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孩子(通用13篇)
誠實的孩子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培養學生學習字詞、運用字詞的能力。
2、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理清課文自然段,并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培養學生學習字詞、運用字詞的能力。
2、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本課生字新詞,培養學生學習字詞、運用字詞的能力。
2、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1、出示列寧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認識這個人嗎?你對他了解嗎?
2、讓學生結合課前找的有關資料進行簡要介紹,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交流,你們對列寧這位偉大的人物有了一些了解,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6 課,講的是他小時候的事情,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教師板書:。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找出生字: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找一找哪些字,是生字,在下面畫上橫線,并對照漢語拼音,練習讀。
2、同桌間互相讀一讀畫出的生字。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讓學生讀:誠 列 寧 姑 客 兄 妹 間 互 相 床
4、同桌同學互相讀,聽一聽誰的讀音正確。
5、師指名再讀課文,特別要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做到讀正確,讀后進行評價。
(二)、學習生字:
把生字讀一讀,讓學生說說那些字比較難記,然后教師把生字寫在黑板上。
先自己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匯報:
誠:左邊是言字旁,表意,語言說話要誠實,右邊表聲,兩字讀音相同。
列:這個字左邊容易寫錯,容易把撇寫出頭,,還容易把點寫的太長,成了捺。可以建議學生觀察,左上是一筆橫,左下是“多”的一部分。
客:上下結構,上邊一個寶蓋頭,下邊一個“各”字。
兄:上邊是一個口,學生容易寫成“日”,可引導學生想一想,一家幾口人中有一些構成兄弟。
妹:這個字是形聲字,左形右聲。學生容易把右邊寫成“朱”。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注意兩條橫的長短是有區別的。
互:這個字不容易寫好看。特別是第二筆和第三筆,可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寫一寫。
床:會意字,房屋中用木頭做成的。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現在的窗都有什么樣子的。
用生字組詞語:
誠:誠懇、誠實、心悅誠服、誠心誠意
間:房間、時間、空間、間隔
寧:安寧、寧靜、寧愿
5、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讓學生打開語文書看課后的第二題,觀察每個生字的占格情況。
2)讓學生說說誠和互的占格情況。
3)在書中練習描寫。
4)進行展示,進行表揚,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鞏固練習:
教師出示卡片讀詞語:
誠實、房間、互相、床上、兄妹、兄弟、列寧、陳列、花瓶、說謊、承認、打碎、郵遞員、姑媽、做客、捉迷藏、只有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并讀一讀:
(1)( )到( )家去( )。
(2)表( )表( )和列寧在( )里捉迷藏,他們( )追趕。
四、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自由讀,標上自然段序號。
2、指名按照自然段讀課文,訂正序號,并檢查字音。
3、同桌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六、布置作業 :
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
抄寫生字、生詞。
第 1 2 頁
誠實的孩子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培養學生學習字詞、運用字詞的能力。
2、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理清課文自然段,并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培養學生學習字詞、運用字詞的能力。
2、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
1、本課生字新詞,培養學生學習字詞、運用字詞的能力。
2、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1、出示列寧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認識這個人嗎?你對他了解嗎?
2、讓學生結合課前找的有關資料進行簡要介紹,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交流,你們對列寧這位偉大的人物有了一些了解,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6 課,講的是他小時候的事情,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教師板書:。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找出生字: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找一找哪些字,是生字,在下面畫上橫線,并對照漢語拼音,練習讀。
2、同桌間互相讀一讀畫出的生字。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讓學生讀:誠 列 寧 姑 客 兄 妹 間 互 相 床
4、同桌同學互相讀,聽一聽誰的讀音正確。
5、師指名再讀課文,特別要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做到讀正確,讀后進行評價。
(二)、學習生字:
把生字讀一讀,讓學生說說那些字比較難記,然后教師把生字寫在黑板上。
先自己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匯報:
誠:左邊是言字旁,表意,語言說話要誠實,右邊表聲,兩字讀音相同。
列:這個字左邊容易寫錯,容易把撇寫出頭,,還容易把點寫的太長,成了捺。可以建議學生觀察,左上是一筆橫,左下是“多”的一部分。
客:上下結構,上邊一個寶蓋頭,下邊一個“各”字。
兄:上邊是一個口,學生容易寫成“日”,可引導學生想一想,一家幾口人中有一些構成兄弟。
妹:這個字是形聲字,左形右聲。學生容易把右邊寫成“朱”。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注意兩條橫的長短是有區別的。
互:這個字不容易寫好看。特別是第二筆和第三筆,可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寫一寫。
床:會意字,房屋中用木頭做成的。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現在的窗都有什么樣子的。
用生字組詞語:
誠:誠懇、誠實、心悅誠服、誠心誠意
間:房間、時間、空間、間隔
寧:安寧、寧靜、寧愿
5、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讓學生打開語文書看課后的第二題,觀察每個生字的占格情況。
2)讓學生說說誠和互的占格情況。
3)在書中練習描寫。
4)進行展示,進行表揚,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鞏固練習:
教師出示卡片讀詞語:
誠實、房間、互相、床上、兄妹、兄弟、列寧、陳列、花瓶、說謊、承認、打碎、郵遞員、姑媽、做客、捉迷藏、只有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并讀一讀:
(1)( )到( )家去( )。
(2)表( )表( )和列寧在( )里捉迷藏,他們( )追趕。
四、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自由讀,標上自然段序號。
2、指名按照自然段讀課文,訂正序號,并檢查字音。
3、同桌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六、布置作業 :
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
抄寫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列寧打碎花瓶后主動認錯的故事。
2、培養學生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知道做錯了事,主動認錯,才是。
4、根據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列寧打碎花瓶后主動認錯的故事。
2、培養學生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 :
1、體會列寧打碎花瓶后以及回家后的心情。
2、能分角色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回憶舊知,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列寧嗎?請你說一說你對他的了解。
列寧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俄國人。
2、板書課題,想一想:課文講了他小時候的一件什么事?
