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說課稿
一.說教材各位老師好,我說的是蘇教版國標第三冊的《大禹治水》這篇課文?v觀第六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寫人的文章,歌頌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質。《大禹治水》這是一個古代傳說,講的是大禹為了治理洪水為老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把這樣一個歷史故事放在二年級教材中進行教學,我想不僅僅是讓孩子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吃苦耐勞、堅持不懈、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教材中大禹治水的經過是教學的重點,文中并沒有過多的描述,僅以“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補充表現大禹的奉獻精神,對此,我抓住教材這一“空白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尋找想象訓練點,在想象感悟中走進人物世界,豐富內心感受。然而,根據二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營,如果僅靠文本內容,我想這是不夠豐富的想象,因此,課前我指導學生搜集一些大禹治水時,人們流傳的一些故事,幫助學生認識大禹,充分理解文本內容。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課件也是我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條件,它有助于渲染場景,激發學生的感情。
二.說目的
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結合本單元“感悟英雄人物的偉大”的訓練重點,我擬定了認知、智能、情感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兩個多音字,認識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寫好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獻身精神。
理解課文的第二小節,了解大禹是如何治水的。是教學的重點,在朗讀中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研究,我發現本課在寫作上很有特點。除了首尾段對比,突出重點之外,數量詞的運用對突出大禹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十分明顯。因此,本課的教學我打算抓住文中一些關鍵數量詞,借助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形象畫面,動口、動腦,展開豐富想象,利用想象來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從而得到思想上的啟迪,情感上的升華。
這一課,我分二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學習生字詞,讀通、讀好每一自然段,初步感知大禹是我國古代的英雄人物;第二課時:精讀課文,捕捉關鍵數量詞,從中感悟大禹治水的艱辛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獻身精神。下面我重點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
四.說過程
第二課時的教學,我分為四個部分。
①第一部分,從標題入手,質疑問難,激發閱讀興趣
齊讀課題,思考:大禹治理的是怎樣的一場洪水?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這里我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學生重點抓住“滔滔、淹沒、沖倒、無家可歸”等詞來體會。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隱含著文章的主旨。緊接下來板書課題《大禹治水》,介紹大禹的名字并解題,此處的“治水”治的是洪水,也就是疏通水道,消除水患的意思。
葉圣陶說過:“學語文要靠自己讀書,自己領悟”為此我創設這樣的情境。如果此時你置身其中有什么感受?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想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去體會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悟。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當學生真正領悟到了洪水給人們帶來的苦難。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升華感情,為大禹敢于下決心治理洪水作下情感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