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導學案(精選3篇)
畫楊桃導學案 篇1
學習目標:
知識:學習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學會本課生字詞語,理解“叮囑”、“教誨”、“受用”等詞語。
方法:學生親身體驗,自主閱讀,合作學習。
情感:學生體會出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重點難點:
本課學習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設置 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楊桃)誰知道這種水果叫什么?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
2、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楊桃,把你看到的楊桃實事求是地畫下來。
3、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
4.本文作者小時候也畫過一次楊桃,并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二、閱讀質疑 自主體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看看你已經讀懂了什么?
2、 學生交流,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脈絡層次與立意主旨
三、合作質疑 互動體驗
1、指名讀生字,并說說還在哪些詞中見過它們。
2、指名讀課文 ,相機指導讀流利。
3、交流課文內容 說說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4、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的問題請同學讀書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四、變式質疑 深入體驗
1、品讀父親的話。從這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理解“想當然”, “叮囑”
2.看大屏幕加提示語自由練讀。
父親( )說: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3.指名讀。評讀 賽讀。齊讀,記住父親的話。
你從哪里知道“我”記住父親話的?
出示句子,自己讀讀體會他們的意思一樣嗎?
1)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的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
2)我看,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指名說。一生讀,其他生聽再體會,再說區別。
師小結:少了“認認真鎮,老老實實”表達的意思就大不一樣,所以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
五、應用質疑 矯正體驗
1、讀一讀,寫一寫。
dīng zhǔ shěn shì duān zhèng yán sù
( ) ( ) ( ) ( )
shǎng wǔ hé yán yuè sè jiào huì shú xī
( ) ( ) ( ) ( )
2、形近字我巧辨。
叮( ) 囑( ) 幅( )
釘( ) 屬( ) 副( )
晌( ) 悅( ) 誨( )
響( ) 說( ) 悔( )
第二課時
一、情景設置 激趣導入
1、認讀生字
2、上節課我們知道作者謹記父親的話,認認真真地把桌上的楊桃畫下來,當我把畫交上去的時候,同學們是怎樣說的?老師又是怎樣教育的呢?它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閱讀質疑 自主體驗
默讀第3至18自然段思考:
1.這部分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2.找一找“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3.把實物擺到桌上,讓從不同座位的同學說說自己看到楊桃的樣子,特別是前排靠邊的同學說說自己看到楊桃的樣子。
4.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體會“我”畫畫實事求是。“我”之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是因為____________。
5.我遵從父親的教誨,認真地看,老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滿以為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揚,然而,同學們是怎樣看的呢?
三、合作質疑 互動體驗
1.出示討論題:
①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
②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呢?
2. 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
a 出示兩段對話,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么發現?
b補充提示語,在體驗中表情朗讀同學們嘲笑我的話語。同時說說為什么要這么朗讀?學生互相評價。“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 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聲說)“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異口同聲地回答)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 “不……像。”________。(那個同學發現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___________。(他遲遲疑疑地說)“好,下一個。”
3.想象說話。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這一看,________;這一看,_______;這一看,_________。
讓我們來讀老師的話,看老師要告訴我們什么?
品讀老師的話。
a.自讀自悟 b.小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賞不同角度的楊桃圖片。
d.指導讀好這段話。
四、變式質疑 深入體驗
1. 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齊讀最后一節。理解“教誨”
(1)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2)為什么說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說一生受用?
