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精選13篇)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繼續練習復述課文。
3、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叮囑、審視、和顏悅色、教誨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復述課文,體會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第1課時)
一、談話揭題。
1、你們知道楊桃是什么樣子的嗎?
2、揭示課題。板書:畫楊桃。
二、預習課文。
1、提出預習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自由試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預習:檢查生字讀音;指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指導學生分段,說說各段段意。
1、學生邊默讀邊思考課文共分幾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分段,說段意。
第一段(1)講父親教“我”學畫畫。
第二段(2—18)在圖畫課上,“我”將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很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講老師和父親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四、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提問:
(1)“我”是什么時候開始學畫畫的?
。2)怎樣理解父親叮囑“我”的話?(尊重客觀事實,準確地表現客觀事物,實事求是)
3、指名讀父親的話。
五、講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我”怎么會將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的?
3、“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后同學們有什么反應?老師是怎么對待的?
4、老師講的話一共有幾句?老師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樣子。)
5、自由朗讀第二段。
六、講讀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提問:父親和老師的話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為什么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七、作業:練習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第2課時)
一、朗讀訓練。
1、聽課文錄音。
2、分段朗讀指導。
3、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二、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三、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1、學生通讀全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內容寫得真實、具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指名回答問題。(“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及老師、同學們的反應寫得真實、具體。)
四、討論思考練習第三題。
1、指名讀句子。
2、說說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四題。
1、指名讀詞語。
2、指導記憶字形。
3、抄寫詞語兩遍。
4、指名說“叮囑”“教誨”的意思。
5、學生口頭造句。注意糾正錯誤。
6、學生書面造句。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最后兩段。強化積累意識。
2、誦讀老師和父親的話,啟發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觀察生活,學會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教學重難點
品讀老師的話,父親的話,悟出其中含義。
教學準備
實物楊桃,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的有關楊桃資料等。
教學過程
課前課,由老師向學生問好談起。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去夸獎老師、同學等。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認識這種水果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李老師從大賣場買來了兩個楊桃,請仔細看一下(看后,擺放在講桌上),楊桃是生長在我國南方的一種水果,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件與楊桃有關的事,請認認真真看老師寫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你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說一說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
師:你們知道的真不少,相信,今天再讀課文,你肯定還會有新的收獲。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讀完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畫下來。
文中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誰來說一說。
默讀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一邊讀,一邊想,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三、品讀重點段落
誰愿意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讀給大家聽?
(這一環節有隨機性,根據學生思路、感悟隨機進行教學。但有一點,品讀老師的話,應放在讀懂中間對話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對老師的話的領悟,就沒有根基。老師此時要根據學生回答隨機調整教案。)
1、品讀父親的話。
a、指讀名,能說說嗎?從這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誰還想說說你讀懂得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父親對我要求嚴格,嚴中充滿關愛、認真,它反復叮囑。
師隨機板書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b、自由練讀。父親怎樣說這段話的?看大屏幕自由練讀。
c、指名讀。認真聽他那里讀的好?
d、評完后賽讀。
e、最后齊讀,記住父親的話。
我記住父親的話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看大屏幕,自己讀讀下面兩句話,體會他們的意思一樣嗎?
1)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的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
2)我看,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說。一生讀,其他生聽再體會,再說區別。
師小結:少了“認認真鎮,老老實實”表達的意思就大不一樣,所以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
2、略讀中間對話。
老師為什么要說這一段話?引導學生先讀中間對話部分。
中間對話部分,你們想怎樣讀?用喜歡的方式去讀中間部分。邊讀邊品味,怎樣讀出滋味。
分角色朗讀。從這一部分讀懂了什么?
師:多么優秀的老師呀!他引導孩子們輪流坐到我座位上認真觀察,讓事實說話。請看大屏幕,我們再來讀老師的話,看老師要告訴我們什么?
品讀老師的話。
a、自讀自悟
b、小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賞不同角度的楊桃圖片。
d、指導讀好這段話。先自讀,現在你們就是這位老師,先練一練,你打算怎樣講給你的學生聽?
指名朗讀(2—3名)注意聽他哪兒讀的好?
師范讀,引導評價老師,在評價的基礎上再指名朗讀。
最后指生,脫離課本向學生講好這段話。
師的話與父親的話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
齊讀最后一節。
四、拓展延伸
老師、父親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那么“我”到底懂得了什么?
