怕狐貍,因為狐貍前面的是老虎,百獸是看到老虎才嚇跑的。狐貍卻騙老虎說是自己的威風嚇跑了老虎。所以“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們來看看字典中有沒有“借”的意思。(學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
8.這下我們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貍借用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查字典確定“假”的意思(板書:借。)
三、理解感悟:
1.初讀課文之后,你感受到故事中的狐貍怎樣?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文中的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狐貍的狡猾?
3.小組交流、討論、并研究怎樣讀出這些句子的語氣。
4.小組匯報、品味語言、教師點撥、研究朗讀。
(1)感悟課文第2自然段:
“骨碌碌一轉”“扯著嗓子”:表演:什么樣?狐貍這時心里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