(講述了列寧小時侯有一次去姑媽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當時沒有承認。回家后,他
在媽媽的教育下寫信給姑媽,主動承認了錯誤。)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聽一聽:字音讀的準不準,是不是做到了流利朗讀?
2、自由讀,邊讀邊想: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指名讀課文,讀后并說一說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二)、細讀課文,深入學習:
1、第一、二自然段:
1)瀏覽課文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列寧打碎花瓶?(一、二)
2)指名讀,說一說,列寧是怎樣打碎花瓶的?結合書中的插圖說也可以。
(捉迷藏時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花瓶掉下來,打碎了。)
理解什么是:不小心
3)自己讀一讀,突出他是不小心的。
4)進行展示。
2、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在課文中找一找:姑媽說了幾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兩句:是誰打碎的?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
2)聽了姑媽的話,列寧和其他表兄弟、表姐妹的表現一樣嗎?你是從哪知道的?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找,并用不同的線畫下來。
3)小組交流:
他們兩次的表現分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請你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4)全班交流:
用投影片打出描寫列寧的兩句話。
第一次姑媽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
列寧是低聲說:“不是我。”因為列寧心虛,所以不敢大聲,而且,他做錯了事,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
第二次姑媽說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只有列寧沒有笑。因為列寧知道花瓶不可能自己打碎,是他不小心碰到桌子打碎的,所以他笑不出來。
5)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第三自然段,注意觀察書中的標點符號(讓學生懂得列寧說謊以后慚愧、心神不安;列寧沒有笑時的心情:既為自己打碎花瓶而內疚自責、又為說謊而羞愧)
3、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
(列寧回家后還在為打碎花瓶的事不高興,他主動寫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
2)讀一讀第五自然段,根據姑媽的回信,說說對于這封信你是怎樣理解的:
3)根據課文內容,請你想象:
列寧在給姑媽的信中都說了什么?
4)全班交流:
(列寧承認自己打碎了花瓶,并且在姑媽詢問時沒有承認。是自己做錯了。)
(三)、再讀全文:
自由讀,做到正確、流利、有語氣。
說一說:你喜歡列寧嗎?為什么?
(喜歡他知錯就改,喜歡他能勇于承認錯誤,喜歡他誠實的好品質。)
三、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
探究活動
列寧在給姑媽的信中會寫什么?請你幫他口述一封信。
誠實的孩子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瓶、碎、承、謊、郵、遞”6個字。
2、了解故事內容,培養學生敢于承認錯誤,做誠實的孩子的好品質。
3、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并能用恰當的語氣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明白要做誠實的孩子的道理。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識記生字
一、簡介列寧
二、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記住
三、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1、齊讀生字卡片,教師注意糾正個別讀音。
寧:鼻音。聲母是“n”,不是“l”。
誠、床:讀翹舌音。
2、同桌檢查生字讀音,互相訂正。
3、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姑、妹”,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學習這兩個字的。
(姑媽和妹妹都是女的,所以是女字旁)
(2)出示“誠”字卡片,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識記這個字的。
(3)出示“互”字,你覺得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教師指導筆畫筆順:橫、撇折、橫折、橫。第二畫“撇折”從豎中線起筆,字要寫在田字格中間)
(4)出示“寧”、“客”,你認為寫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
(寶蓋頭要寫得合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5)出示“間”、“床”。
教師告訴同學,這兩個字屬于半包圍結構,“床”字的“點”要寫在豎中線上,左上要包住右下。
四、學寫生字
1、學生在課后練習第2題的田字格里練習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相檢查評議。
五、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為什么?
