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理想的風箏 第二課時 講讀
c、仰望……仿佛……最幸福……(成功體驗:我快樂!)
幸福是什么意思?放起風箏是比較容易的,為什么劉老師感到幸福,而且是最幸福?(朗讀,讀出你的體會)
小結:在劉老師看來,能夠親手制作風箏,親自把風箏升上天空,能夠做正常人能做的事兒,這就是最幸福的。 d、有一次……故意撒手……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拐,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他終于氣喘咻咻地抓住線拐,臉上飄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
邊讀邊想像,你對哪個詞又有了深刻認識?
(多么不和諧的圖景,多么難看的動作,而劉老師卻全然不顧,依然笑著,叫著,蹦跳著,喊著,他多么快樂呀!我自己來: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故意:試試自己有沒有能力面對困難、克服困難,鍛煉自己,創造快樂的情景。得意和滿足:雖然自己是殘疾人,仍然能做正常人能做的事,這就是他生命的力量。最幸福、最充實:放起風箏,追回線拐,這就能使劉老師感到幸福與充實,這便是對生活的淳樸的愛與追求。)
這是多么動人的一幕呀!誰來讀一讀,讓劉老師離我們再近些!
f、朗讀第十自然段,談談你的理解:
這情景使我深深感動。一個年過五十身有殘疾的老師,對生活有著那樣淳樸、強烈的愛與追求,一個活潑潑的少年又該怎么樣呢?
理解:這情景為什么使作者深深感動?你有什么感受?(劉老師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收獲到的是什么?)(年過半百、身有殘疾,熱愛生活、樂觀向上、自信自強。)
此時,請你想想:劉老師的什么征服了你?
對生活有著那樣淳樸、強烈的愛與追求
是的,劉老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對工作、對生活的淳樸、強烈的愛與追求征服了作者、征服了他的所有學生,也征服了我們每一個讀者。
師生齊讀:已經近三十年沒見到他了。然而他永遠在我的記憶里行走,微笑。他用那雙寫了無數個粉筆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風箏。那些風箏將陪伴著我的心,永遠在祖國的藍天上翱翔。
劉老師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二)片段練習:
1、剛剛我們讀的這些話多令人感動呀!你還能從文中找到類似的語句嗎?
后來,我考入了歷史學系,和劉老師的影響有極大的關系。
這情景,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十年,今天一想起來,依舊那么清晰,那么親切。
……
2、文中為什么要寫這樣的話?
師小結:文中有了這些表達作者心情和想法的語句,使作者所寫的人物特點更加突出,也更打動讀者。你也嘗試用這種方法寫作,有興趣嗎?
3、小練筆:
投影:請修改你的周記,在寫的事件中或事件后寫出你的心情和想法,使你寫出的老師特點更突出,更打動讀者。
思路:修改你的周記《我的老師》。