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玲玲的畫》教學設計(通用7篇)
《25.玲玲的畫》教學設計 篇1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碰到一些讓自己很傷心的事,這時候,你應該怎么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玲玲小朋友是怎樣解決這類事情的。
2.板書課題:玲玲的畫。教師邊寫邊指導“玲”的寫法,注意右邊不要寫成“今”。
3.齊讀課題。注意不要把“玲”讀成“lín”。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生標出不認識的字。
2.學生自由讀,想辦法記住不認識的字。
3.同桌接力讀,看誰讀得最流利,沒錯字。
4.朗讀比賽。指名讀。師生評價。
5.默讀全文,畫出好詞語。
6.玲玲要考考大家,看看你認識這些詞語么?(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端詳 腦筋 收拾 滿意 參加 樓梯 懶洋洋
三、快樂識字
1.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2.小組交流記字方法。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記憶,如: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聯想,猜謎語等。
3.給生字組詞,給個別的詞造句。
4.游戲:開火車識字,小組競賽。
四、指導寫字
1.引導學生發現:同樣是“米”,在“糟”字中捺變成了點,在“樓”中捺卻沒有變。同樣是“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要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了豎。
2.指導“狗”字時注意反犬旁的寫法。
3.學生描紅。
4.作業展覽。
五、積累詞句
1.把你畫出的好詞寫下來。
2.完成課后“讀讀抄抄”。
第二課時
一、研讀課文,自主感悟
1.請同學們用心細讀課文兩遍。什么叫用心讀呢?就是邊讀邊思考,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只要讀完書有話要說,就說明你用心讀了。為了防止自己讀完就忘記要說什么了,你可以用筆在書上空白處簡要寫寫自己要說的話,或者做個你自己懂的記號,等一下我們共同交流。
2.學生邊讀邊思考,教師發現好的讀書方法要及時鼓勵。如:把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畫下來等等。
二、匯報交流,教師引導
1.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要不露痕跡地引導。
2.玲玲的情感發生了哪些變化?(滿意──著急──滿意)
3.第1~3自然段:
(1)端詳是什么意思?用動作表示。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的畫,可能會說些什么?
(2)導讀爸爸和玲玲的話: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好的,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
①爸爸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當爸爸看到女兒忙得很晚時,心里怎樣?該怎么讀爸爸的話?
②玲玲這時候的心情如何?該怎樣讀?
③分角色讀這兩句話。
4.第4~6自然段:
導讀爸爸和玲玲的話:
“怎么了,孩子?”“我的畫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爸爸這次是在什么情況下說話的?應該怎樣讀?你為什么這樣讀?這幅畫明天就要參賽了,現在一下子弄臟了,玲玲的心情如何?如果你就是傷心著急的玲玲,你怎么讀?
5.第7自然段:
“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
(1)從爸爸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該怎樣讀?
(2)爸爸的提議用一個詞表達就是“將錯就錯”。
6.第8自然段:
當玲玲看著可愛的小花狗出現在畫面上時,她滿意地笑了,可能會說些什么?
7.第9自然段: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1)讀一讀爸爸說的這句話,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聯系課文說一說。
(2)你在生活中碰到過類似這樣的事么?(教師可以先自己舉一個這方面的例子,再讓同學說。)
(3)向學生說明這里的“壞事”是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違紀違法之類的壞事。
8.玲玲的這張有小花狗的畫竟然得了一等獎,如果你是評委,請說明理由。
9.得了獎的玲玲會說些什么呢?