(下節課解答)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擴展練習
一、復習生字
二、繼續上節課的學習
1、上節課大家已讀了課文,并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思考。現在請同學們再讀書,在書上找出簽字。
(1)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是從哪里知道的?(讓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并能說出根據課文是從哪里知道的)
(2)同桌討論一下,這篇課文除了列寧寫信給姑媽承認打碎花瓶的事以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
2、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能夠說明列寧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的詞語。把它寫在小紙條上。
3、教師從紙條中篩選后板書:
低聲說 沒有笑 不說話(不高興) 寫封信 承認
4、請同學們想一想,打碎花瓶后,列寧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和語氣怎樣。自己邊讀邊體會。
5、指板書小結: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打碎花瓶后心中很不安,姑媽問起時沒有承認(低聲說),當姑媽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時候,別的孩子都笑起來,列寧(沒有笑),列寧回家后,心里很難受(不說話),后來給姑媽(寫封信)(承認)了錯誤。
三、進一步理解
1、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插圖表現的是哪一個自然段的內容,你能看出圖上誰是列寧嗎?
2、教師檢查。
3、小組討論:花瓶自己會打碎嗎?姑媽為什么要這樣說?
4、小組推選代表介紹討論的意見。
四、指導朗讀
1、教師引導:列寧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難受。姑媽知道列寧一向不愛說謊,出于愛護,才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表情和語氣來讀列寧和姑媽的話。
2、自己試著讀一讀第3自然段,然后同桌再互相分角色讀一讀。
3、教師扮姑媽,學生自愿扮列寧,全班同學扮表兄弟表姐妹,讀課后練習第4題的句子。
五、學生自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1、想一想,列寧給姑媽的信會怎么寫?請你把列寧給姑媽寫信的內容寫下來,等會兒念給同桌聽一聽。
2、指名讀給同學聽。
3、聽了x x同學讀的信后,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
4、齊讀姑媽的回信。
六、聯系學生生活進行拓展
1、教師用紅粉筆板書: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2、引導: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有時候做錯了事,當時沒有勇氣承認。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誰愿意把這些小秘密告訴老師和同學?
(每當同學講完自己的故事時,全班同學用掌聲鼓勵他)
3、小結:我們大家都喜歡誠實的孩子。做錯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就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誠實的孩子 篇4
教學要求
1、讀懂每一個自然段,理解內容;學習列寧做了錯事主動認錯的好品質。
2、理解詞和句;掌握生字和相關詞語,能用“互相”“注意”口頭造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按照提示的順序復述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掌握生字新詞。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齊讀后問:“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問。要想回答剛才的問題我們只有認真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要求:
1、盡力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給每個自然段標出序號。
3、思考:課文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效果。
1、出示生字詞(生字加拼音)指名讀,強調“寧”“歲”的讀音。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幫助正音。
四、教師范讀課文,注意自然段之間的停頓;注意長句子的讀法。
五、再讀課文。要求:
1 、努力把句子讀流暢,爭取把整篇課文讀流利。
2、思考:每個自然段說的是什么?同桌可討論解決。
(出示書后練習3的提綱,討論與自然段對應起來)
六、分段細讀課文。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說的是列寧小時侯做錯事后來又主動認錯的事。要想清楚的知道這件事,我們可以仔細讀課文。
1、自讀第一自然段,讀后你知道了什么?(哪幾個人出場了?)列寧去姑媽家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可是一件意外的事發生了。
2、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花瓶是怎么打碎的?(提醒:注意“不小心”)
3、討論:花瓶是怎么打碎的?結合 朗讀句子回答。(板書“不小心”)
4、練讀第二自然段,指導:第一句突出高興;第二句注意在房間里;第三句讀時 要突出“不小心”,讀的輕一點、打碎了可以讀慢一些,讀出惋惜的語氣。
花瓶碎了有人承認嗎?有人看見嗎?下節課我們再繼續讀后面的課文。
七 、小結。
八、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出示詞語:(課后練習2的所有詞語)指名讀,齊讀。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二自然段,知道在姑媽家列寧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當時有人看到嗎?今天我們繼續讀下面的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閱讀第三自然段。
