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窮人》教學設計
③說說:漁夫經過一番簡短的考慮,最后作出了一個什么決定?
(把孩子抱來,一家人熬下去。)
④理解句子:“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
a.換詞法理解“熬”字。(挺、度、頂、堅持、克服……)
b.討論:這里為什么要用“熬”而不用其他的字詞呢?
(體會:“熬”是極度忍受的意思。反映了漁夫明知困難大,卻寧愿自己多受苦,也要幫助這兩個孤兒的善良而美好的心靈。同時,也表現了漁夫的堅強,雖身處困境,卻相信一定能戰勝困難,渡過難關。)
⑹“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擔心呢!”這里兩個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續。
4.品讀結尾,再次體會人物品質。
課文的結尾耐人尋味。“‘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帳子。”此時,丈夫和自己想到一起了,桑娜如釋重負,外表平靜而內心激動。因此,平靜而欣喜地吐出那樣的話,做出那樣的動作“在這里啦”的“在”字是語句的重音所在,它飽含著桑娜“一塊石頭落了地”的輕松心情和“你不用催了,我已經這樣做了”這樣的潛臺詞。
三、課堂小結
1.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部分。
2.想象:漁夫一家今后的生活會是如何。
3.教師小結:課文通過寫漁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顧自家的困苦,收養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反映了在沙皇統治下的俄國窮苦漁民的悲慘生活,表現了窮苦的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寧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質。
四、作業設計
作者用“窮人”做題目,你認為有道理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如果不用“窮人”做題目,還可以用什么作題目。說出自己的理由。
板書設計:
桑娜 等待漁夫 縫補破帆 勤勞 善良
窮人 探望西蒙 抱回孩子 富有同情心
漁夫 僥幸歸來 收養孩子 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