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二)》教案(精選3篇)
《圓的認識(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折紙活動,探索并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體會圓的對稱性。
3、在折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 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并體會圓的對稱性。
難點 :在折紙的過程中體會圓的特征
教具 : 教學圓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亮亮借助光盤畫了一個圓,剪出了一個圓紙片,這個圓的圓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來了。你有辦法找出來嗎?
二、 探索活動:
1、 引導學生開展折紙活動,找到圓心。
。1)自己動手找到圓心。
。2)匯報交流找圓心的過程,并說出這樣做的想法。
2、 通過折紙你發現了什么?理解圓的對稱性。
。1)欣賞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2)再折紙,體會圓的軸對稱性,畫出圓的對稱軸。
(3)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
3、通過折紙你還發現了什么?理解同一個圓里直徑和半徑的關系。
。1)邊折紙邊觀察思考同一個圓里的半徑有什么特點?
(2)邊折紙邊觀察思考,同一圓里的直徑與半徑有什么關系?
。3)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一個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三、課堂練習。
1、讓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做完后交流匯報。
2、完成“練一練”進一步鞏固圓的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3、完成“填一填”
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并試著填一填,有困難的向老師或同桌請教。
匯報交流,說答題根據。
4、完成書后第3題。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本節內容。
《圓的認識(二)》教案 篇2
課題 圓的認識(二) 課型 新授
內容 科書(北師大版)第十一冊第6-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折紙活動,探索并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里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2、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體會圓的對稱性。
3、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 圓的對稱性、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難點 找出各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及提高識圖能力
一、新授
活動一:請用含有圓形的物體在紙上畫一個圓
活動二:你能找出這個圓的圓心嗎?試一試有哪些方法
活動三: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可能發現:把圓至少對折兩次就可以找到圓心;
圓是軸對稱圖形;
折痕就是圓的直徑,圓有無數條直徑,有無數條半徑;
直徑長度是半徑的2倍等。
活動四:總結(書上第6頁)
二、鞏固
1、書上第7頁
最好讓學生親自折一折、畫一畫,再填空。
2、書上第7頁“做一做”
從操作中體會并發現,兩個圓繞圓心旋轉,可以重合無數次,感悟圓是“旋轉對稱圖形”(不用學生說出這個名詞)
3、書上第7頁“練一練”1、2題和第第8頁3、5題
。ǖ2、5題要著重指導,培養學生的識圖和分析能力)
4、書上第8頁第4題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并讓學生親自操作這種找圓的直徑的方法。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1/2 。
d = 2r 或 r = d/2
《圓的認識(二)》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圓的認識。
2會用圓規畫圓。
3、正確解答相關習題。
重點: 正確解答相關習題。
難點:圓的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及空間觀念的發展。
教具: 教學圓規
教學過程:
二、 溫馨回憶:
1、我們認識了圓,這節課先來個溫馨回憶,我們都學了哪些知識?
2、讓學生自由發言,師歸納板書出來。
圓的畫法
圓的半徑和直徑以及他們的關系
圓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優越性
圓的對稱性
利用圓設計美麗圖案
二、我們認識了圓,還要會應用我們學習的知識解決問題
。ㄕn本)
六、作業
1、教材第7---8頁練一練
2、試用我們學過的圖形設計一幅漂亮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