1、花瓶打碎了,孩子們發現了嗎?他們還在你追我趕,姑媽進來了出現了怎樣的場面?練習分角色朗讀。(四人小組)
2、指名分角色朗讀。首先討論:A、姑媽的話應該怎么讀?B、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寧說的都是“不是我”三個字,語氣一 樣嗎?(提醒:他們的心理不一樣,標點符號也不一樣。)讀第一句話的重音應該在哪個詞?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體會語氣是否正確。
3、評議。結合理解“注意”“互相”在句子中的意思。
4、通過剛才的閱讀你感覺 列寧是個愛說謊的孩子嗎?注意“也低聲”“都笑 只有列寧沒有笑 ”看書上的插圖觀察個人的表情。
5、列寧確實不是一個愛說謊的孩子,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場面表演出來,(一個同學做列寧,一個演姑媽,兩個男的兩個女 的演表兄弟表姐妹)評議。
三、閱讀第四自然段。
1、自讀第四自然段,讀后談想法,
2、列寧給姑媽寫信了嗎?寫了什么?讀姑媽的信,理解意思。
四、總結全文。
讀課題,結合課文再一次理解“誠實”的含義。列寧做錯了什么 事?(1、打碎花瓶 ;2、當時沒有 承認。)
五、識記生字。
出示書后的生字。
1、邊讀邊記 ,特別注意:”歲 表 房 互“這幾個字形。”互“字的筆順。
2、指導書寫”表、互 、歲、房“在田字格 中的位置。
3、學生練習。
六、作業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默寫生字。
2、朗讀課文。
二、練習復述課文。
1、出示作業 3的提綱,每小組說一部分,先說完的可以多說。
2、各小組派代表說。評比那一組最好。、
3、練習說全文。重點說花瓶怎么打碎的,列寧怎樣認錯的。
三、完成作業 2的聽寫和造句練習。
1、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2、聽寫。
3、理解互相、注意 在課文中的意思,練習造句
四、作業 。
1、用”互相、注意“造句。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并說說你對列寧的看法、
板書設計 :
3、誠實的孩子
做客
捉迷藏 打碎花瓶(不小心)
寫信認錯 不說話
姑媽回信 認錯 誠實
誠實的孩子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角色表演來理解故事情節,培養誠實的美德。
2、知道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只要能勇敢地承認錯誤,仍然是個好孩子。
活動準備:
桌子、花瓶、信紙、筆等,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25.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故事情節。
1、老師這里有一本書,里面講的是什么內容呢?
2、請幼兒講一講所看到的故事內容。
二、老師講故事,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
1、出示掛圖,老師逐圖講述故事內容。并提問:故事里的孩子叫什么名字?他們在誰家里?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在玩游戲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列寧是怎么做的?他后來又是怎么改正的?
三、請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體驗故事情境。
1、老師在這里布置好了“列寧姑媽家”的場景,誰愿意來扮演列寧和他的小伙伴呢?
2、老師做旁白,并指導幼兒適當地做動作。
四、請幼兒仔細體會列寧當時的心情。
1、剛才有許多小朋友扮演了列寧,當列寧說:“不是我”的時候,他有什么感覺呢?
2、幼兒回答。老師小結:列寧回答的聲音很輕,因為他感到很內疚。
3、當列寧寫信向姑媽承認錯誤之后,他又有什么感覺呢?(列寧承認錯誤之后,他得到了姑媽的原諒,覺得心里舒服多了。)
五、結合幼兒生活,讓幼兒談談自己的經歷,引導幼兒在做錯了事情的時候要勇于承認。
1、你們以前也說過謊嗎?當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后來又是怎么做的?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經歷的真實的想法。
2、誰能告訴我,小朋友能不能說謊話呢?小朋友,你們想做一個誠實的小孩子還是一個說謊的小孩子呢?為什么?引導幼兒與同伴進行討論。
3、小結:其實每個人都有過犯錯誤的時候,只要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努力改正,就還是個好孩子。不過我們不要故意去做錯事情哦!
誠實的孩子 篇6
語文考試的閱讀題部分文章通常很長并且難度大,那么掌握一些閱讀題的答題技巧就很有必要了。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誠實的孩子閱讀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誠實的孩子》閱讀原文俄國作家屠格涅(niè)夫小時候,特別喜歡讀克雷洛夫和得米特里耶(yē)夫的寓言故事。
一天,得米特里耶夫來屠格涅夫家做客。屠格涅夫的媽媽為了在客人面前顯示一下自己兒子的才能,就對兒子說:“快朗誦一首先生的寓言給先生聽。”
屠格涅夫朗讀的寓言故事很優美,很動聽。客人和母親都很高興。這時,得米特里耶夫親切地問:“我的寓言故事你喜歡嗎?” 屠格涅夫認真地回答:“喜歡。但是我更喜歡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寫的比你寫的要好!”
得米特里耶夫聽了一點也沒有生氣,心里倒特別佩服這個誠實大膽的孩子。可是,屠格涅夫卻把母親給氣壞了。她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
客人剛一走,屠格涅夫的媽媽就氣呼呼地說:“你這個十足的小笨蛋,怎么在剛才那位大作家面前不說他好,而說別人好呢?”
屠格涅夫一點也不害怕,他大聲說:“克雷洛夫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說,你難道叫我做一個說謊的孩子嗎?我才不呢,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媽媽,這不對嗎?”
屠格涅夫的母親被自己的兒子問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口頓時明白了口高興地說口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呀口
《誠實的孩子》閱讀題目1.在最后一段的“口”里加上標點符號。
2.短文畫“ ”的句子用了兩種修辭方法,它們分別是 和 。
3.屠格涅夫的媽媽生氣的原因是: ,可后來又高興了,是因為:。
《誠實的孩子》閱讀答案1.,,:“!”