課文學到這里,你們懂得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師:小結:學會從不同角度看事物,學會老老實實做人、做事,是一筆可貴的財富。課下背誦最后兩段話。并抄寫在讀書筆記上,讓這些教誨也讓我們一生受用。
桃送給大家,愛畫畫的孩子可以畫一畫。
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首小詩《題西林壁》
齊誦。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3
一、按拼音寫詞語。
二、比較組詞。
熟( ) 響( ) 誨( )座( ) 悅( )
熱( ) 晌( ) 悔( )坐( ) 說( )
三、寫出帶有下面部首的字。
纟 口 日
讠 宀 心
四、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經常--( ) 懷疑--( )
熟悉--( ) 認認真真--( )
五、按要求填空。
六、選詞填空。
嚴肅 嚴厲 嚴格
1.整個假期我都( )地按作息制度辦事。
2.這個人破壞綠化,受到群眾( )的批評。
3.爸爸神情( )地說:“粗心可不是小事啊,你必須徹底改正!
精確 的確 準確
4.小明的回答( ),評委給了他滿分。
5.經過( )計算,工人們便開始改裝這臺機器。
6.這件好事( )不是我做的。
審視 注視
7.老師( )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
8.他久久地( )著窗外。
參考答案:
一、班級、嚴肅、審視、神情、態度
二、成熟、熱愛;響聲、晌午;教誨、后悔;座位、坐下;喜悅、說話;
三、紅、綠、繞;唱、哈、喝;星、早、晨;說、話、記;字、寬、審;悉、思、想。
四、偶爾、相信、生疏、馬馬虎虎
五、審視:宀 5 s shěn 仔細思考;詳細觀察;熟悉:心 7 x xī詳盡地知道;教誨:讠 7 h huì 教導,勸說;嚴肅:肀 4 s sù 認真,莊重。
六、1.嚴格 2.嚴厲 3.嚴肅 4.準確 5.精確 6.的確7.審視8.注視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4
[情景說明]
《畫楊桃》是小學語文第六冊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在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告訴我們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的道理,讓學生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說明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通過本課教學,達到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句子之間聯系、理解課文內容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標,重點讓學生弄清“我”畫楊桃為什么受到同學的譏笑,而得到老師的肯定,突破體會老師最后那段話的意思這一難點,扎扎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
。ǖ诙n時)
教學目標:
1、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教誨”、“受用”、等詞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實踐中學著運用。
2、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大膽質疑,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道理,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的熏陶。
3、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把課文片段的內容加以復述。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重點詞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師通過練習畫楊桃的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畫楊桃》這篇課文,你能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二、新授
。ㄒ唬1、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再來學習這篇課文,剛才同學們講到了文章寫了我畫楊桃這一件事,那么“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呢?請你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到句子體會體會?
2、交流句子。
出示句子: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3、師:認真讀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到什么?
4、同學們體會得不錯,“我看得很認真,畫得很老實。,那你們能否讀好這句話嗎?指名個別讀。(評價語可為“你讀得也很認真,”對,很準確“等)
5、出示兩個句子,同學們,你們再讀讀這兩句話,你們又有什么體會。師:對呀,這“認認真真”和“認真”就是不一樣?我看楊桃看得是非常非常的認真,畫得是那樣的老實,實事求是,你能把我的這種非常非常的認真老實讀好嗎?誰來試試。(個別兩三個——齊讀)
比較——練讀——指名讀
。ǘ、過渡語: “我”認認真真地畫楊桃,但是同學們看了“我”的畫,會有怎樣的反應呢?讀讀3~17自然段,劃出同學們反應的句子。
交流句子:
師:你找到了哪能些句子
交流:①有幾個同學看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讀讀這句話,你覺得同學們的反應是怎樣的呢?(你是怎樣體會的)——引導學生(哈哈大笑,倒不如——語氣很隨意等)
那你能試著像同學們那樣嘲笑我嗎(練——個別讀——試著簡單評價)
師:所以當老師問同學們時,你們覺得同學們回答時會是怎樣的?你能讀好這兩句話嗎?
“不像!”
“像五角星!”
師:這兩句人物語言,省略了提示語,你能根據你的理解,給他補上提示語,再來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
先練,再交流:把你補上的用你的朗讀把他表現出來
師:是呀,同學們是那樣的肯定,那樣的果斷,因為他們認為我畫得實在是太不像了,畫楊桃竟然畫成了五角星。令人可笑呀。!
即使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但是,出示:“好——笑!”有幾個學生搶著答道,同時發出嘻嘻的笑聲。
你能讀好這兩個字嗎?(要讓學生練,個別讀,再談體會)
師::同學們繼續在嘲笑著我。而且還發出了嘻-----的笑聲。我們能不能試試:我問大家,大家試著搶著回答,并可以發出嘻-----的笑聲
試讀:
我們能否合作來再現當時教室里的這一場景:
師:下面我來扮演文中的老師,你們扮演同學們。大家說的不求千篇一律,只要求把我們體會到的大膽地表現出來。
③師:我認認真真畫的畫,卻引起了同學們的嘲笑。你想當時我會怎么樣?不過事情在發生著變化,(出示句子),這是當老師再一次問同樣的問題時,這幾個嘲笑我的同學的回答。你讀讀體會體體會有何不同呢。
“不……像!