10.分角色讀全文。
11.本文的兩個人物你喜歡誰?為什么?(學習爸爸的遇事沉穩,學習玲玲肯動腦筋。)
三、總結全文,贈與名言
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會碰到坎坷,是原地哭泣,還是利用智慧奮勇向前,全在于你是否肯動腦筋,把壞事變成好事。俗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把這句話送給大家,我們一起共勉。
《25.玲玲的畫》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通過隨文識字,同桌互教互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認識“玲、祥”等8個生字,會寫“叭、玲”等9個字以及“樓梯”和“腦筋”兩個詞語。
2、通過小組互讀、指生讀、師指導朗讀、讀書擂臺賽、分角色朗讀等方式,讓學生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課題
1、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可愛的小伙伴(出示頭像),她的名字叫玲玲,她笑瞇瞇的真可愛,來,跟玲玲打個招呼吧。我們一起喊喊她的名字吧。
現在老師把玲玲的名字寫在田字格上,你們可要看仔細了。(在田字格中板書:玲玲)這個字是左右結構,左邊王字旁,右邊是令而不是今天的今。小朋友們會寫了嗎?來,拿起筆在本子上寫上玲玲的名字。
2、玲玲是個聰明的小姑娘,畫得一手好畫,今天我們就來學《玲玲的畫》。(板書課題)來讀讀課題(齊讀)
二、初讀學字詞
1、玲玲的畫中藏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咱們去看看吧。讓我們打開課本,大聲地讀課文,遇上不認識的生字就停下來,請教課文下面的拼音寶寶,讀完了就標上小節號。(巡視,表揚學生的讀書姿勢)
2、瞧你們一個個讀的多認真啊!現在我來考考大家。
(1)第一組 (玲 詳 糟 獎 催 叭 弄 臟 筋)
自由讀 指名讀 齊讀
(2)現在能給這些生字寶寶組詞嗎? 指名組,出事課件,齊讀。
(3)同學們組的棒,讀的聲音也很洪亮,下面老師這里有些句子,一塊來看看吧, (這個句子很長里面有兩個生字,誰有信心把這句話讀正確)a出示句子(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端詳是什么意思?誰來表演一下?
b出示句子(“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c(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指名讀,你是個會讀書的孩子,把這兩個生字帶領大家讀兩遍,“臟”有時候還念zang 心臟的臟。“叭”這個字有一個跟他長的很像的字,請看“趴”哪位同學在課文找能夠找到這個字了?
d(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現在我們再來讀讀這幾句話相信你們能讀的更好。男生讀、女生讀。
(4)同學們認字都非常認真,下面有叫你們會寫的字哪,相信也不會難倒大家的。出示課件,指導寫字“腦筋”
(5)生字寶寶已經和我們交上了朋友了,老師相信大家能把課文讀的更加流利了,現在同桌小朋友你一段,我一段把課文再讀一遍。
(6)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通讀理課文
1、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啊,老師就獎勵大家欣賞玲玲的畫。(課件出示)玲玲畫了什么?
2、是啊。這幅畫畫的是玲玲家里的一角,玲玲化了好長時間才完成呢!所以,玲玲自己看著覺得怎么樣?(出示第一段)
(1) 自由讀。
(2) 你知道玲玲的心情了嗎?板書:滿意
(3)從哪個詞看出玲玲對自己的畫很滿意,小朋友快在這一段中找到它。(端詳)點紅色 。那“端詳”是什么意思呢?那怎樣的看才是端詳呢?像老師這樣看是不是端詳呢?老師演示。生回答。
(4) 請你來演一演?(你們看,他把畫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看了個遍,這就是“端詳”。)
(5) 現在我們小朋友也來當玲玲,也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的畫。
(6) 誰能讀好這句話?
(7) 看他讀得真好呀,我們也來學學他的樣子,來讀一讀。
2、 就在這時候,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出示圖畫)讓學生觀察
(1) 這是怎么回事呢?趕快到課文中找找答案吧。(出示第四節)
(2) 自己讀讀這一段,這時玲玲的心情又會怎樣呢?指名回答(板書:難受、著急)
(3)指名讀2。問:玲玲你為什么那么傷心啊?孩子你呢? 你呢?師:“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出示: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為什么要加上“仔細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訴玲玲畫什么?
你覺得這是一位怎么樣的爸爸?你該怎么樣讀這句話?