2.反問 設問
3.屠格涅夫當著得米特里耶夫嗎面說克雷諾夫的寓言好 屠格涅夫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誠實的孩子 篇7
……孩子原本都是“真人”,后來,經過學校、社會的“千教萬教”,都把他們教成了“假人”,然后,老師又教他們在課堂上“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多么荒唐啊!……
學校:A小學
課題:語文課,《誠實的孩子》
講課教師:B老師
教學過程:
師:這節課繼續學習《誠實的孩子》。上節課,大家認熟了生字熟讀了課文。現在,請同學們回答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那個誠實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生:(高聲)列—寧—
師:為什么說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呢?
生:(高聲)列寧打碎了花瓶先不承認,后來自己承認了。
師:誠實的孩子好不好?
生:(高聲)好—
師:同學們做不做誠實的形子?
生:(高聲)做—
師:不誠實的孩子好不好呢?
生:(高聲)不—好—
師:同學們做不做不誠實的孩子呢?
生:(高聲)不—做—
師:對。同學們要做誠實的孩子,不做不誠實的孩子。那么,同學們以前做過不誠實的事嗎?
生:(沉默)……
師:以前做了不誠實的事不要緊的,以后不做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以前做了不誠實的事,現在又二說,那就是不誠實了。同學們剛二不是說,要做誠實的孩子嗎?
甲生:(低聲)我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上學期期末考試,我語二考了90分,數學考了92分,回頭偷看王瑩的……
師:為什么偷看呢?
甲生:(不語)……
師:說出來不要緊,當時怎么想的,現在就怎么說,只要如實地說,就是誠實的孩子。
甲生:(低聲)考試前,你在班上說,為了我們班能奪紅旗,每個人都要考高分,遇到不會做的題,可以向成績好的同學看。考試時,你還把王瑩調來和我同桌。遇到不會做的題,我就……
師:(沉默)……
乙生:(低聲)我也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這學期,我交了學雜費180元。前天,檢查組的叔叔問我交了多少,我說只交150元。因為來檢查之前,你在班上說過,只能說交150元;誰說交了180元就要打嘴巴,我怕打,就……
師:(不語)……
丙生:(低聲)我也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
丁生:(低聲)我也做過一次不誠實的事……
(下課鈴響)
[資料來源:胡隆佳《聽課實錄》,原載《雜文報》。]
《聽課實錄》一文,乍一讀,平淡無味,越往下讀,越覺無味,然而,當你感到無味得實在忍無可忍時,卻似晴天里猛然響了一聲霹靂,讓人一驚;又似平靜的大海上驟然掀起巨浪,令人霎時來了興致,原來,學生們“以前做過的不誠實的事”全都是這位正在教他們做誠實孩子的老師教的。出乎讀者意料,更出乎老師意料。而當你希望看到更多的出乎意料時,下課鈴響了,課嘎然而止。你感到意猶未盡,回味無窮。你不禁驚嘆于作者的幽默與深刻了。
幽默,一眼就能看出來;深刻,則需仔細領悟。
甲生、乙生的回答令人震驚,讀者不會想到,老師更不會想到。學生的聲音雖然很低,卻似千鈞重錘敲在了老師心上,敲在了讀者心上,孩子們是在檢討自己,更是在檢討老師。為人師者都信奉這樣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孩子們的回答卻使我感到,孩子原本都是“真人”,后來,經過學校、社會的“千教萬教”,都把他們教成了“假人”,然后,老師又教他們在課堂上“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多么荒唐啊!
這位老師為什么要教孩子做不誠實的事呢?是被校長逼的氣是被檢查團逼的?很有可能,卻也不一定,依我看,無非是為“名利’,二字。“為了我們班能拿紅旗”,這是為名;多收30元錢,這是為利,為了名利,也就什么也不顧了。難道作者只是在說這位老師嗎?我看不是,君不見,社會上那些做官的做長的,處處要求別人要做誠實的人,而自己誠實的有幾人?君不見,那些做買的做賣的,種田的做工的,上網的開吧的,等等等等,面對名利二字,誠實的有幾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在說謊。作者只是把社會這個大課堂的實錄,搬到了學校這個小課堂上,角色換換罷了。小課堂、大社會、以小見大、針貶時弊,這正是作品的深刻之處。
小課堂的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做了回誠實的孩子,老師能否在孩子的啟發下做回誠實的大人呢?大社會的蕓蕓眾生能否在要求別人誠實的同時,自己也能做到誠實呢?
讓孩子誠實易,讓大人誠實難啊!
