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的最后一天》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在學校的最后一天》是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以時間為順序組織全文,空間也比較集中。文中,作者恰當地運用了順敘與插敘相結合的方法,把當時的情景和記憶中的一些片段巧妙地融為一體,使文章既富于變化,又渾然天成。本文作者回憶了自己教書生涯的最后一天和小學畢業班學生們依依話別時的情景,描繪了師生離別時的動人場面,表現了作者對學生的熱愛之情。特別是離別時的情景生動感人,場面描寫細致入微。本文表面看起來是記敘在學校的最后一天課堂上發生的一些事情,實際上是作者教書生涯情感的總結與積淀,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肯定。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馬上就要面臨離開母校、離開小學老師。因此學習本課,可以讓學生提前感受離別情景,更珍惜時日不多的小學生活。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去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的精神實質,能自主讀書,大膽質疑,但對文章的寫作方法、特點掌握不夠,老師要加以指導、點撥,提高寫作能力。
三、教學要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從讀中感悟師生難舍難分的感情。
3、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并嘗試小練筆。
四、教學課時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小學六年馬上就要過去了,還有一個多月,我們就要跟母校、老師、同學告別了,想象一下,在我們小學畢業那一天,會是怎樣的場面呢?(學生暢所欲言)
2、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意大利著名作家喬萬尼.莫斯卡寫的《在學校的最后一天》。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介紹作者。
3、認讀本課生字詞。
4、指名讀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質疑,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預習了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文中有哪些地方讓你印象最深?找出來讀一讀。
二、品讀感悟
1、文中處處都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愛,但又沒有直接寫出來,找一找,讀一讀。
2、小組合作交流。
跟小組內同學交流體現老師對學生的愛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3、全班交流。
文中的語言和動作描寫含蓄地表達了師生之間深厚的感情。
語言描寫如:“中學的都是要嚴格得多,你們要繼續努力學習,做個好學生。我一定不會忘記你們的!我對你們說的都是心里話,記住我的話吧!”、“吹得不錯呀,斯巴多尼!”、“那就吹吧!我們一起吹。”從這些語言描寫體現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囑咐。
動作描寫如:我揉了揉他的頭發。
這些細節描寫體現都是對學生的深厚感情。
4、最后一個自然段含蓄地點明作者的情感,起什么作用?
“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臉上的唾沫印兒。”作者極想留下一些學生的東西作為永久的紀念,所有以前沒收的東西現在都還給了學生,唯有唾沫印兒是學生主動給的,作者極為珍惜,舍不得洗去,這個細節含蓄表達出了老師對學生的不舍,也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出學生對老師的熱愛。這一細節的描寫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