“像……五……五角星!”
再出示前一句話,放在一起比較著讀讀,體會這種不同。
練讀——指名讀
(三)、過渡語:同學們的態度怎么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變化?是誰讓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呢?——等學生說:老師
再讀(3-17)自然段,找出描寫老師的句子,抓住老師的神情、動作。讀讀體會
一、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①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诶蠋煹纳袂樽兊脟烂C了。半晌,他又問道:“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么?”自由讀
、塾谑,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二、讀讀這幾句話:用上“老師先----然后-----最后--------”來說幾句話,讓我們對老師的所作所為有所了解。
三、再認真讀讀,你能從老師的神情動作中能體會到些什么?
相機引導,老師這樣說,這樣做用意又是何在呢;可以拋出兩個問題:一是自己站到我的位置,二是讓這幾個同學站到(可以點一下,這幾個同學們是指哪些同學——意在讓更地同學明白這個道理。)——而且同學們也慢慢開始在發現了自己的不對:再讀:不……像。
像……五……五角星!
四,自讀這些部分體會同學們從嘲笑到——慢慢地有所醒悟。
(四)過渡:
師:老師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是意味深長。當這幾個同學明白了“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后,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顏悅色地說:“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a、師:多么熟悉!好象與哪句話似曾相似?
b、師:但似乎老師的這段話更意味深長,請大家認認認真真讀讀老師的話,想想老師想告訴我們些什么呢?
師:老師的這段話告訴我們——告訴我們——也告訴我們——很多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所以老師的這段話說得是那樣的和顏悅色,那樣的語重心長。
自己練讀——齊讀體會體會
(四)、師:在父親和老師的影響下,作者最終成長為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
岑 桑, 生于1926年,筆名岑桑、端木橋,廣東順德人,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畢業于中山大學社會學系。1950年參加工作, 1985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當你還是一朵花》、《在大海那邊》、《岑桑散文選》,詩集《眼睛和橄欖》等20余種。評論集《美的追尋》獲第二屆廣東魯迅文學獎,《岑桑作品選》獲首屆冰心兒童圖書獎等。
岑桑說:“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
2、看了這段文字材料,你了解到了些什么?(學生談)
3、 看來小時侯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正像作者
講到的他們的教誨讓“我”——(出示:一生受用)
齊讀這個詞
三、延伸
1、同學們,我們在這節課上認識了這個班級的老師、同學,還有那個畫畫特別認真的“我”,也了解了發生在他們中間的故事,F在,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說幾句話。
我想對作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說:。
[教學反思]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三組課文中的《畫楊桃》一文,就是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有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因此,在教學時我把握教學主線,緊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品詞析句,練讀課文,做到了思想教育與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機結合。
第一:把思想教育貫穿于課文教學的全過程。全文字里行間無不蘊含著“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父親叮囑我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否則會產生脫離實際、不實事求是的結果。我牢記父親的話,以“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為宗旨,“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自己畫得很準確”。當同學“想當然”地認為我畫得不對時,老師并沒急于作答,而是“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的外形,最后批評同學“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并教育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其意思也是要我們從小養成“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我順著這條思路進行教學,讓學生對“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一科學態度由模糊到認同,最后在學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都應有 “實事求是”態度的道理。
第二:把思想教育熔于品詞析句之中。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我在引導學生品味用詞妙處的同時,還注重體會詞句中蘊含的思想道理,借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如:在體會我是怎樣畫楊桃時,我出示了兩個句子“①我一邊看,一邊畫!薄阿谖艺J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钡谝痪渲杏昧艘唤M關聯詞“一邊……一邊”,將“看”和“畫”這兩個動詞串連起來,寫出了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第二句用了“認認真真”和“老老實實”這兩個表示程度的修飾詞,不僅寫出了我畫楊桃時的樣子,而且描繪出了我畫楊桃時專心的程度。讓學生在比較讀中體會出我嚴謹、誠實的態度和我實事求是的精神,生怕畫“走了樣”,畫變了形,讓學生從品和讀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就在這品詞讀句中,感悟到做任何事都要相信自己,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第三:把思想教育置于實踐活動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境讓學生親身實踐,在思想上牢固樹立“辦什么事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念。比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寫我怎樣畫楊桃時,筆者就在講桌上放一個楊桃,讓學生下位從正面、側面去觀察,知道觀察的角度不同,所看物體的形狀也完全不一樣。再讓學生坐在相應位置演演我畫楊桃時的樣子,體會我認真的態度。從而懂得,做任何事都不能想當然,要眼見為實,實事求是。
當今社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至關重要,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責無旁貸。以上正是筆者憑借課例進行教學的一點嘗試。由于課中容量太大,課尾學生結合自己暢談感想,聯系自身實際寫片段材料來深化“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科學態度這一認識還未能完成,需要對課中時間加以調控,力求圓滿,讓“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一科學態度真正成為學生的行為準則。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5
妙析教材
這篇課文講的是圖畫課上同學們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拔摇备鶕约嚎吹降,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告訴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應當訓練學生圍繞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要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教學建議
1.朗讀體會法。讓學生在多種讀書形式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2.角色體驗法。教學中,建議教師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朗讀并積累一些詞語。
【過程與方法】
采用朗讀體會法、角色體驗法讓學生在體會、體驗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喜歡畫畫嗎?誰畫得最漂亮?要畫得漂亮首先要畫得像,要畫得像就要做到:一件物品,是什么,就畫成什么樣。對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畫畫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認讀。
教師重點講解“倒”的讀音,“倒”是一個多音字,在本課讀“dào”,它還有另一個音“dǎo”。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發現不正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4.課件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讀一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五、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教師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小組交流。
(2)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老師點撥。
。3)小結:課文講了“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
六、學習“畫楊桃”這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畫出描寫“我”觀察楊桃和畫楊桃的句子。
2.理解“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了什么?
