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知識的綜合運用教學實錄
一、談話導入師:同學們,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就要跨出小學校門了,在這六年的小學生活中我們學樣發生過哪些變化呢?學生舉例:有學生人數的變化,有學校環境的變化等。師:可是,在數學中有沒有一種好的方法能把我們所說的變化情況直觀、形象地達出來呢?(揭示:統計圖)師:那么我們學過了哪幾種統計圖,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師:要制作統計圖首先需要什么?(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哪里收集?學生各抒己見主要集中在網上收集。師:今天,老師正要帶著大家一起在網上學習。[評析:談話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統計圖的有關知識復習,為學生后面分析和運用知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 準備階段讓學生進入網頁上的“統計知識”單元,進行有關的統計圖的復習。1、根據下列要求在網上“統計知識”中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反映情況,在網頁上寫字母。(1)六年中學校學生人數的變化情況;( )(2)近三年來學校增添電腦的數量;( )(3)學校中高年級班級數量分布情況。( )2、學生交流(分別說出理由)。(1)六牛學校學生人數的變化情況為什么選用折線統計圖?生:折線統計圖能清晰地反映數量的變化情況。(2)近三年來學校增添電腦的數量選擇哪一種統計圖比較合適?生:條形統計圖。師:這幅圖你能看出什么信息?生:學校增添電腦的數量每都在增加。師:你們有什么希望?(希望今后能多幾次和我們在網上上課。)(3)哪種統計圖能清晰地反映學校中高年級班級數量分布情況?生:扇形統計圖。師:班級數量分布情況指什么?生:班級數量分布情況指各年級班級數量占全校班級總數量的百分比。師:該圖能說明哪些具體情況?生:哪個年級班數量最多,哪個年級班級數量最少。[評析:學生通過在電腦上練習,進一步鞏固了統計圖,更加明確了各種統計圖的物點,利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二) 實踐操作。在網上“學校簡介”中收集相關數據,填入相應的統計表內。在網上的“制統計圖”中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補充完整。(1) 學校設施面積分布情況學校設施教學區辦公區活動區綠化區百分比 (2) 2000-----2003年學校近視率變化情況年級四五六男生人數 女生人數 ① 完成統計表后制完統計圖。② 展示部分制作的統計圖。4.討論(1) 學校設施面積分布情況。 師:為什么選用扇形統計圖制作?(學生說明理由后示范操作。) 師:如果已知學校占地面積為20000平方米,你能求出相應的面積嗎?(交流計算結果)(2) 2000-----2003年學校近視率變化情況。 師:你們選用哪種統計圖進行制作?生:條形統計圖。(學生示范操作)師:從統計圖中你能看出怎樣的趨勢?生:近視率逐年上升。師:說明我們應該注意用眼衛生,認真做好眼操,保護好自己的視力。(3) 學校高年級男女人數情況。 師:我們制成哪種統計圖較合適? 生:條形統計圖。(學生示范操作)師:這些數據哪些需要計算?(學生回答)師:你發現什么現象?(學生發現有些年級男女人數相同,有些年級男生比女生多……)(三) 調查活動。① 提出要求。 師:學校想要準備改建校門,想請同學們幫忙,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校門設計方案。(學生進入“校園簡介”,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新校門設計方案。)② 當場調查全班同學的喜好情況并記錄在網頁上。③ 根據統計的數據,得出本班學生對校門的喜好情況。 師:這些數據能說明什么問題? 生:說明方案設計一比較受歡迎。師: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生:方案一的設計比較現代。生:方案二的設計比較古樸,沒有什么特色。師:這只是我們班的想法,并不能完全說明情況,我們應該結合六年級其班級,才能完全反映六年級的學生對學校新校門的喜好情況。學生單擊下一頁,結合本班的喜好情況,完成六年級學生對新校門的喜好況的統計圖。(個別學生發送到主機展示)師:我代表學校感謝大家,我會把你們的建議告訴給學校,供學校參考。[評析:運用統計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更加激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歸納小結師:今天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學生交流)師:總之,統計圖與我們的生活更密切的聯系,希望同學們今后能將更多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四、作業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數據,制成合適的統計圖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