誠實的孩子 篇8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了解說謊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后果。應該做個誠實的人。
教育幼兒愛日常生活中不說謊。
活動準備錄像帶:木偶片“狼來了”有關圖片三幅。
活動過程欣賞故事,幫助幼兒了解說謊的危害。
討論題;大人為什么不相信小孩子?(解釋說謊的含義)小孩子說謊后發生了什么事?
如果小孩子不說謊會怎么樣?
通過觀察和討論圖片,讓幼兒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說謊。
介紹圖片:紅紅將姐姐的畫帶給老師看,說是她畫的,希望得到落實的夸獎。
討論題:紅紅對嗎?為什么?這樣做了以后會怎樣呢?她應該怎么做?
介紹圖片:東東將圖書撕破了,媽媽問他時,他說;“不是我撕得。”
討論題:
東東對嗎?如果你是東東,應該怎么做?
介紹圖片:幼兒園發了新玩具汽車,小云很喜歡,將它悄悄地帶回了家,對奶奶說:“這是老師送給我的。”
討論題小云做得對嗎?為什么?他應該怎么做?
與幼兒共同小結:大家都一個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誠實的孩子 篇9
做個誠實的孩子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了解說謊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后果。應該做個誠實的人。
教育幼兒愛日常生活中不說謊。
活動準備錄像帶:木偶片“狼來了”有關圖片三幅。
活動過程欣賞故事,幫助幼兒了解說謊的危害。
討論題;大人為什么不相信小孩子?(解釋說謊的含義)小孩子說謊后發生了什么事?
如果小孩子不說謊會怎么樣?
通過觀察和討論圖片,讓幼兒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說謊。
介紹圖片:紅紅將姐姐的畫帶給老師看,說是她畫的,希望得到落實的夸獎。
討論題:紅紅對嗎?為什么?這樣做了以后會怎樣呢?她應該怎么做?
介紹圖片:東東將圖書撕破了,媽媽問他時,他說;“不是我撕得。”
討論題:
東東對嗎?如果你是東東,應該怎么做?
介紹圖片:幼兒園發了新玩具汽車,小云很喜歡,將它悄悄地帶回了家,對奶奶說:“這是老師送給我的。”
討論題小云做得對嗎?為什么?他應該怎么做?
與幼兒共同小結:大家都一個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誠實的孩子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最近,班上有少數的幼兒喜歡去找他人拿東西玩,也忘記還了。為了教育他們做個誠實的孩子來設計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為人誠實,不占小便宜的良好品質。
2.使幼兒學會關心同伴,幫助同伴。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幼兒懂得誠實的重要性,使幼兒做個誠實的孩子。
難點:教育幼兒愿意做個誠實的孩子。
活動準備
故事《面包沒了》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使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了解:1.明明的面包哪兒去了?2.明明沒了面包哪兒去了?3.強強多吃了面包,這樣做對嗎?為什么?4.后來強強主動承認了錯誤,是怎樣的孩子?
二.通過故事教育幼兒做個誠實的孩子。
1.讓幼兒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現在自選商場非常多,你們到自選商場購物時,看到好多好玩的東西,不付錢能不能拿走?
2.讓幼兒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如果拿了,要主動向別人承認錯誤。
三.聯系實際。
1.請幼兒講一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誠實小故事。
2.說一說。
在家里,動畫片太好看了,忘記做作業,第二天老師開始檢查作業了,該怎么辦?
在幼兒園里和同學打架了,老師讓你叫家長,該怎么辦?
四.教師小結。
做事要誠實,說話也要誠實,不能說謊,不能欺騙人,哪怕受到懲罰也要講真話。
在教學中,我注重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反映情況,適時地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只要是孩子樂于接受的就好。在活動中,我注重加強孩子間的互動,保證他們每人全過程的有效參與。通過提問,提醒孩子集中精神傾聽,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誠實得品德,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幼兒非常單純,教師的教育引導顯得很重要,所以我對幼兒主要從“夸”字入手,贊美身邊誠實的孩子。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安排,已經在改掉占小便宜的習慣,同學之間也互相關心,幫助。
本次活動雖然有些效果,但孩子的愛美之心人人都有,喜歡別人的東西,手就不由自主的去拿。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將設計一動畫課件;設計一個游戲讓幼兒參加,使他們在游戲中體驗。現在小學也在以合作,自主,探究
這一模式,我們幼兒園也可以用這種模式呀,他們自己總結的結果,我再把對的篩選出來引導他們。我相信,像這樣的活動,一定會很成功的。
誠實的孩子 篇11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互相、注意”口頭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會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花瓶打碎后,列寧的言談舉止。難點:姑媽與孩子們的對話及各人的表情。
教學思路: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正確流利地讀,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逐段理解課文內容。先按照課后1題的四個問題,找出相對應的段落,讀前提示思考題,然后邊讀講邊理解詞語、句子和段落,講讀中結合插圖的觀察,幫助理解內容,指導朗讀有關句段。理解句子要先引導學生說出句子的意思,再說說是從書上哪些內容知道的這些意思,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書上的語言。
3.小結:總結出這篇課文通過一件什么事,表現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的。
4.按順序講故事。
5.分析記憶生字字形。完成課后練習題。
教學用具:
