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觀察教案(精選2篇)
一次有趣的觀察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重點指導書寫“蔓”。
2讀中理解感悟,了解扁豆蔓兒向右繞著爬的生長規律,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朗讀課文,懂得要多留心細觀察,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
二教學準備
三教學過程
(一) 觀看視頻,引入新課。
觀看一段爬蔓兒植物的爬蔓兒視頻,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新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 整體感知,指導書寫。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想想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聽學生的匯報并板書:扁豆蔓兒向右繞著爬)
2認一認
出示課件,指導認讀“蔓”和“蔓兒”,然后借助圖片理解“蔓兒”就是指細長的不能直立的莖。
認讀后,學生說說如何記住這個字形。
3寫一寫
(1)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蔓”字的寫法,教師講需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師范寫。
(3)學生寫字,然后利用實投展示,學生評價。
(三)朗讀二三段,抓住“觀察”一詞進行朗讀理解。
1文中的我常聽大人說,扁豆蔓兒是向右繞著爬的,他是怎樣想的?
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這是真的嗎?”指名讀。讀后問讀出了什么?(懷疑,不相信)板書:我不相信
出示“我不相信,決定自己觀察觀察。”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樣觀察的,觀察到了什么?
3學生匯報。教師抓住如下重點內容。
(1)“特意”一詞,在讀中理解意思,并體會這個孩子的有趣。
(2)“偷偷地”一詞,在讀中體會蔓兒的有趣,并初步感受擬人修辭方法的好處。
(3)“究竟”一詞,借助詞典中的解釋,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并教學生如何選取恰當的解釋。
4讓我們到第3自然段中去看個究竟吧。指名讀第3自然段。
5學生匯報觀察到了什么。
出示“我緊盯著它。過了半個小時,扁豆開始離開了記號,向右邊移動。又過了兩個小時,扁豆蔓兒離記號更遠了。我還注意到,每隔一個小時左右,扁豆蔓兒就突然抖一下。四個小時以后,扁豆蔓兒又轉到竹竿右邊,繞著纏上去了。”
(1)學生自讀,看看觀察了四個小時,每個時間段都分別觀察到了什么。通過朗讀,課件輔助理解,說出不同時間段都觀察到了什么。
(2)理解“四小時”有多長。并結合“緊盯著”說說這是個怎樣的孩子。(仔細觀察)
(3)想不想看看“我”在不同時間段捕捉到的畫面呀?出示課件。
(4)這四小時的觀察中,我還注意到扁豆蔓兒的一個規律出示“每個一小時左右,扁豆蔓兒就突然抖一下。”
學生伸出手抖一下,說說用了多長時間(一秒)眨一下眼,就有可能,打個噴嚏,也有可能,伸個懶腰更有可能 。這是怎樣的一種緊盯呀?出示“目不轉睛”這再一次讓我們看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呀?(仔細觀察)
(5)教師引讀。
6整合文章出示“這是真的嗎?”
“我很奇怪,決心看個究竟。”
“我終于相信扁豆蔓兒是向右繞著爬的。這是我自己觀察到的!”
(1)分別讀這三句話,感受作者的心情變化。
(2)重點讀“我終于相信扁豆蔓兒是向右繞著爬的。這是我自己觀察到的!”體會心情。(高興)
(3)再讀,從哪感受到他的高興?(“自己”一詞和“!”)
(4)再一次回題目。小作者通過自己的觀察,終于相信了扁豆蔓兒是向右繞著爬的了。把先前的兩個問號拉直,變為了嘆號,讓我們感受到這真是一次有趣的觀察。
(5)練一練:仿照例句,用“終于”寫一句完整的話。
7課件出示?----!(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問號,希望同學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把問號拉直變為嘆號。)
一次有趣的觀察教案 篇2
一、 看圖引入
1、展示課文插圖,仔細觀察,看圖說話。
你看明白了什么?
你還想知道什么?
指名說話
2、揭題:畫中的小朋友正在進行一次“有趣的觀察”,他究竟在觀察什么?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呢?咱們到課文里看個究竟。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給文章自然段標上序號。
a、結合課文插圖,讀了課文,你又明白了什么?
b、想一想,說一說。
“我”聽大人說, 。起先,我 。于是,我就 。最后我終于相信 。這真是一次 的觀察。
3、再看插圖,讀讀詞語
(1)指名認讀詞語。
(2)結合插圖和課文內容,用這些詞各說一句話。
三、細讀課文,深入品味。
1、輕聲讀全文。思考:在大人的談話中,我聽說了一個有趣的話題:扁豆的蔓兒是向右繞著爬的。針對這一有趣的話題,我起先怎么想的?最后又是怎么認為的?用“——”劃出有關“我”前后想法和態度的句子。
2、交流討論,深入發現。
a、我常聽大人說,扁豆的蔓兒……
決定自己觀察觀察。
出示句子:
b、我終于相信扁豆蔓兒是向右繞著爬的。這是我自己觀察到的!
(1)指名讀兩句句子。“我”前后的態度有什么不一樣?
起先我不相信是為什么?最后我終于相信又是為什么?
(2)再自由讀這兩句句子,留心標點“?”、“!”,從標點中,你又讀懂了什么?
(3)想想,你準備怎樣“讀”好這兩句話?指名挑戰讀,評價。
3、那么,是什么改變了我的態度?讓我有這么一個非常肯定的結論呢?
自由讀:2、3自然段
(小結:認真仔細的觀察,親眼看見的現象(改變了我的態度)
(1)用“ ”劃出“我”觀察態度認真、仔細的句子。
a、交流反饋,理解品味“特點”、“看個究竟”、“緊盯”、“又”這些詞的意思和用詞準確。
b、在兩次觀察中,讓“我”終于相信扁豆蔓兒是向右繞著爬的,是哪一次?為什么?
c、比較句子:我看著它。 我緊盯著它。
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還有哪些句子寫出了“我”的“緊盯”?
d、課件展示扁豆蔓兒的有趣現象——從右邊繞著爬。
(2)有感情地朗讀2、3自然段。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四、回顧總結,思考升華。
1、出示課件圖片。看“我”多 ,小主人公開心地對我們說什么呢?
2、對課文中的“我”說句贊揚的話吧。
五、板書設計
我不相信
仔細觀察
一次有趣的觀察 扁豆蔓兒向右繞爬 特意 緊盯
看到事實
終于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