聽了爸爸的話,玲玲是怎么做的?請你們接著讀課文。
4、自由讀。誰來說說玲玲是怎么做的?生回答。
(1)出示圖,看,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畫,你覺得怎樣?這只小花狗真是可愛呀!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2)指名讀2,是呀,有了這只懶洋洋的小花狗,玲玲對這幅畫更滿意了。板書:更滿意
(3)現在玲玲的心情跟剛畫好時的心情一樣嗎?
(4)出示兩段話 我們來讀讀這兩段,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左邊兩組第一段,讀出滿意、開心。右邊兩組讀第二段,讀的更滿意、更開心。
5、玲玲真高興啊!看起來已經沒用的一幅畫,動動腦筋就比原來的更加美了,更加充滿靈氣了。你想對玲玲說些什么呢?(你從哪兒知道的)是啊,爸爸也是這樣對玲玲說的。出示句子。現在誰來當爸爸跟玲玲說說話。指名讀。(評價你是一位會教育孩子的好爸爸。)全體男生讀一遍。
四、總結:在第二天的評獎會上玲玲的畫還獲得了一等獎呢。玲玲多高興呀!她想把畫這幅畫的過程講給大家聽。現在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個故事,待會兒要請你來當玲玲。現在誰來看著圖畫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出示圖畫(自己準備 指名2 自由講)
是呀,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出示句子)誰來讀讀這個句子。我們要把這句話牢牢的記在心里,你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或是在書上看到過類似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
《25.玲玲的畫》教學設計 篇3
一、教材分析
《玲玲的畫》是一篇結構簡單,意蘊深刻的文章。故事描述了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已經沒有時間再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但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從而引出本文的觀點——“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通過本文的學習,意在使學生感悟到生活就是這樣,要樂觀,只要善于思考,劣勢也可能轉化為優勢。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二)過程與方法
課堂上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采用多種方法教生字,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文中道理。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學習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詞,學會運用。注意生字中的后鼻韻母。
2、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和表情。
3、隨文理解“端詳”的意思及爸爸最后說的話蘊涵的道理。
學習準備:自制課件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喜歡)那我們就來看一個動畫片,請你們一邊看一邊想:動畫片中的人,他們遇到不高興的事時是怎么處理的?
2、談話激趣:
(1)指答:動畫片中的人,他們遇到不高興的事時是怎么處理的?你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你是怎樣處理的?
師:今天,老師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畫畫時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處理的呢?(教師板書課題:25《玲玲的畫》)。
(2)齊讀課題,學習生字“玲”(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識字
1、自讀,提醒學生注意看準字、讀準音,盡量把句子讀通順。
2、課件出示本課生詞,自己試著讀一讀,指名讀,請小老師領讀,同桌互相讀一讀。
3、出示生字,開火車讀,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4、再讀課文,鞏固識字:現在咱們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課文中,再讀讀這個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能比剛才讀的更好。
三、指導朗讀,深入領悟
1、課件出示玲玲的畫:你覺得她畫的怎么樣?
2、玲玲是怎么看這幅畫的呢?(生答,隨機板書:滿意地端詳)
課件出示課文第一句話:誰來讀讀這句話?怎樣才是端詳呢?(學生根據理解自己進行“端詳”,師適時評價。再指名讀,齊讀。)
3、師: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時間不早了,爸爸又在催玲玲睡覺了!請大家讀一讀2、3兩個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啟發:當你很晚不睡覺時,爸爸媽媽催過你嗎?想一想當時的情景,誰再來讀一讀?
4、過渡:就在玲玲快去睡覺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請小朋友們讀一讀4—10自然段,想一想在這部分課文中,有你讀不懂的地方嗎?(學生自讀、思考)
5、交流,預設學生提出以下問題:
(1)玲玲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
(2)玲玲為什么說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3)爸爸最后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于這些問題,老師相信你們通過讀書,自己就能讀懂。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6、小組內交流自己讀懂的問題。
7、集體交流:
(1)玲玲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你能從哪兒讀懂這個問題?
