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長篇小說的梗概,瀏覽作品的精彩片段,初步了解湯姆·索亞的歷險經歷,感知他的性格特點。
2、培養學生組織合作能力;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3、通過加深對作品了解,激發起學生課外閱讀原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在快速閱讀中培養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與精神,激發起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電影片段、課件、布置課前預習、印發表格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人物,激發閱讀興趣
師:我們前兩講課閱讀了兩篇外國短篇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慘命運喚起了我們深深的同情。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叫小男孩,先來認識一下這個新朋友吧。
(播放《湯姆·索亞歷險記》電影片段【47秒】)
師:同學們,這位新朋友叫什么名字?
生:湯姆【教師出示課件,板書課題和作者——“歷險”用紅色字】
師:沒錯,這位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主人公湯姆·索亞,創造他的人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我們都收集了他的資料,有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他?
請2-3位學生回答
【課件展示馬克·吐溫資料介紹】
師總結:馬克·吐溫本名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他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競選州長》《百萬英鎊》,長篇小說有《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二、閱讀梗概,了解主要內容
師:從剛才幾十秒的視頻中,你們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男生啊?
生:有趣!
師:湯姆有一些有趣的歷險,你們想不想知道啊?
師:請同學們較快速地閱讀本課梗概部分,看看湯姆有哪幾次歷險,按小組合作把歷險時間填入表格,比賽哪個小組速度快,概括完整。【出示表格課件】
事件
人物地點(測膽量)(湯姆、哈克)(墓地)(當“海盜”)(湯姆、哈克、喬奇)(杰克遜島)(鬼屋尋寶)(湯姆、哈克)(鬼屋)(洞中歷險)(湯姆、貝琪)(魔克托爾山洞)(洞中尋寶)(湯姆、哈克)(魔克托爾山洞)
師: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剛才老師看到幾個小組對課文內容概括得很好。下面請小組代表上臺說說你們找出了幾次歷險。展示是要說明這些歷險經歷在哪幾個自然段。
(教師要求小組代表自己上臺,前一代表回答的內容,后一代表不作重復,以活躍學生思維,節省時間。)
【板書:測膽量、當“海盜”、 鬼屋尋寶、洞中歷險、洞中尋寶】
師:大家對故事都有了一定了解,誰能準確概括梗概中的主要內容?
請2位學生發言
師總結:描寫一個淘氣的孩子湯姆和伙伴的一系列冒險有趣的故事。(出示課件)
師:我們一起把湯姆五次歷險都找出來了,相信大家對湯姆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湯姆的這些歷險中,你覺得最驚險的是哪次?同桌之間先交流一下,等下老師請同學與我們分享一下他的想法。
請3-4位同學發言(教師對學生的觀點表示肯定,與學生一起交流)
三、瀏覽精彩片度,分析人物形象
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說了自己認為精彩的歷險,老師覺得讀了故事梗概太簡練了,如果能把書里的歷險仔細地讀一下那該多好啊!
學生表示認同
師:我們一起快速瀏覽精彩片段,找一找精彩片段可能是梗概的哪一部分,概括片段主要內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