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兩個小姑娘
亮:可以用順口溜記住筆畫: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禿寶蓋下面幾字藏。這個字最寬的地方是哪部分?(禿寶蓋)
(1)爺爺高興得像個孩子。(de)
(2)爺爺特別喜歡那兩只得過獎的信鴿。(dé)
(3)小明為集體做了許多好事,得到大家的一致贊揚。(dé)
(4)看,張叔叔放的風箏飛得多高呀!(de)
(7)北京有一條胡同叫“筆桿胡同。”(gǎn)
(8)湖邊圍著一圈綠色的欄桿。(gān)學生說一說:哪些字可以自己學習,不用老師指導?哪些字自學有困難,需要老師幫助?
“雷、雪”這兩個字學生可以自學,但一定要強調雨字頭和“雨”字的區別,特別是雨字頭的第二筆和第三筆要和“雨”對照來寫。學生抄字頭。
“堂、常、帶”這三個字學生也可以自學。但要看清它們的不同之處。“堂”和“常”只是最下面的部分有區別,要想辦法記住。“帶”和“常”有相同之處,但“帶”字的禿寶蓋下面不要多寫一個“口”。學生書空,抄字頭。
“波”這個字學生也可以自學,因為學生認識“皮”。學生抄字頭。
3.老師重點指導“養”和“綠”這兩個字的書寫。
養:前六筆與“著”的前六筆相同,重點指導后三筆的寫法。第七筆捺,起筆處不能和撇挨上。最后兩筆是豎撇和豎,像什么?(像一個人的兩條腿在做“稍息”的動作。)
學生書空,然后抄字頭。
綠:重點指導右半部分的寫法。右邊第三筆是長橫,要出頭。下面不能寫成“水”。請學生觀察豎鉤的起筆,不要和上面的豎對齊,應在左邊起筆。然后在豎鉤的左邊寫點、提。右邊寫撇、捺。最后一筆不要寫成點。
2.重點指導。
(1)觀察其他四個字,請學生說哪個字容易寫錯。注意結構變化:合體字“背”下邊的“月”不是原來的樣子,豎撇變成豎,寫得矮胖一些。
(2)師生共同議論“此”字的書寫。(用課件演示)“此”字左右結構,與“北”字區別,左半部“止”讓學生觀察占格位置。強調第三筆豎,從橫虛線起筆,第四筆提要在豎的左下方起筆。
2.做游戲,把蘋果放進籃子里。
“夜”右下是;里邊有一點。
“岸”字下半部分的“廠”,頭上不要多一點。
“麥”字下半部分不要寫成“友”。
“臉”指頭的前部,從額到下巴的部分,所以是“月”旁。右邊中間有一小橫,寫時不要丟掉。
3.上下結構的字有:“覺、岸、麥、桌、夜”。
“覺”上邊是學字頭,下邊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