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真美說課稿
《夕陽真美》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空、云彩、西山等天地萬物富有變化的壯麗景色。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語言生動形象,讀來自然流暢。第一自然段寫爺爺奶奶帶“我”去看日落;第二自然段寫太陽西斜的壯麗景色,第三自然段寫夕陽下沉時云朵色彩的變化;第四自然段寫夕陽落山后天邊霞光的燦爛;第五自然段寫爺爺贊嘆夕陽真美。課文的插圖形象地反映了課文內容,供學生觀察,幫助他們課文。全文給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感。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教材。
憑著對教材的理解,再以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太陽下山的過程。難點是擬人句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思路時,我從概括到具體,從最后一段著手,先展示結果,再推導原因,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課堂教學有起有伏。
根據大綱的要求及本年級教材,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1、學會10個生字,理解有關國語;2、讀懂2、3、4、5段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了達到上述的教學目的,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為基礎,訓練為主線,培養能力為目標”而步步展開,再以讀促解。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因此,在這節課中,我從識字著手,隨識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課文,把識字教學與理解內容,領會感情之者副融為一體。首先,讀準字音與讀通課文相結合,根據這篇課文生字在讀音上的特點,分成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幾組,這樣,為突破字音的難點,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起到積極作用。然后,通過指名認讀、男女分讀開火車讀、分組讀、自由讀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及鞏固。接著,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利用插圖幫助理解。這樣,使音、形、義有機結合形成整體,達到會讀、會講、會寫、會用、事半功倍的目的。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第二課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夕陽真美時,通過讓學生讀讀、說說、畫畫的方式,采用鼓勵、賞識、手段讓學生在寬松、快樂的情境中去感悟夕陽的美。我始終認為教書不是教知識的本身,而是教獲得知識的方法,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的指導,重視學生思維過程的引導。所以,我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上,抓住關鍵的句子進行扎實訓練。如“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它輕輕地走向西山的背后。”這兩句都是擬人句。前句一個“漲”字,后句一個“輕輕地走向”不但形象生動,更重要的是把太陽不易提摸的色彩和變化的位置,寫得極富動感,能激發人的聯想和想象。然后通過我的描述讓學生體會夕陽的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去體會句子蘊含的情感,進一步引導學生讀好句子。在讀的訓練中,我則按照“自讀課文,感知內容;導讀課文,加深理解;仿讀課文,體會感情;賽讀課文激發興趣”的程序進行,使這九個環節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由此構成了講讀課文的宏觀整體。這節課,我還通過范讀、分組讀、重點句段反復讀、男女同學對比讀等十多種形式,使全體學生都有參與讀書的機會。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