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溝教學設計與反思(精選2篇)
葡萄溝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1
一, 學習目標:
1, 會認識11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
3, 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之情.
二, 學習重點: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識字教學
三, 教學準備:課件,學生課前上網查詢去葡萄溝的路線
四, 課時安排:兩課時
五, 教學時間:3月16日(周五),19日(周一)
六,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課:
中國臺灣的日月潭,風光秀麗,風景如畫;新疆的吐魯番,牛羊成群,瓜果飄香.今天我們要去一個好地方——(板書)葡萄溝!
二, 初讀感知:
1,《葡萄溝》講了些什么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估計有學生會說到想去葡萄溝看看葡萄,嘗嘗葡萄)
3,網上即刻查詢地圖,了解葡萄溝地理位置,再設想去葡萄溝的路線,討論什么時候去最好.等生有了想主動學習的樂趣,再進一步讀課文.
三, 識字教學
1, 誰有把握可以一個字不錯地讀完全篇課文
2, 讓同學勾畫學習生字,準備小組競賽讀,若錯一個扣組上的星星.
3, 課件出示詞條認讀生字.查找地圖識字
4, 板書多音字認讀:好地方,好客,干活,葡萄干,分開,水分,釘子,釘著
四, 朗讀感悟
1, 和同桌一塊思考說說理由: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2, 畫出課文中有關的句子.
3, 和同學比賽朗讀有關句子,段落,看誰能讀出表現出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的.(引導讀出喜愛葡萄溝的感情.)
第二課時
一, 文對照,學習第二自然段
1, 觀察第二幅插圖,看看課文中,哪個自然段是描寫圖上的內容的
2, 默讀第二自然段,通過仔細看圖,你對哪個詞語或者句子有了理解 (如:茂密的枝葉 涼棚 熱情好客 葡萄種得多,結得多,收獲多)
二, 讀第三自然段
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①有的……有的……說明葡萄多,處理葡萄的方法不同……②葡萄干是怎樣制成的③葡萄溝的葡萄好,制成的葡萄干也好)
三,小結拓展
1, 口頭填空: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不僅因為那里有(最好的葡萄,最好的葡萄干)更因為那里有(勤勞勇敢,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
2, 說說你最喜歡葡萄溝的什么
四, 寫字教學
五, 積累詞語及句子:哪些詞句讓你喜歡上葡萄溝的 抄在你的摘抄本上吧!
葡萄溝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2
課題 10、葡萄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 過程與方法 以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為切入點,抓重點詞句品讀,體會“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情感與方法 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之情。 重點、難點 學習生字新詞,感悟 “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抓重點詞句品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點難點。 教學與學法 教法:課件展示,引導點拔。 學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讀議結合 教學準備 cai課件或掛圖。 教學步驟 教學過程 教學意圖 一、聲像引路、激趣揭題 1、cai出示:吐魯番盆地錄像 2、看了錄像,你想說什么? 3、是啊!這是一個多么誘人的地方呀!它就是我國新疆吐魯番的一個十分有名的地方——葡萄溝。 4、cai出示中國地圖,在地圖上找到新疆、吐魯番、葡萄溝認識這三個地名間的關系。 通過聲像引路,讓學生初步了解葡萄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點明課題。 提高學生的地理意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葡萄溝是個怎樣的地方? 交流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讀出贊嘆之情。 讓學生抓住重點段落學習課文。 三、合作探究,理解內容。 1、圍繞文章最后一段質疑,為什么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2、學生帶這問題自讀、自悟把關鍵詞句做上記號。 3、小組合作探究,進一步體會。 通過自讀、自悟、合作學習,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教學過程 教學意圖 4、全班交流,師適當點撥,并適時指導朗讀。 (1)第1自然段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型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們喜愛的葡萄成熟了。 引導學生從帶點詞語中體會,葡萄溝不僅水果品種多,而且從五月到十月,月月都有水果,所以說真是個好地方。 指名讀—挑戰讀—齊讀 (2)第2自然段 ①學生自讀,邊讀邊體會,把自己喜歡的子畫上記號,多讀幾遍,再美美地讀給小伙伴。 ②小組內互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展示交流,師生共評,在評價中理解句子。 