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腳印》教學設計與反思
(22-24)
《金色的腳印》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以正太郎的眼光來寫的,老狐貍用調虎離山之計營救小狐貍未遂,接著又在正太郎的家里做窩,喂養小狐貍,繼續想辦法救小狐貍,當正太郎遇到危險的時候,老狐貍救了正太郎。展現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歌頌了愛的力量,同時也贊美了動物與人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共處的美好關系。
一、成功之處
我覺得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有兩點:
1、這節課中我主要用了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我感覺我設計的一組電子幻燈片是很好的。它很好的展示了我的教學意圖,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教學效率。
2、這節課中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和外地學習的經驗,合理的讓學生使用了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在教學改革發展成必然的今天,不改革是不行的。只有改革,才有發展,才有進步。
二、要改進的地方
1.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轉變為自主探究,關鍵在于設計好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教學過程中,學生進行了大規模的討論,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之后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說的能力,使學生敢說、會說。
案例中以“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如此以一問題統領全文,不僅產生了領悟作者意圖的解讀效果,而且贏得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注意向這方面發展。
2. “上課,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時,不是一味地聽;在老師是指導和糾正,不是一味地講。”展開討論,暢所欲言,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一些有深度、有爭議的問題,一時搞不明白。這我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交流,在辯論中明晰,互相啟迪,共同提高。在這次教學中我就注意做到了這一點。我深深地感到:學生自主快樂學習,就是老師在教學中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