課件出示被弄臟的圖畫:想一想,此時玲玲在想些什么?(指導讀好4—6自然段。)
師:對于這個問題,該怎么解決呢?誰把有關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課件出示修改后的圖畫:你們看到了什么?玲玲現在怎么樣了?誰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玲玲此時的心情?(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
(2)師:看到玲玲很滿意,爸爸怎么樣?他可能說些什么?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樣做?(隨機出示文中插圖,觀察圖畫。)課件出示爸爸的話,指名讀,比賽讀,同桌互讀。
師:你們怎么理解爸爸說的這句話?(生自由發表意見,師總結。)
(4)隨機指導這句話中生字的書寫:糟、肯
引導: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師范寫,生仿寫,評寫)
(5)分角色朗讀課文。師生評價。
五、總結:
課前小朋友們說自己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學習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新想法?(生答)看來,玲玲爸爸的話讓我們受到了啟發,課下,請大家把這兩句話抄下來,記在心里好嗎?
板書設計:
25、玲玲的畫
壞事---動腦筋---好事
《25.玲玲的畫》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玲、祥”等8個生字,會寫“叭、玲”等9個字以及“樓梯”和“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課
板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引導有順序地觀察說話。
這是誰畫的畫呢?說起來還有一段故事呢!
板書課題:玲玲的畫,學習生字玲。換偏旁記憶。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劃出生字及生字所在的句子。
2、檢查生字詞語。
字音難點:玲、詳、獎、臟(多音字)、筋、催。
字義重點:筋、獎的擴詞。
字形重點:詳換偏旁練習。完成練習三(比一比,組成詞。)
3、同桌互相查字,練習第二題(詞語連線。)
4、積累詞語:收拾、滿意、這時候、報紙、仔細、懶洋洋、來不及。
三、研讀課文
(一)抓重點段
1、專心讀課文,想想哪句話給你啟發最大?
2、交流學習第九段,重點研究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3、老師設疑:這里的壞事和好事各指什么呢?
(二)學習一到四段(壞事)
1、指名讀一到四段,思考:玲玲的心情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2、交流中相繼理解“端詳、催”。
3、如果你就是玲玲,你心里怎么想?
4、體會玲玲的不同心情,讀好這四段話。
(三)學習第五到八段(好事)
1、那壞事怎么變成好事的?課文哪幾段告訴我們?
2、對照圖學習,體會玲玲又一次滿意地笑了。師:原來空空蕩蕩的樓梯,現在增加了活生生的小生命,變得那樣有生氣,玲玲能不滿意嗎?
3、練習朗讀第八段。
(四)再學重點段
1、再讀爸爸的話。
2、看到玲玲的壞事變成了好事,你覺得誰的功勞最大?
