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真美》評課稿
《夕陽真美》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形象,全文給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感。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點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地間壯麗而富有變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變化多樣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陽美景圖。因此,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夕陽的美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本課,朗讀非常重要,在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提高了學生的很多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積淀語感的能力、對文章的理解能力等等,同時,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標準非常強調(diào)朗讀的重要性。以讀為本,讀中促思的教學思路,加上生動活潑的情境創(chuàng)設(shè),就能讓學生順利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體會到朗讀的樂趣,思考的樂趣,語文的樂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緊緊圍繞“讀”來做文章。
張老師在整個教學中,按照“西斜——下沉——落山”的順序,引導學生一層層分析和體悟,讓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再借以一些形象而美麗的夕陽圖,使學生體會夕陽的美,用讀來表達夕陽的美。具體體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一、緊扣重點詞,進行朗讀訓練。
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就是要突出識字教學,張老師這節(jié)課始終能夠抓住重點詞句來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緊緊抓住關(guān)鍵詞“深藍、連綿起伏、余輝、壯麗”,來指導朗讀,對于詞語的處理不僅扎實而且十分靈活,如理解“連綿起伏”一詞時以“手勢比劃”為方法,結(jié)合“連綿起伏的群山圖”以及教師的語言描述,讓學生充分感受“連綿起伏的群山”的樣子,理解“連綿起伏”的意思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進而真真切切地體驗到夕陽下藍天的美和西山的壯麗。
二、利用空白處,進行口語訓練。
又如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時,張老師很好地利用“……”這一空白點,對學生進行了口語訓練。讓學生想象除了“黃色、紅色、紫色”,省略號里還藏了云的哪些其他顏色?并要求學生用一個描寫顏色的成語來描述一下,學生很快就想到了“五光十色”、“五彩斑斕”、“五顏六色”等詞語,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了夕陽西下時云的美。詞語的積累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wù)。此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達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和積累許多描寫顏色的詞語,激發(fā)他們積累語言的熱情,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這是其一;讓學生再次了解“省略號”的用處,感受到漢語言文字的魅力,哪怕是不起眼的標點符號也是意蘊無窮的,這是其二。
三、多元互動,促進朗讀
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張老師注重采用不同形式的讀,如:激疑促讀、個別檢查讀、教師領(lǐng)讀、看圖讀文、男女賽讀、同桌互讀、表演朗讀等,力求調(diào)動學生讀書興趣,使學生意識到自己釀的蜜最甜,力求作用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語感素養(yǎng)的形成、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正如課程標準中提出的 “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