3.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為什么會笑“我”畫的楊桃?
5.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我”聽到同學們的笑聲后會怎樣想。
。ɡ蠋熤攸c講解在讀人物的對話時,要讀出說話人相應的語氣。)
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八、梳理板書
畫楊桃
“我”:畫成了五角星
同學們:哈哈大笑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三、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匯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四、學習第5~17自然段
1.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
2.學生自讀這一部分,思考:
(1)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3.小組討論交流。
4.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五、學習第18自然段
1.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2.什么是教誨?為什么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
六、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的字:
圖課擺座交哈頁搶嘻
2.學生認字,給生字注音。
3.學生給生字找詞語朋友。(指名組詞)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5.學生說一說怎樣把字寫規范、寫美觀。
6.學生書寫。
7.展示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八、教師總結全文
我們在做事或看問題時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就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九、梳理板書
畫楊桃
老師親自審視讓大家輪流看和顏悅色地說看的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應該怎樣做。
十、教學感悟
《畫楊桃》一文語言淺顯,但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讓學生在課堂上投入到文本呈現的語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這是本課的難點。教育即生活,課堂教學要聯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是其二。在學生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順勢將學生面前的文本材料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畫楊桃是這樣,那么做其他事呢”自然地引向學生的生活。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六個生字,會寫十二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得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重點、難點:
學習抓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2‘
(課件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今天,我們就畫學習一篇與楊桃有關的文章。(板書:畫楊桃)
二、預習交流8‘
1、課前我們都進行了預習,下面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你的預習情況,并相互考一考字音,生字詞,對的加一分
2、教師參與,強調易錯字音
3、小練習:選擇正確的讀音(課件出示)
三、集體探索,理解課文20‘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本課講了一件什么事?(圖畫課上,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在五角星,同學覺得好笑,通過這件事,老師教育大家做事要實事求是)
2、我是怎么畫楊桃的?從中知道了什么?
。ㄗピ~語理解詞句,從中體會我實事求是畫畫)
3同學們來笑我時,老師是怎么表現的?
a)看,走,坐,審視等一系列動作,從中體會教師實事求是地對待問題
過渡語:老師通過他的得實際驗證,證明了什么?(我畫得對)于是他舉起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學生堅定地說,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b)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呢?
過渡語:是因為他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同學們卻說“不像”,引起了他的沉思。老師怎么做得呢?
c)同學們通過他們的實際觀察最后他們的態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抓句子:不……像;像……五……五角星:吞吞吐吐,不好意思,體會到學生知道自己錯了。)
d)這時老師的神情又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和顏悅色,學生認識到了自己錯在哪里了)
e)分角色朗讀老師同學們的對話,體會兩種不同的態度。
4、小結:
是啊,當出現不同答案時,我們不要急于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而應該通過自己的實際觀察,驗證再做出自己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就像老師說得:“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弊屛覀兠恳粋人都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吧。同時,在寫法上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當遇到問題時,老師與同學間不同的對待問題的態度;當同學知道自己錯了后前后態度的變化。這些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大家可以在今后的寫作中借鑒一下。
四、習字指導10‘
1、教師(課件出示生字),觀察生字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哪些字需要指導?