本課生字卡。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簡介列寧生平。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誠實的孩子》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這篇課文,寫的是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的事。列寧(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全名是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列寧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他領導俄國革命,于1917年推翻了反動的沙皇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世界人民都敬愛他。
二、讀課文。
第一遍,自由讀,要求遇到生字,迅速掃讀拼音,達到讀音正確,然后連起來再讀全句,達到不破詞,把句子讀流利。
第二遍,指名讀,檢查自讀效果。
第三遍,教師范讀。
第四遍,自由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讀前提示思考題:1.誠實的孩子指的是誰?2.為什么說他是個誠實的孩子?讀后回答。(略)
第二課時
一、按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二、逐段理解課文內容。
1.參照課后第1題的四個問題,找出相對應的段落,讀前提示思考題。
2.讀講課文。抓住句子之間的聯系,了解課文敘述了什么。
讀第二自然段提出:“姑媽家的花瓶是誰打碎的?”逐句理解三句話:(1)孩子們很高興,在一塊兒玩;(2)他們在房間里捉迷藏;(3)理解重點句,“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來,打碎了。”
①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花瓶是怎樣打碎的)②“不小心”三個字說明了什么?(列寧打碎花瓶不是故意的)
讀前兩句,要理解“表兄弟、表姐妹、捉迷藏、一道”等詞語。
逐句理解后說出自然段意思。這三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孩子們在房間里捉迷藏時,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晃動,使花瓶掉在地上打碎了。說明列寧不是故意打碎花瓶的)
3.讀講第3自然段。
(1)表兄弟、表姐妹知道不知道花瓶是列寧打碎的?你是從哪里看出的?(通過“正玩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在互相追趕”等詞語)
(2)姑媽問花瓶是誰打碎的,列寧為什么低聲說“不是我”?(因為列寧知道自己是在說謊話,所以不敢大聲回答姑媽的問話。通過“低聲說”也可以看出列寧不是愛說謊話的孩子)
比較兩個“不是我”后面的標點的不同,想象列寧當時的心情。思考兩個“不是我”的讀法。前一句要讀得堅決干脆,理直氣壯,后一句要讀得心虛,聲音很低。
(3)聽了姑媽的話,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列寧為什么沒有笑?
指導觀察圖,觀察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寧不同的神態,想想姑媽為什么這樣說?體會各人不同的心情。重點體會列寧當時的心情。使學生理解列寧正在為自己說了謊話而羞愧,心里很不自在,所以他沒有笑。說明列寧認識到自己做了錯事,是個誠實的孩子。
指導“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了。’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這兩句的朗讀。
4.學習第4自然段,重點理解“躺在床上不說話”,“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等詞語,使學生懂得列寧已經認識到自己說謊是不對的,要改正錯誤。
5.學習第5自然段,提示:列寧給姑媽寫信主要說些什么?你是從哪些句子知道的。(通過“你做錯了事……是個誠實的孩子”說明列寧給姑媽寫信主要是向姑媽承認花瓶是他自己打碎的。姑媽說列寧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這里的“事”不單指打碎花瓶的事,主要是指列寧說了謊話這件事)
指導朗讀姑媽信上說的話,要用贊成肯定的語調來讀。
三、小結。
讓學生總結出:這篇課文是通過一件什么事,表現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的?還可以啟發學生談談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表揚班級那些有此種精神的同學。
第三課時
一、指導學生按順序講故事。
提示講故事順序:1.列寧小時候到姑媽家做客。2.列寧不小心打碎了花瓶,當時沒有承認。3.列寧回到家里給姑媽寫信認錯。4.姑媽回信說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
二、分析記憶字形。要讓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知識,如按字的結構分類分析,用謎語、兒歌等方法記憶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讀字、組詞。
2.逐字分析、記憶。
3.重點指導寫如下幾個字:
三、獨立完成課后第2、4題練習。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誠實的孩子 篇12
主題二 誠實的孩子人人夸(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講述自己誠實的故事,體驗與教師、同伴真誠溝通的快樂。
2、自覺遵守誠實的行為要求,愿意做誠實的孩子。
3、學會用誠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準備:
師:制做“誠實之星”,誠實孩子的故事
生:回憶自己或身邊人的誠實故事,準備小禮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表演導入
學生表演《狼來了》
誠實是一種好品質,人人都喜歡誠實的孩子,所以,我們從小要說實話,千萬不能撒謊騙人。
二、夸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是誠實的,我們大家都來夸夸自己的誠實。
三、夸別人
1、剛才我們夸的是自己,其實我們周圍有好多同學也是非常誠實的,你們看:
同學表演 :一個是考試考不好,承認錯誤。
一個作業 沒做,承認錯誤。。
2、 “講實話,人人夸”,請你夸夸身邊誠實的人。被夸到的同學獎勵一個“誠實之星”
3、剛才我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大家誠實的故事,那么你們有沒有過不誠實的時候呢?(指名說)
師:你們認為他誠實嗎?