a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指明讀,課件展示畫面,從帶點詞中體會葡萄茂密的枝葉很多,很美。 通過自讀、自悟、合作學習,展示評價,讓學生把語文字轉化成畫面,讓學生在讀、議、想、評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想象、理解、實踐、創新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意圖 b、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指名讀,課件展示畫面,抓帶點的詞體會葡萄顏色多品種多,而且結得豐碩。 c、師引: 葡萄真誘人啊!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課件出示—“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 指明讀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出來? 出示課文插圖 小結:葡萄溝不僅葡萄多,景色美,而且那里的老鄉又是那么熱情好客,我們不禁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朗讀是理解的深入,是情感的升華,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激發對葡萄溝的向往之情。 進一步體會老鄉的熱情好客。 深化激情
教學過程 教學意圖 (3)第3自然段 師:雖然我們不能夠親自到葡萄溝去,感受維吾爾族老鄉的熱情好客,但是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維吾爾族老鄉親手制作的葡萄干。 生:嘗一嘗、說一說、夸一夸。 師:出示新鮮的葡萄和葡萄干,你想知道什么? 生:葡萄是怎樣做成葡萄干的? 生:默讀第3自然段,讀完后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么? 師:課件出示陰房。 引導學生說一說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師補充資料: 以前有一些外國人來葡萄溝考察,對這種天然涼制葡萄干的辦法大為驚奇,于是就拜師求教,回去后也學著用這種辦法涼制葡萄干, 親自品嘗,讓學生感受葡萄溝的葡萄。 設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過自讀、自悟、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讀、看、說中理解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簡短的補充資料讓學生領略到葡萄溝不僅有聞名中外的葡萄,而且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進一步激
教學過程 教學意圖 結果都失敗了,因為他們那里沒有吐魯番干熱、多風的獨特自然條件,只有我們中國吐魯番的葡萄溝才能制作出這么好的葡萄干 發學生對葡萄溝的熱愛 四、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1、學了課文,你想說點什么?交流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板書:真是個好地方) 2、課外了解自己的家鄉,并介紹 在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由衷地贊嘆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揭示文章中心 板書設計 10、葡萄溝 真是個好地方
葡萄溝教后反思
本篇課文介紹了,位于我國新疆吐魯番的水果之鄉—葡萄溝,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三個內容:一是葡萄溝盛產水果。二是景色美麗、獨特。三是不僅物產豐富、景色美麗,而且那里的人特別好客。
課前我精心的設計了這堂課的教學:分以下幾步實施了課堂教學:
1、賞錄像
2、找位置;在中國地圖上,找到新疆吐魯番,讓孩子感知其他地理位置,來品出哪里產水果的珍貴。
3、賞美景:通過圖片去葡萄溝游覽一番,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到葡萄溝水果多,景色美,人熱情,葡萄干有名。
4、品美句:在游覽一番后,再讓學生自學課文,從課文描寫的語句中了解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自主學習或四人一小組合作學習,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做到了全員參與,又做到了以學生為學習發展的主體,為每個不同個性,不同學習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習結束后,是全班集體交流。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在試著抓住重點的詞句,來深入思考、理解課文內容。如: “一大串”學生能結合圖片,體會“又多又好”。
5、嘗美味:在學生講到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時,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來招待客人,讓學生品嘗葡萄干,這樣做使學生不僅品嘗到了葡萄干的美味,更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在演中感受到葡萄溝不僅葡萄美,而且人更美,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熱愛之情。
總的來說,這堂課的朗讀教學令我比較滿意,學生朗讀多、形式多,通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從讀中悟情,很多孩子甚至可以背誦。
但課結束后,我覺得比較遺憾的是沒有動手寫一寫,事后想想,可以加好多種形式的小練筆,比如“請學生為維吾爾族老鄉推銷葡萄干”,“贊美一下葡萄溝或者可以讓學生學著文本寫一寫自己家鄉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