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學畫》教學反思
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再現圖畫,圖文結合。使學生進入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中去感受,進入作者所寫的景色之中去體驗,對課文內容獲得深刻的理解,才能對不易把握的形象有較強的感受。課文的第二節描寫了大雨后荷花的美麗風姿和王冕學畫荷花的原因,語言優美。在教學描寫雨后荷花姿態的語句后,再現大雨過后,夕陽的余暉把天空染紅,美麗的云彩倒映在湖中的景象,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在呱呱地叫個不停?還看到了什么在荷花上飛來飛去?大雨后的空氣怎么樣?天空怎么樣?學生被如詩如畫的美景所打動,一個個如同身臨其境一般,紛紛舉手發言,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學生得言又得意,學生增加了語言積累,能讀善思會說,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展示,他們與王冕在感情上產生了共鳴,深切地體會到了王冕的內心活動,對于王冕看得“出神”,萌發“畫下來”的想法也就感同身受。最后再讓學生誦讀這一段,咀嚼文中的優美詞句,感受這些優美詞句所描繪的意境,在朗讀中抒發愉悅的感情。課堂學習的效果增強了。
二、注重朗讀體驗,提升能力
學生暢所欲言后,我說“一陣大雨過后,荷花更美了,有人把它記錄了下來。”然后課文第二節內容。讓學生品讀并找出具體寫荷花的句子,說說些了荷花的那些方面。學生通過朗讀不僅找到了句子,還理清了作者是通過花的數量、姿態,花苞樣子以及荷葉上的水珠三方面來介紹的。“有感情朗讀、比讀、全班讀”,看著提示 “湖里有 ,花苞上 ,荷葉上 ”已能試著背誦這部分內容了。而后再讀句子,說說“除了寫荷花,句子中還寫了些什么?” 學生們在讀中理清了思路,在讀中開展想像。“背誦課文”這一教學目標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再如學習第一、三小節時,以“王冕是怎么學畫荷花的、你覺得王冕是個怎樣的人?” 為題,要求學生在文中尋找答案。他們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進一步體會王冕學畫雖然條件非常艱苦但是他努力練習,遇到困難不灰心、不放棄,終于取得成功的不平坦的過程。體會到王冕是一個刻苦、努力,遇到困難不放棄的孩子。學生不僅全方位地積累語感經驗,內心的真實情感與課文發生共鳴,真正與文本進行了對話,也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創設和諧氛圍,激發活力
一個人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寬松的空間,才會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個體敢想、敢問、敢說,群體有“躍躍欲試”的熱烈氣氛。只有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師生雙方以對話、包容、平等的關系相處,學生就會形成一種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學生的心情舒暢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維也非常活躍、流暢了。在最初“請你欣賞”環節,用色澤鮮艷的圖片,滿池荷花盛開的影像讓學生欣賞荷花的顏色,姿態,誘導學生進入特定的藝術境界,之后又讓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說一說”荷花的美麗,“想一想”荷花池的美景,在深入閱讀時,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來讀讀句子。看著他們的表現,我始終不忘用激勵的語言去評價他,學生忘記了膽怯,有的是躍躍欲試的沖動。課堂上孩子們手舞足蹈,讀得不亦樂乎。他們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獲得知識,體驗情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成為課堂的小主人,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這個樂園里汲取知識,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