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給課文分段寫段意并能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日本人民為什么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
二、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齊唱或獨唱抗戰歌曲。
聽著這些振奮人心的歌曲,仿佛把我們帶回了那炮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在那血與火的歲月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終于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掛圖,指識聶榮臻將軍,教“聶”、“臻”的讀音。
在無數可親可敬的革命先輩中,有這樣一個人(出示圖片),他的名字叫——(指識聶榮臻將軍,教“聶”、“臻”的讀音)他對新中國的貢獻可謂是功勛卓著。
在電影電視或者課外書籍上看到過聶將軍的請舉手。
這些電影、電視的片名還記得嗎?講有關聶將軍的什么事?
聶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略作介紹:(投影)
聶榮臻(1899~1992):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一生功勛卓著。今天我們學習一則有關他的故事。(板書: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
(1)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弄懂它們的讀音,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想想文章中有哪幾幅畫面給你留下了印象?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和藹 活菩薩 至仁至義 有始有終
無辜 拘束 流露 驚恐 拽著
(2)指名讀,幫助學生正音。齊讀。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領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驚恐:驚慌恐懼。
無辜:辜,罪。沒罪的意思。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顯得不自然。
至仁至義:至,最。最仁愛,最講正義。
有始有終:指人做事能堅持到底。
(4)齊讀生字詞,讀了第一行和第二行詞語你發現了什么?
(5)請你盡量用上述詞語介紹課文中的人物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并給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幾幅畫面給你留下了印象.
救出孤女 關心 送歸 感恩
4、默讀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說出各段的主要內容。(根據上面的標題,我們試著給課主分段)(四人小組討論)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八路軍戰士從炮火中救出兩個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寫聶將軍無微不至地關心兩個日本小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寫聶將軍設法將兩個日本孤女送往日軍指揮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寫由親友撫養長大的日本孤女專程來中國看望并感謝聶將軍。
(板書:救出——關心——送歸——感謝)
5、各自輕聲試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提問: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在抗日戰爭中,聶榮臻將軍關心和照料在戰火中受傷的兩個日本孤女,并設法將她們送往日軍駐地的經過。反映了聶將軍寬仁大義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誼 。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