2、教師點撥,并范寫
3、學生運用方法仿寫
4、與范字對比,并修改。
5、小組內寫字,點評,修改。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7
一、教學目的:
1、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用。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在學習活動中,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有效的知識技能體系,學會系統思考。
3、 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觀念、換位思考的思想觀念以及尊重他們感受的思想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第二部分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所說的那段話。
三、教學方法: 整體閱讀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
四、教具準備: 楊桃
五、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理解課文
第三課時:字詞訓練,給課文分段
六、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1、出示“智慧樹”,提出自我評價要求。
二、揭示課題:23、畫楊桃
三、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 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流利程度展開評價。(頭兩個自然段全班合作檢查,后幾個自然段同桌合作檢查)
2、 說說自己覺得在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如:不容易讀正確的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展示在黑板上,教師權衡,能馬上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先留下來在理解課文時合作解決。
四、理解課文:
1通過引導學生專心閱讀課文(閱讀方式可以多樣化——快讀、默讀、小聲讀、略讀),解決對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對話部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理解老師說的那段話。
。1)、出示重點句子,讀一讀。
(2)、問:你認為這段話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3)、出示詩歌《題西林壁》,問:你能不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老師選擇在理解完老師所說的話后出示這首古詩?
。4)、出示填空題:
看的角度不同,( )也就不一樣。因此,當我們看見( ),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 )。我們應該( )?吹绞鞘裁礃拥木停 )。
五、拓展練習,讓學生自己上網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與課文有關的其他知識。
第三課時(略)
板書設計:
23、畫楊桃(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我 教師 幾個同學
。ㄏ肫鸶赣H的話)
認真看、老實畫 看了看 哈哈大笑
審視 ( ? )
神情嚴肅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換個角度看問題!
課后反思:
應該說今天這兩節課還是給我帶來了快樂,因為它使我有了很強的成就感,我終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課文了。雖然還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碼在設計和操作上比以前有進步。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做得比較好的是:1、能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活動主人的位置上;2、能根據新課程標準創造性的處理教材;3、評價用語比較到位,所以學生能順著我的思路“走”。需要改進的地方是:1在質疑的環節中教師應有效引導學生提問有研究價值:以后可以想這樣,讓學生把自己提出的問題寫下來,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歸納出幾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2、有些學習活動沒有做到有始有終:如提出讓學生合作學習,但在匯報交流時卻沒有引導學生以合作形式交流;3、教師對教材的深挖還是不夠,對一些重點詞匯自己都沒有仔細琢磨,心中沒有明確的定義,導致在引導時不明確。
只關注大處,不琢磨小節,始終是我性格的弱項,這也反映在我的課堂教學行為當中。以后我要從關注細節這方面完善我自己的思維和行為。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哈哈大笑、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詞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4、繼續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思想教育: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系上下文,體會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講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體會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題質疑導入: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例:(1)誰畫楊桃?(2)怎樣畫楊桃?(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ǘ⿲W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ㄈz查自學。
。ㄋ模├斫庠~義。
1.理解詞義。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ㄎ澹┳宰x課文,初步了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知道本文寫的是“我”在圖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學們大笑。老師仔細觀察后,肯定了我畫的內容是對的,并講明了道理。
2.讓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句,提出質疑。
(六)作業。
1.寫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ㄒ唬┳x題導入。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用一句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完整。
例:
。1)“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
。2)“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把它畫成了五角形。
。3)“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師的肯定。
3.提問引入:
“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學們大笑,老師沒有批評,反而肯定了“我”畫的是對的,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仔細閱讀課文,弄清其中的奧妙。
。ǘ┳プ≈攸c,理解內容。
1.指名讓三位同學分三部分朗讀課文。
(1)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數第2自然段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誨?什么叫受用?
。2)老師講的是什么話?父親講的又是什么話?
。3)指名回答后,引導提問:為什么老師和父親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讀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2)這是誰在什么時候對“我”說的話?
。ㄟ@句話是父親在“我”讀小學四年級初學畫畫時,經常叮囑“我”的話。)
。3)經!岸凇笔鞘裁匆馑?
。ā岸凇笔窃偃龂诟赖囊馑。經常叮囑說明父親不止一次地這樣教導“我”。)
(4)指名讀句子。
(5)“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畫走了樣?”
。ā跋氘斎弧笔菓{主觀想象,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爱嬜吡藰印笔侵府嫵鰜淼膱D形和原來的實物不一樣。”)
(6)父親為什么告訴“我”不要“想當然”?
。ǜ赣H告訴“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否則就會把東西“畫走了樣”,失去了原物的本來面目。)
(7)讓學生說說自己理解父親這番話的意思。
4.讓學生自讀第二部分。邊讀邊想圖畫課上“我”畫的楊桃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會畫成這個樣子?
(1)讓學生依照課文內容回答。
。▓D畫課上“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個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出示句子:
“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3)指名讀句子后,討論:為什么圖畫課上作者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呢?
(因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所以“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樣子。)
。4)作者為什么沒有按照他平時看到的楊桃的樣子畫?
讓學生聯系上文父親的叮囑,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從小父親就教育“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所以“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5)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映?老師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同學們哈哈大笑,老師先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讓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最后和顏悅色地講明道理。
(6)老師是怎么說的?指讀這段話。
(7)讓學生想一想這段話共有幾句?
