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怎樣放得更大-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板書設計:
4、怎樣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鏡 看
——(兩個凸透鏡組合) 到
——光學顯微鏡 更
——電子顯微鏡 多
——掃描隧道顯微鏡 ……
——……
教學后記:
4、怎樣放得更大-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板書設計:
4、怎樣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鏡 看
——(兩個凸透鏡組合) 到
——光學顯微鏡 更
——電子顯微鏡 多
——掃描隧道顯微鏡 ……
——……
教學后記:
8、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有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于相應的環境保護行動。...
7、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引起的。過程與方法:1、調查家鄉水環境污染和治理情況。2、學習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1、增強保護家鄉水環境的責任感。...
6、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根據這些現象可以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硫酸銅溶液和鐵釘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過程和方法:繼續學習“假設—檢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式。...
第三單元 宇宙1、地球的衛星——月球【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過程與方法:1、 能利用多種渠道搜集有關月球的信息。...
7、控制鐵生銹的速度【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使鐵生銹。在平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把鐵與水、空氣隔絕開是防止鐵生銹的好方法。...
5、鐵生銹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1、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新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1、放大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能看到更多的細節。2、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4、分類和回收利用【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約資源。2、垃圾分類、分裝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3、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8、探索宇宙【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宇宙空間分布著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2、宇宙是運動變化的,膨脹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過程與方法:1、對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研究,發現一些有效信息。...
1、一天的垃圾【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人們在生活中會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這些垃圾一經丟棄會給環境帶來污染。過程和方法:調查統計家庭中一天產生垃圾的名稱、重量和種類。...
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過程與方法:1、 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2、 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8、物質變化與我們【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人類進行的所有的生產活動和人類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質的變化。過程和方法:用總結、整理知識的方法幫助建構科學概念。...
1、地球的衛星——月球【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過程與方法:1、 能利用多種渠道搜集有關月球的信息。...
2、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別在于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