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 3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四冊教案
教學要求:
學會本課10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借助圖畫感知古今文字的發展演變,了解偏旁與字、詞之間的聯系,認識形聲字的特點,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認真觀察圖畫, 憑借圖畫理解詞語。3
.借助圖畫感知古今文字的發展演變,了解偏旁與字、詞之間的聯系,認識形聲字的特點。
二、
教具準備:
掛圖(或幻燈片)、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3。指導看圖學“木”字旁,以及相關詞語。1.看圖,圖上有什么?(一棵樹)2.出示“ ”,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樹的樣子寫的古文字,演變到今天作為偏旁時就變成了這樣——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樹,有樹冠、樹干和樹根。學“木”字旁。4.現在凡是帶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與樹有關系。5.出示: bai yang liu yi松 柏 楊 柳 桌 椅⑴自由讀。⑵這課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柳”是邊音。⑶指名讀,齊讀。⑷看圖,理解詞語,想想松樹、柏樹與別的樹有什么怒一樣?⑸做“找朋友”的游戲,將圖片與生字卡片一一對應。三、指導看圖學“禾”字旁,以及相關詞語。1.老師還帶來了什么?出示古文字“ ”,它像什么?演變到今天成了“禾”。“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葉、莖與根。2.“禾”表示什么?(與莊稼、禾苗有關)3.教讀“禾”字旁。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學習相關詞語。 出示:yang 秧 苗 稻 谷 莊 稼⑴學生自由讀。⑵指名讀,齊讀。⑶看圖理解詞意。秧苗:農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莊稼:地里長著的農作物,多指糧食作物。稻谷:沒有去殼的稻的果實。“秧苗、稻谷”都有一個名字叫——“莊稼”,你們還知道什么是莊稼嗎?(棉花、大豆、高粱、麥子等等)⑷齊讀。四、教學字形,指導書寫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出示: 柏 楊 柳 椅 秧 說一說你會記哪個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學生描紅記字。 教師范寫。 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作業設計朗讀生字以及詞語。 比一比,再組詞。柏( ) 央( ) 楊( ) 伯( ) 秧( ) 揚( )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木:( )( ) ( ) ( )( ) 禾:( )( ) ( ) ( )(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1.學會本課5個生字,“筐”字只認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認真觀察圖畫, 憑借圖畫理解詞語。3.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學生識記生字的能力。二、
教具準備:
掛圖(或幻燈片)、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復習檢查 說一說上節課所學的兩個偏旁。 抽讀生字卡片。二、看圖學習“ ”旁,以及相關詞語。 1.看圖,圖上畫了什么?(竹葉)2.出示“ ”,古代人用“ ”來表示竹葉,古文字發展到今天演變成了“ ”旁。 3.現在凡是帶有“ ”旁的字,大多表示與竹子有關系。學習詞語。 出示: lan luo kuang 竹 籃 籮 筐 筷子⑴學生自由讀。(“籃、籮”是邊音)⑵指名讀,齊讀。⑶看圖理解詞意。籮筐:用竹子或柳條等編制成的器具,或圓或方,或方底圓口,用來盛糧食、蔬菜等。三、看圖學習“ ”旁,以及相關詞語。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出示“ ”,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狀寫出的古文字,F在,我們用“ ”來表示 ,也就是說凡是帶有“ ”旁的字,大多與草本植物有關系。3.學習詞語。 出示:cha bo luo 茶 葉 菠 蘿 蘭 花⑴學生自由讀。(“茶”是翹舌音;“籮”是邊音)⑵指名讀,齊讀。⑶看圖理解詞意。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叢生,條形,先尖端,春季開花,淡綠色,味芳香,供觀賞。花可制香料。也叫春蘭。 茶葉:經過加工的茶樹嫩葉,可以做成飲料。 菠蘿:即鳳梨,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⑷齊讀詞語。四、教學字形,指導書寫1.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2.出示: 籃 籮 蘿 茶 菠3.說一說你會記哪個字,用什么方法記的?4.學生描紅記字。5.教師范寫。6.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五、作業設計1.朗讀生字并用生字口頭說詞。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2.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 ) ( ) ( )( ) :( )( ) ( ) ( )( )3.把下面的詞語分成三類寫下來。 松樹 白菜 稻谷 柏樹 麥子 玉米 冬瓜 蘿卜 柳樹 在文中的詞語任意選一組,連起來寫兩三句話。
六、我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