。8)讓五位同學分別讀句子,說句意。
。9)讓學生默讀這段話用“‖”號給這段話分層。
(10)討論:這段話可以分為幾層?(分兩層)
第一層(1~2句):用具體事例說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第二層(3~4句):教育學生不要譏笑別人,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11)這兩層之間是什么關系?(因果關系)
。12)老師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不要隨便譏笑或否定別人,要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問題,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5.老師在這樣做,這樣說的時候表情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老師神態的詞語。
審視
嚴肅
和顏悅色
什么是審視?老師審視之后表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審視是仔細周密地查看,說明老師看得很認真?春笏l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經過“半晌”認真思考,老師和顏悅色地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ㄈ┗仡櫲模撓祵嶋H。
談話引導: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讀了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讓學生聯系實際談收獲。
(四)總結全文。
。ㄎ澹┎贾米鳂I。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15個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1、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將課文讀通、讀順,
3、教師準備蠟制或塑料制的楊桃模型以及圖片等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出示閱讀提示: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做上標記。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重點指導“肅”的寫法、“叮囑”的讀音、“誨”與“悔”的區別。)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布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交流探究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作者在美術課課上是怎樣畫楊桃的呢?那課文中哪一句話具體描寫了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生交流,師板書:我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從這句話中你們能體會到什么?(生暢所欲言)所以我認為自己畫的( )。
(二)理解第一自然段:
1、師:我為什么要這樣畫楊桃呢?(學生可以自己總結,也可以用課文中的原話回答。)
課件出示:“我讀……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2、同學們看,這里的“叮囑”是什么意思啊?什么是想當然啊? 畫走了樣呢?
從這段話你能看出什么?
3、那你能不能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父親的話呢?好,自己先練習讀一讀。生練讀。師巡視參與學生中。并點評學生讀的情況。
(三)理解3——17自然段
1、師過渡:我記住了父親的教誨,在畫楊桃的時候我認認真真的看,老老實實的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就這樣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同學 和老師又是如何表現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3——17自然段,用筆畫出同學們的表現和描寫老師動作的詞,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師走到學生中間巡視參與小組交流。
2、師: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同學們的態度如何呢?他們怎么說的?
3、老師又是怎樣表現的呢?誰能說一說描寫老師的動作詞有哪些?(課件出示這句話)
4、師:什么是“審視”
5、師:從老師這一連串的動作詞你能體會到什么?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做?
6、師:老師聽完同學的一連串回答,老師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7、師: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8、因此當老師 “半晌,又問同學們:“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同學們是怎樣回答的?
9、師:此時我們的老師準備怎么做?后來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啊?
10、師: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3——17自然段,同學們你們喜歡課文中的老師,還是同學?(生自由選擇)喜歡誰就讀描寫誰的那一部分,注意要讀出老師的——嚴肅,同學們——從嘲笑到不好意思的態度變化,好!自己在下面練習分角色朗讀吧!
三、對比理解,感悟道理
1、當老師看到同學們知錯后,是怎么說的?自由讀第18段
2、討論:這段話可以分為幾層? 用“‖”號給這段話分層
3、這兩層之間是什么關系?(因果關系)
4、老師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老師的話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四、聯系實際,拓展升華
在生活中,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么做?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明白:無論看什么問題或做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著背誦老師說的那段話。
【板書設計】
11 畫楊桃
我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父親 是……就……不要……
同學 哈哈大笑→不好意思 實事求是
老師 審視→嚴肅→思考→和顏悅色
是……就……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朗讀并積累一些詞語。
【過程與方法】
采用朗讀體會法、角色體驗法讓學生在體會、體驗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3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
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喜歡畫畫嗎?誰畫得最漂亮?要畫得漂亮首先要畫得像,要畫得像就要做到:一件物品,是什么,就畫成什么樣。對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畫畫的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認讀。
教師重點講解“倒”的讀音,“倒”是一個多音字,在本課讀“dào”,它還有另一個音“dǎo”。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發現不正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4.課件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讀一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五、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教師指名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小組交流。
(2)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老師點撥。
。3)小結:課文講了“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
六、學習“畫楊桃”這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畫出描寫“我”觀察楊桃和畫楊桃的句子。
2.理解“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了什么?
3.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為什么會笑“我”畫的楊桃?