3、總結:生活中有些事情真有意思!只要肯動腦筋,積極思考,壞事往往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情也能辦成。愿我們都來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記住爸爸的話,抄寫爸爸的話,見課后練習。
5、(學有余力孩子可以寫寫自己想對玲玲、爸爸或自己說的幾句心里話。)
(五)有感情地讀全文。
四、鞏固練習
1、填詞:( )地端詳 ( )地看 ( )地趴 ( )地笑 ( )地說
練習過后,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練習四(把句子補充完整)
五、書寫指導
重點指出:“肯、腦、筋”三個字中月的比例不同。
糟的米字旁捺變點,右邊筆順要注意。樓的米字一捺沒有變點。
六、作業套餐
1、必做題:分角色有感情地讀課文。把課后練習“讀讀抄抄”中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2、選做題:
a、在家中請父母親講一講“動腦筋,壞事變好事”的事,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b、閱讀課外書中“動腦筋,壞事變好事”的事,并與同學進行交流。(如:《花的學校》中的《愛動腦筋的岳柱》)
《25.玲玲的畫》教學設計 篇5
關于對教材的理解
這是一篇淺顯易懂的課文,講述了一個名叫玲玲的小女孩因不小心把已畫好的畫弄臟,由最開始的著急(“哇地哭了起來”),經過爸爸對她的啟發,最后竟然變壞事為好事(把弄臟的地方畫成一只小花狗),改后的畫獲得了一等獎的故事。教學時應該特別注意文中玲玲爸爸的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強調要保持好的心態,才能將劣勢轉為優勢。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玲、詳、幅、獎、催、叭、臟、筋”,積累“端詳”等詞語。
2.會寫“玲、叭、樓梯”四個生字。
3.把課文的前七自然段讀正確,讀通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1.懂得“端詳”等詞的意思,靈活運用所學生字;
2.寫好“樓梯”二字。
一、導入課文
1.今天有位小朋友來到了我們二(二)班的課堂,大家想知道她是誰嗎?瞧,她向我們走過來了,還在向我們打招呼呢!(ppt1)讓我們認識一下她吧。(教讀“玲”的拼音)看老師寫她的名字,仔細看哦,它是左右結構王字旁,但王的最后一筆變成提,右邊是個“命令”的“令”,不是“今”。會寫了嗎?趕緊把她的名字端端正正寫在“我會寫”的田字格里吧。
2.玲玲是位很聰明的小姑娘,她畫得一手好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玲玲的畫》(板書課題),來讀讀課題(齊讀)。
二、掃清障礙,為讀通課文做準備
1.小朋友回去都預習課文了,老師現在要考考你們,看你們預習得怎樣了?(ppt2)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這些生字寶寶你們都認識了,下面就把它們帶回到課文中去讀讀課文吧,你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流利。端起書本,開始吧。
3.讀完了?老師這里有一個長長的句子,想請小朋友來教教老師怎么讀,行嗎?(ppt3)自己先讀讀看。指名讀,教師跟讀,齊讀等。
4.下面咱們再把這些生字朋友帶到課文中去,同桌之間你一段我一段再把課文讀一讀,爭取把課文讀流利。
5.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老師要獎勵你們欣賞玲玲的畫,請看:(ppt4)
2.這幅畫畫得怎樣呀?自己先讀讀第一自然段,玲玲對這幅畫的感覺是怎樣的?是很(滿意的),板書:滿意。你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端詳)那“端詳”是什么意思呢?像老師這樣是不是端詳呢?(教師示范)哪位同學來演一演?對,他表演得真不錯,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看個遍就是“端詳”。誰能讀好這句話?她讀得真不錯,咱們也學著她的樣,把這句話讀一讀。
3.就在這時候,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趕快到課文中找找答案吧。學生讀后出示ppt6。
(1)自己讀讀這一段,這時玲玲的心情又會怎樣呢?指名回答(板書:難受、著急)
(2)指名讀。問:玲玲你為什么那么傷心啊?師:“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聽了爸爸的話,玲玲是怎么做的?究竟玲玲會怎么做,咱們下次課繼續學習。
四、寫字
1.教師范寫“叭”“樓梯”三字。
2.學生觀察,指出寫時應注意的地方,不足之處教師補充。
3.學生寫,寫一個看一個,爭取寫得一個比一個好。
《25.玲玲的畫》教學設計 篇6
一、設計理念:
體現集中識字與隨文識字在課堂中的整合與運用。集中識字有利于識字能力的提高,教給學生高效的識字方法;而字不離詞,詞不離文,隨文識字則滲透著閱讀教學,有語文基礎知識的落實,識字教學與文章的感悟結合在一起,字、詞義的理解更勝一籌,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將會有很大的提高,這也是對我校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探索。
二、教材分析:
《玲玲的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動的小故事。玲玲準備參加比賽的畫,不小心弄上了墨漬,在爸爸的啟發下,墨漬被“變“成了小花狗。課文中爸爸的話揭示了主題,引人思考。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教者要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三、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5個字及“樓梯”“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四、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課前準備:
1、ppt課件
2、生字詞語卡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認識一位新朋友,出示圖片。
師:知道她的名字嗎?