2、同學們,“楊桃”風波結束了,但美術課繼續上下去,孩子們繼續畫羊桃,你猜想一下,這時他們的楊桃會畫成什么樣子呢?同時展示同學們自己在不同角度畫的楊桃并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五、應用質疑 矯正體驗
1、辨一辨,填空。
幅 福 富
幸( ) 一( )畫 ( )有
做 作 坐 座
( )業 ( )位 ( )文 合( )( )工
2、選擇正確的詞語。
嚴肅 嚴格
1. 彭老師一向對我們( )要求。
2.小強做錯了事,媽媽( )地批評了他。
教育 教誨
3.山村的孩子渴望受到良好的( )。
4.雖然我離開母校多年了,可是老師們的( ),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熟練 熟悉
5.媽媽是我最( )的人。
6.姐姐在電腦上打字很( )。
畫楊桃導學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重點語句,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
切蘋果:
準備2-3個蘋果,請學生上講臺用不同的方法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半。
師:通過剛才的分蘋果活動,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不同的方法,分出來的蘋果是不一樣的。
二、導入本課:
不同的方法,分出的蘋果各式各樣,那么畫畫呢?不同的角度,畫出來的畫一樣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隨作者岑桑回到他那節小學四年級的美術課上,去看看他是如何——畫楊桃的。(板書課題)
三、溫故互查
1、我會選:教誨(huǐ huì)
2、寫出近義詞:教誨——( )( )( )
過渡語:教誨就是教育,教導的意思。那么,文中誰的教誨使我難忘呢?板書:(父親 老師)
3、出示最后一段:(齊讀最后一段)
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這是一種怎樣的教誨呢?他們的教誨相似之處在哪里呢?這將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四、設問導讀:(一)
1、默讀1-2段,找出父親說的話。
2、大屏幕出示: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1)、叮囑: 。 想當然:。
(2)這句話讓我懂得了 。
(3)、齊讀。
3、過渡語: 父親對我的要求是嚴格的,那么我在學校美術課上畫楊桃的時候,有沒有忘記父親對我的叮囑呢?
4、找出我畫楊桃的句子: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5、引讀:是有了父親的諄諄叮囑,作者在美術課上才會——(讀)“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五、設問導讀:(二).
默讀課文6-17段,想一想:
師:我這樣認真地畫、老實地畫、自信地畫,滿以為自己畫的很準確,可是當同學們看了我的畫后,他們的反應如何呢?老師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文中找出老師和同學的兩次對話,二人小組分角色練讀。
1、出示兩段對話,學生分角色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么發現?
2、從兩次對話中你發現同學的態度剛開始是 ,后來變得 。
3、老師的態度剛開始 ,是因為 。
后來老師的態度 是因為 。
4、(點撥:標點符號不同,感情不同。)
六、設問導讀(三)
朗讀老師的話,思考:(四人小組交流)
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相似之處在哪里?這些話都說明了什么道理?這個道理僅適用于畫畫嗎?
1、出示老師的話,四人小組交流每句話的意思。
2、出示父親和老師的話,發現相似之處。
“看到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的”。
3、這些話都說明了一個道理: 實事求是
4、這個道理僅適用于畫畫嗎?
在寫作文時,我們要實事求是,
在語文課上,我發現老師黑板上的一個字寫錯了,我要實事求是, 。
5、再次朗讀這句話。
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真的使他一生受用。作者最終成長為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出示作者簡介)
七、鞏固提升:(選擇其一做)
(1)、我想對文中的父親說:
(2)、我想對文中的老師說:
(3)、我想對文中的作者說:
八、總結。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板書設計:
5、 畫楊桃
父親
實事求是我(一生受用)
老師
畫楊桃導學案 篇3
學案 教案 一、收集“楊桃”的有關知識。 二、通讀課文,疏通詞句。 初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準字形,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不懂的查字典,并在書上做好批注。 1、“肅”字是____舌音,共有__畫,第七筆是__; 2、形近字組詞: 響( ) 誨( ) 幅( ) 晌( ) 悔( ) 福( ) 3、理解詞語含義: 審視: 教誨: 想當然: 和顏悅色: 三、整體感謝知,理清思路。 這篇課文先略寫父親教導“我”_________,接著具體地敘述“我”_____________的事,最后寫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細讀課文,深入思考,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父親要求“我”做到什么? (2)在圖畫課上,“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認為畫得怎樣?(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通過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3)老師的表情有了幾次變化?(用文中的詞語回答)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4)第十八自然段,老師說的一段話,想告訴我們什么?為什么“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五、回顧全文,總結提升。 學習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談談學習、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情及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豐富閱讀,拓展視野。 閱讀配套同步閱讀《草葉上的歌》中的三篇課文25、26、27課。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前排、靠邊、準確、審視、半晌、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干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事。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1、自學反饋 2、交流質疑 3、分組展示 4、課后檢測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