生:不誠實。
師:我說他誠實。他通過今天的學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敢于在老師和同學面前講出來,就是誠實的表現,那你以后準備怎么做呢?(學生說)咱們獎勵給他“誠實之星”
好嗎?(可叫兩個)
隨機采訪:你有過想逃避嗎?后來為什么選擇承認?
你承認了錯誤,老師家長是怎樣做的?
你聽了這個同學的誠實故事,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四、議一議(使學生懂得做誠實的人,說實話,才有利于自己的進步。)
過渡導語 :我們知道不能說謊話,要說實話,但說說容易做做難,如果遇到下面這些情況又該怎樣做呢?
遇到下面情況,應該怎樣做?
(1)自己貪玩,上課遲到了。
(2)別人有好玩的玩具,我偷偷的拿走了。
(3)考試我有一題不會做,偷看同桌得了100分。
1.同桌互相說說:
2.小結 :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說謊,誠實的人是會得到大家的原諒的。
四 、拓展延伸
1、 小學生守則第八條說:誠實守信,你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嗎?(做人不僅誠實還要守信)
2、 出示兒歌《誠實和我們在一起》
當我一個人的時候,
誠實----它總是和我在一起!
我拾到鉛筆、橡皮和一些有趣的東西,
誠實告訴我:快,交給老師去!
考卷上的滿分多神氣,老師少批了一道題。
誠實督促我告訴老師,寧可只有97。
電視太好看,忘了做作業 ,
誠實告訴我,向老師承認錯誤。
弄壞別人的東西,我低著頭,
誠實提醒我拿錢賠別人。
誠實它總是和我在一起。
五、總結
只有實話實說,才能改正錯誤;只有實話實說,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使自己進步得更快;只有實話實說,才能使自己健康成長,做個誠實的人。
誠實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的好品質,讓我們都來做誠實的好孩子。
誠實的孩子 篇13
一、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
2、 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
二、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列寧小時候在姑媽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來主動認錯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錯了事不要掩蓋,要勇于承認,做個誠實的人。
三、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
四、教學環節(過程)
(一)揭題引入。
1、板書課題。
2、猜猜“誠實”的意思。
3、學習這篇課文你想知道什么?
過渡:這節課,我們就帶著大家的疑問學習、理解課文,找到你們最滿意的答案。請大家讀文。
(二)初讀課文。
1、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3、三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齊讀課文,找出講列寧“有錯——知錯——認錯”段落。
2、重點讀第三段,畫出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寧回答姑媽問話的句子,以及寫他們表情的句子。
(1) 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
(2) 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
指導讀這些句子時,可讓學生想一下列寧當時的心情如何?
3、學第四段時。
(1) 自由朗讀,讀后談談讀懂了什么?
(2) 替列寧寫這封信。(口頭)
4、讀最后一段。
說說你對“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這句話是怎樣認識的。
(四)明理,提高認識,總結課文。
過渡: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事,有時做錯了事當時沒有勇氣承認。過后很后悔。下面,每人一張小紙條,寫一寫你的小秘密。
總結:我們都喜歡誠實的孩子,做錯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就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請你再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誠實的孩子》教學反思
《誠實的孩子》敘述了列寧小時侯在姑媽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來主動認錯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錯了事,不要掩蓋,要勇于承認,做個誠實的人。
最近,我講了這一課,下面就我所講的談點我的感受:
一、注重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我在教這一節課時,首先就是從題目提問入手,讓學生自主提問,可以體現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特點。另外,我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時候,適時理解重點詞語。如:在理解“花瓶是怎樣打碎的?”引出“不小心”的意思。從表兄弟表姐妹發現列寧打碎花瓶了沒有?引出“互相追趕”的意思?而且在理解“不是我! 不是我。”不同人物說的不同語氣時,我讓學生從標點入手,通過反復朗讀,體會當時列寧以及表兄弟表姐妹的心理變化。
二、拓展學生的思維,聯系實際,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
在學習“列寧回到家后給姑媽寫信”這一部分時,我讓學生自己思考列寧在信中可能寫些什么?這樣安排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實現了一次道德體驗。孩子們就會很快聯想到自己犯錯時的情境,思想得到了升華,我覺得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多提倡這一方法,可讓學生真正扮演書中的角色,自我體驗,自我感受,自我教育。
整堂課,始終是開放性的。學生在課上能輕松、愉快地學習,但有一點不足之處,就是我覺得,留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