生:玲玲。
師:提示讀法,“玲”是邊音,后鼻音,第二個字要讀輕聲。
生:讀。
師:同學們真聰明,請仔細看老師是如何寫的。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
生:觀察,書空。
師:比一下,看誰在“我會寫”中寫得好!
生:書寫。
師: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玲”字的?
生:令加上一個王字旁……
師:總結,同學們用了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記住了“玲”字,“玲”字多用于人的名字。我們還可以給“令”字加許多偏旁呢,誰來試一試?
生:冷 憐……
師:出示課件,復習鞏固以下字:鈴、拎、冷、憐
師:今天,我們學習25課《玲玲的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初知課文內容。
師:播放課文朗讀。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標出段號,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對文章主要內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理清文章順序。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板書以下內容:
起因:畫弄臟,來不及畫。(壞事)
經過:在弄臟的地方畫了只小花狗。
結果:得了一等獎。 (好事)
(三)細讀,隨文識字。
1、學習“端詳、幅、評獎”
師:玲玲的畫叫什么?
生:我家的一角
師: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生: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孩子們真聰明。這幅畫畫得怎樣?
生:好。
師:從哪一個詞看出來的?
生:滿意。
師:板書滿意:用“滿意”的語氣來讀一讀,哪一組來試一試?
生:讀。
師:讀得真不錯,張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這一段中有幾處陷阱,可要小心啊!出示“端詳、幅、評獎”卡片。
生:讀
師:你是怎樣記住“詳”字的?
生:言字旁加上一個羊字。
師: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真不錯!我們還可以給“羊”字加許多偏旁呢,誰來試一試?
生:洋、樣、癢
師:課件出示,齊讀。其實這個字里藏著一個謎語呢,老師說,你們來猜:小羊開口說話了!
生:說出“詳”字。
師:出示“端詳”卡片,知道它的意思嗎?
生:仔細看的意思。
師:看,第二個陷阱是什么?出示“幅”字。
生:讀。
師:提示讀音。哪組來說說是怎樣記住的?
生:一個巾字旁加上幸福的“福”的一邊。
師:真聰明,用了換一換的方法。還可以用什么字來記它?
生:副、富、福、蝠
師:課件出示,齊讀。
師:孩子們,第三個陷阱來了,出示“評獎”卡片。
生:齊讀。
師:提示讀法,知道什么是“獎”嗎?
生:說。
師:張煜昕考試得了第一名,學校給她發了獎狀,還有筆、文具,那就是獎。
師:現在,這些陷阱全都被我們發現了,現在能讀好這一段嗎?
生:讀。
2、學習“催”字
師:很晚了,爸爸對玲玲說什么?
生:讀。
師:爸爸是在叫玲玲趕快睡覺,是在催她,出示“催”卡片。
生:齊讀。
師:提示讀音。孩子們,你們怎樣記這個字呢?
生:說說自己的記法。
師:課件出示:售、誰
生:齊讀
師:這個催字有一個謎語,我說你們猜:他出售一半。
生:猜。
師:爸爸催玲玲睡覺,玲玲是怎么說的?
生:齊讀。
3、學習“叭、臟”
師: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生:把畫弄臟了。
師:玲玲傷心嗎?
生:傷心。
師:板書傷心。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師:事情來得太突然了,玲玲措手不及,同學們,用著急而傷心的語氣來讀一讀,好嗎?
生:讀。
師:同學們,這段中有兩個字要讀好,出示“叭、臟”卡片。
生:讀。
師:你們是怎樣記住“叭”字的?
生:口字旁加上一個八字。
師:真好,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老師還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來記呢,出示“扒、趴”。
生:朗讀,用換一換的方法記。
師:出示“臟”字。
生:朗讀。
師:這個字還有一種讀法。心臟的“臟”,同學們指一下自己的心臟在什么地方?
