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第四課時
古代詩歌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一朵奇葩。經過時間的篩選,優秀的詩歌已成為不朽的經典,叩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和熏陶。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課程目標中提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學古代詩歌欣賞這一課時,緊扣閱讀材料,讓學生反復誦讀,引導學生借助注釋讀懂詩歌,了解詩意,感受詩歌中包含的情感。在閱讀中使學生知道,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詩歌歷史,古詩語言凝練,內涵豐富。以閱讀材料中的四首古詩為切入點,以點帶面,鼓勵學生初步了解一些有關詩經、唐詩、宋詞、元曲的知識。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古代詩歌,增強對古代詩歌的興趣,感受古代詩歌的特點。
2、能誦讀古代詩歌,大體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3、通過誦讀古代詩歌,賞析古代詩歌,感受古代詩歌的魅力。
4、初步了解一些有關詩經、唐詩、宋詞、元曲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語:請同學告訴我,咱們這次綜合性學習的的內容是什么(輕叩詩歌 的大門)?這節課我就輕輕地叩開詩歌的大門,走進古代詩歌的殿堂。
二、請同學們快速閱讀閱讀材料中的四首古詩,看看在編排上有什么特點?現
在我們就按小組匯報交流。
三、《詩經》
1、讀《詩經 采薇》。
2、理解詩意,賞析。
3、背誦古詩。
4、知識拓展:
(1)“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寫作方法。
(2)有關《詩經》簡介。
(3)《詩經》》中的千古傳唱的名句欣賞。
(4)《詩經》的魅力和影響。
四、唐詩
1、比賽讀《春夜喜雨》。
2、學生賞析。
3、教師交流自己賞析的方法。一字盡顯風流。
4、用拍手歌的形式唱。
5、知識拓展:
(1)初唐詩歌、盛唐詩歌、中晚唐詩歌簡介。
(2))唐詩的形式。
(3)唐詩的代表人物。
五、宋詞
1、讀《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2、理解、賞析。
3、配曲唱。
4、宋詞知識簡介。
5、宋詞的分類及代表人物。
6、看錄像,了解柳永、辛棄疾、李清照、蘇軾等人的代表作及特點。
六、元曲
1、展示朗讀。
2、理解賞析。
3、教師補充寫法上的獨特之處。
4、簡介白樸和馬致遠。
5、欣賞動畫——馬致遠的《秋思》。
六、老師作課堂總結。
板書 : 古代詩歌欣賞
詩經 唐詩 宋詞 元曲
課后反思
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綜合性學習自主、探究、開放的特征。在學生的交流匯報中,我參入其中,適時點撥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古代詩歌的特點,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詩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優美實用的課件和錄像為教學錦上添花,幫助學生感性地理解、賞析古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多種形式誦讀古詩,為學生理解和背誦古詩助一臂之力。古詩是每次水平測試的必考內容,包括整首詩的默寫,字詞詩句的理解,詩人情感的體會等。是扎實地上好閱讀材料中的古詩,還是盡情體現閱讀教學的特征呢?我很彷徨、為難,要把這二者統一實在不是很容易的。因此我就以閱讀材料中的古詩為點,以點帶面。此次教學只是本人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中的一次嘗試,很不成熟,存在很多問題,希望能夠得到各位教師的真誠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