5.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我”聽到同學們的笑聲后會怎樣想。
。ɡ蠋熤攸c講解在讀人物的對話時,要讀出說話人相應的語氣。)
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八、梳理板書
畫楊桃
“我”:畫成了五角星
同學們:哈哈大笑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
懂得看問題或做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三、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匯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四、學習第5~17自然段
1.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
2.學生自讀這一部分,思考:
。1)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3.小組討論交流。
4.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五、學習第18自然段
1.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2.什么是教誨?為什么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
六、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的字:
圖課擺座交哈頁搶嘻
2.學生認字,給生字注音。
3.學生給生字找詞語朋友。(指名組詞)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5.學生說一說怎樣把字寫規范、寫美觀。
6.學生書寫。
7.展示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八、教師總結全文
我們在做事或看問題時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就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九、梳理板書
畫楊桃
老師親自審視讓大家輪流看和顏悅色地說看的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應該怎樣做。
十、教學感悟
《畫楊桃》一文語言淺顯,但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讓學生在課堂上投入到文本呈現的語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這是本課的難點。教育即生活,課堂教學要聯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是其二。在學生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順勢將學生面前的文本材料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畫楊桃是這樣,那么做其他事呢”自然地引向學生的生活。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11
一.讀下面一段話,完成后面練習。
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顏悅色地說 提起楊桃, 大家都很熟悉。( ),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 ),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 )忙著發笑,( )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1.補上缺少的標點符號。2.根據課文填空。3.老師的話可分兩個層次,試根據已分好的層次,寫出層意。 二.《畫楊桃》寫人物對話時出現了只有人物語言沒有說話人的形式。請你從文中找出四個這樣的句子抄在橫線上。 三.把你很想告訴別人的一件事的真相或者一個道理寫下來,盡量用上“但是”、“因此”、“不要……要”等詞語。 ?/p>
學習小結: 課文畫楊桃 我讀小學四年紀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有一次學校上圖畫課,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有幾個同學看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半晌,他又問道:“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幾個同學搶著答道,同時發出嘻嘻的笑聲。
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個。”
老師讓這幾個同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顏悅色地說:“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的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益。 思考·練習1. 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2. 把老師和顏悅色講的那段話和父親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你從中懂得了什么。3. 讀一讀,再用劃線的詞語寫句子。1) 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2) 當我們看見別的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 △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那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請講給同學們聽。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12
【課業設計】
一、照樣子寫詞語
老老實實( 。ā 。ā 。ā 。
二、在下面的句子里加上恰當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ā 。┬』@子里裝滿了( )野菜。
。ā 。┖⒆觽儯ā 。┡苓M了村。
三、我會比
釘( ) 福( ) 誨( 。 L( 。
叮( ) 幅( 。 『#ā 。 〕#ā 。
【能力遷移】
一、根據要求填空
1、請找出和下面這句話前后呼應的句子:
⑴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第⑴句話是____________說的。第②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說的。他們說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讀下面的句子并填空,體會標點符號的神奇作用
1、“好──笑!”中的“──”表示聲音的拖長,表現了這幾個同學_________的神態。
2、“不……像”!跋瘛濉切恰边@里的三個“……”刻畫了“有的同學知道自己錯誤后____________的神態。
【挑戰奧賽】
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結論,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和發現嗎?想一想并動筆寫下來。
二年級下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篇13
一、導入
上課,同學好。ɡ蠋熀茫┩瑢W們看!這是什么?(生很興奮:楊桃)對!你們怎么知道的?(看書上資料袋)誰來讀一讀?(生讀)看樣子你課前預習課文了,真是好習慣!
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1課,齊讀課題(11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
。ㄒ唬┱埻瑢W們迅速把書打開第41頁,聽清老師的要求:自己大聲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同時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開始!(老師要走入學生中間,認真巡視與傾聽,發現問題幫助他)
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已經讀完了,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師:誰來領著大家讀讀生詞,你領讀得很清楚。同學們看這些生字在字音或字形上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師:同學們的識字習慣真好!讓我們開火車再讀一讀!
恩,真不錯!這回,請同學們自己默讀課文同時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生匯報)(這篇課文主要講我在美術課上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同學們都嘲笑我,老師對同學們進行教育)
三、精讀課文
。ㄒ唬├斫獾诙匀欢危鹤髡咴诿佬g課課上是怎樣畫楊桃的嗎?
師:同學們概括的不錯,有自己的見解。那你們知道作者“我”在美術課上是怎樣畫楊桃的嗎?
生:有一次……我認認真真的看,老老實實的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你說得非常好,那課文中哪一句話具體描寫了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板書我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師:同學們,從這句話中你們能體會到什么?
生:我畫的很認真,很仔細。
師:所以我認為自己畫的“很準確”。
(二)理解第一自然段:我為什么要這樣畫楊桃呢?
1、師:我為什么要這樣畫楊桃呢?
生:因為他記住了爸爸的話(或者教誨)。(一旦學生沒有找到: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會聽誰的話——老師、爸爸媽媽的話,那課文中的爸爸又是怎樣教育我的呢?)如果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老師就說:課文里是怎樣說的?如果學生直接讀課文里的話。等學生讀完,老師就說:你讀得真不錯,你請坐。好,請同學們把書放下,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我讀……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2、師:同學們看,這里的“叮囑”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囑咐的意思!告訴。。。
師:什么是想當然啊?(生:想是什么樣的就是什么。)那畫走了樣呢?(就是與實際不符!把方的畫成了圓的,把圓的畫成了方的。)從這段話你能看出什么?