生:指。
師: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記這個字?
生:月字旁加上一個莊字。
師: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師:聽到玲玲的哭聲,爸爸問------引讀。
生:讀
師:玲玲說------引讀。
生:讀。
4、學習“狗、樓梯”
師:在爸爸的提醒下,玲玲是怎么做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哪一組的同學來試一試?
生:讀。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真好,不過,這幾個詞可要注意了。出示“小花狗、懶洋洋、樓梯”,指導朗讀。
生:讀詞。
師:你是怎樣記住這個“狗”字的?
生:反犬旁加上一個句字。
師:真不錯,你用什么辦法來記“樓梯”這個詞呢?
生:數字換成木字旁就是樓,木字旁加上弟字就是梯。
師:很好,誰來用樓梯說一句話?
生:我們上樓梯可要小心!
師:玲玲又畫好了畫,滿意嗎?
生:滿意,她滿意地笑了。
師:板書“滿意”。
5、學習“糟、肯、腦筋”
師:爸爸看了畫,高興地說------引讀。課件出示爸爸說的話。
生:朗讀。
師:爸爸的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師:板書肯動腦筋。同學們,玲玲爸爸的話,我非常喜歡,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好嗎?
生:好。
師:可是寫的時候,有幾只攔路虎擋住了我們,怎么辦?
生:趕走它。
師:課件用紅色標出“像、象、糟、肯、腦筋”。這個“糟”一看就是亂糟糟的,看看老師是怎么寫的。
生:觀察,書空。師:同學們,“肯、腦筋”這三個字有什么相同點嗎?
生:都有一個月字。
師:提醒月字的筆畫變化。提醒“像”“象”不同。同學們,攔路虎被我們趕走了,現在能寫嗎?
生:能。
師:請同學們寫一寫讀讀抄抄。
生:書寫。
(四)總結全文
師:在第二天的評獎會上,玲玲的畫得了------引讀。
生:一等獎
師:她高興嗎?
生:高興
師:板書高興。是啊,正像玲玲爸爸說的話一樣,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引讀。
生:齊讀。
師:同學們,老師在生活中也遇到過這樣的事:講述衣服被劃破了的故事。
生:聽。
(五)品讀,情感升華。
結合板書,師生共同回顧玲玲的情感變化。
師:最開始,玲玲看到自己的畫很------
生:滿意。
師:畫弄臟了,玲玲很------
生:傷心。
師:聽了爸爸的建議,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玲玲很------
生:滿意。
師:玲玲的畫得了一等獎,玲玲很------
生:高興。
師:找出玲玲的爸爸說的話,我們一起來分角色讀一讀。
師讀敘述的話,一部分同學讀玲玲的話,一部分同學讀爸爸的話。
七、板書設計:
《25.玲玲的畫》教學設計 篇7
一、教材簡說
很多事情,有時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已經沒有時間重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生活就是這樣,只要善于思考,劣勢也可能轉化為優勢。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不妨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一下玲玲情感的變化──滿意、著急和戰勝困難后的喜悅;品味、思索爸爸簡短的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二、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三、思考題
(一)本課有8個“我會認”的生字,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記住它們,請寫下來吧!
(二)本篇課文寫了誰和誰之間的故事?發生了什么事情?
(三)根據爸爸說的話回答問題。
爸爸說:“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1.在本課中“壞事”指什么?“好事”又是指什么呢?
2.畫被弄臟了,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明什么?可不可以把“仔細地”去掉,有什么不同呢?
3.玲玲聽了爸爸的話后,“想了想”說明什么?
4.你找到壞事變成好事的秘訣嗎?
5.你碰到過類似的“壞事”嗎?你是如何把它變成“好事”的?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吧。
四、本課有9個要寫的字,其中包括兩個詞語,在書中田字格寫一寫。哪幾個字你寫得最漂亮,你是怎么把它們寫漂亮的?(寫得時候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