生:父親很嚴厲。
生:父親教育我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生:父親教育我要按照物體的形狀來畫。
3、師:孩子們你們體會的真好!那你能不能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父親的話呢?好,自己先練習讀一讀。生練讀。師巡視參與學生中。
師:誰來讀一讀? 師點撥:你真是一位嚴厲的父親;慈祥的父親;嚴肅的父親。
(三)理解3——17自然段
1、師過渡:我記住了父親的教誨,在畫楊桃的時候我認認真真的看,老老實實的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就這樣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同學和老師又是如何表現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3——17自然段,用筆畫出同學們的表現和描寫老師動作的詞,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師走到學生中間巡視參與小組交流。
2、師: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同學們的態度如何呢?(生:哈哈大笑 都來嘲笑我 都笑話我)(板書:在第二行同學 嘲笑→ )
師:于是他們說你讀(生讀)——楊桃是……?接著你再讀(另一生讀):倒不如說是……
3、老師又是怎樣表現的呢?誰能說一說描寫老師的動作詞有哪些?(課件出示這句話并把動作詞加大變色:看 到 坐 審視 回到 舉起 問)
4、師:什么是“審視”(就是仔細看)(反復的看)
5、師:從老師這一連串的動作詞你能體會到老師在干什么呀?
生:老師在觀察,反復的看!
師:對!老師在審視我畫的楊桃。(板書:第三行 老師 審視)
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老師想看看坐在“我”的座位上看到的楊桃到底是什么形狀。
師:當老師看完后“回到講臺前,舉起我的畫問大家:這幅畫像不像?”
同學們怎么說的?(生:不像!)師:那像什么(生:像五角星!)
6、師:老師聽完同學的回答,老師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生: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了)(板書第三行 老師 審視→嚴肅)。
7、師: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生:因為老師發現同學們沒有站在我的角度觀察到楊桃的形狀,他們只是盲目的嘲笑我。你能夠理解此刻老師的心情你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
師:(無論回答的怎樣讓學生通過投影儀在不同角度看一看重點是側面和正面)
好了,同學們讓我們看看大屏幕上的楊桃:左面的同學,你們看到的是五角星嗎?(不是。┯颐娴哪?(不是!)中間的呢?(是!)所以,從我的角度觀察,作者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對嗎?(生:對)因此當老師 “半晌,又問同學們:“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同學們是怎樣回答的?
生:好——笑 師:還是在嘲笑我對嗎?(對)
師:什么是“半晌”(生:過了好長時間、好久)說明我們的老師在——(思考) (板書第三行 老師 審視→嚴肅→思考)老師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師:此時我們的老師想做什么。
生:老師想讓同學們站在我的角度觀察楊桃的形狀。
師:你理解了,你明白老師的用意了。
師: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你現在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生:“不……像”
師:“那么像什么呢?”
生:“像……五……五角星”
師:“好,下一個!
就這樣老師讓同學們一個一個的這樣觀察下去,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1:說話吞吞吐吐
生2:不好意思(或師:也就是有一點不好意思)。
(板書:在第二行同學 哈哈大笑→不好意思)
師:哎!你們真聰明!這里的省略號就是說明說話吞吞吐吐,這個省略號用的真妙!能讓我們看出課文中的同學——師:知道——生:錯了!
8、師: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3——17自然段,同學們你們喜歡課文中的老師,還是同學?(生自由選擇)喜歡誰就讀描寫誰的那一部分,注意要讀出老師的——嚴肅,同學們——從嘲笑到不好意思的態度變化,好!自己在下面練習分角色朗讀吧!
9、師:誰來試一試?其他的同學注意聽看誰讀得好。(師讀旁白)
誰還想讀?這么多同學呀!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我們就先讀到這兒,下課了自己找時間可以讀給你們班的老師聽一聽好嗎?
好,請同學們把書放下。
。ㄋ模┬〗Y:看指板書內容:
師: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1——17自然段,同學們,老師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從父親這句話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生:畫畫時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
師:父親的話只用于畫畫嗎?
生:不!生活中也可以……(一個人)
師:也就是父親教育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實事求是(板書:實事求是)
正因為這種實事求是的思想,所以我在美術課畫楊桃時是認認真真的看,老老實實的畫,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同學們在老師的教導下由哈哈大笑到不好意思,文章這種對比的寫作方法讓我們與文中的同學們達成了共鳴——知道自己錯了,看到“同學們”此刻的表現我們老師的態度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
好下課!同學們再見!
板書:11、畫楊桃
我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同學 哈哈大笑→不好意思
老師 審視→嚴肅→思考→
父親 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